卷四 影子军刀 第六十三节 战火燎原[第四更] (第2/2页)
,恐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上将可以与他一样,像步兵一样向敌人冲锋,更没有与城共存亡的勇气。可同样地,他也感到很惋惜,阿里代伊没有守住阿瓦士。不是他的指挥才能不够,也不是伊军官兵作战不够勇猛,而是他们的不管是技术,还是实力都不如对手。如果阿里代伊活下来的话,他肯定还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而最后壮烈的牺牲,并没有多少实质上的意义。 他是伊朗军队阵亡地第一名上将,同时是第十二名将领。连豫泯叹了口气。过两天,伊朗总统会为他,以及另外阵亡的将领军官士兵举行追悼会,我已经收到了请柬,不知道天翔能不能好起来。听说伊朗总统还会在追悼会之后,授予你们荣誉军衔。 袁德良摇着头笑了一下。与凌天翔一样,他并不看重伊朗总统颁发给他们的荣誉军衔。其他方面的情况呢 拉姆希尔提前一天沦陷,第1陆战队推进到了阿瓦士的时候,第4数步师与第3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的部队已经攻占了阿瓦士。前天,马斯吉德苏莱曼也被美军攻占。昨天傍晚,美军已经推进到了伊泽与迪兹富勒,不出意外的话,美军将在三天之内打到安迪梅什克,甚至攻占安迪梅什克。将战线推进到山区防线边缘。 袁德良没有吭声。实际上,阿瓦士一战。已经决定了胡齐斯坦地区的总体局势。伊朗将最精锐地部队部署在了阿瓦士,加上前面盲目的反击,中了美军的圈套,大量原本计划部署到山地防线上的部队损失惨重。美军高强度的轰炸,不但炸断了伊朗境内众多的桥梁,而且还封锁了主要地交通干线,使大量部署在后方的二线部队无法顺利运动到前方去。就算阿里代伊能够在阿瓦士坚持五天,也不见得能够重新完成扎格罗斯山的防御部署。在第101空中突击师全面参战之后,美军的推进速度加快了很多。伊朗军队根本就没有能够在伊泽迪兹富勒马斯吉德苏莱曼等地坚持住,甚至是一触即溃。如果按照美军现在的速度,在三天之内推进到了扎格罗斯山区防线的话,伊朗军队很有可能守不住这条最重要的防线。
我找过几个关系。连豫泯停顿了一下,几个在伊朗统帅部的官员与将领。从现在伊朗军队内部的情况来看,如果伊军守不住山区防线的话,恐怕就很难在高原上挡住美军地进攻。伊军会拼了老命坚守扎格罗斯山区防线。 可问题是,他们有多大地把握 连豫泯摇了摇头。伊朗将领有多少信心,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收到了另外的比较可靠地消息。如果美军在三天之内推进到扎格罗斯山区,那么伊朗军队很有可能丢掉这条最重要的防线。 那伊朗军队有什么打算袁德良点上了第三根烟。 大概会设法争取时间。伊朗军队没有多的选择,安迪梅什克是伊朗军队在山区南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城镇,伊军只能死守,多半会成为第二个阿瓦士。而美军如果想快速推进到德黑兰的话,那么美军就必须要从这边突破,而且这也是突破山区防线最好的方向。除此之外,伊朗军队也许会在别的方向,比如从贝赫贝汉出发,向西反击,威胁霍梅尼港,迫使美军加强右翼防线,削弱美军进攻兵力。可这样的反击代价极为巨大,投入兵力太少的话,对美军没有威胁,甚至根本不可能到达美军的防线。投入兵力太多的话,就会成为美军战机轰炸的靶子,而且反击行动摆明了就是去送死,伊朗军队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主力部队,如果再被打掉一批,恐怕就没有足够的主力部队来守住山区防线了。 可是,伊朗军队确实没有选择的余地。袁德良揉了揉太阳xue。如果不反击的话,美军会长驱直入,虽然反击的代价极为高昂,但是只要能够拖住几天,就能够组织起山区防线,挡住美军进攻的步伐,这个代价肯定是有重大价值的。 再说,就算伊朗军队能够完成山区防线的兵力部署,甚至有足够的预备队,部属的士气也很高昂,但也不一定能够守住这条防线。连豫泯的语气就像手中香烟飘出轻袅烟尘。第10山地师已经开始向伊拉克转移了,最迟十天之内就能够参战。美军已经做好了强攻山区防线的准备,如果美军再将第82空降师调过来的话,伊军守回族山区防线的可能性将非常渺茫。 袁德良苦笑了一下,伊朗山区人口并不多,到时候最多与美军打游击战,也许能够拖垮美军,可代价是整个国土沦陷,绝大部分城市成为废墟,伊朗将倒退数十年,甚至像伊拉克一样,最终被占领,即使美军会最终撤走,可留给伊朗人的,只是一个退回到了农业时代的国家,一个被硝烟与战火摧残得体无完肤的国家。 不过,现在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连豫泯也没有再继续危言耸听,他丢掉烟头后,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不会立即投入战斗中去,等天翔好起来之后,我们再商量一下到底该怎么办吧。 一名伊朗军官跑了上来,用英语说道:医生出来了 两人一愣,立即跑下了天台,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医生正在一个病历本上记录着什么,还低声给旁边的护士吩咐了几句。 医生,情况怎么样连豫泯抢在前面问了出来。 戴着副无框眼镜的中年医生看了连豫泯旁边的袁德良一眼,这才说道:问题不大,只是术后感染,过几天就能好起来,我们已经处理过伤口了,大概半个月之内,伤口就能愈合。 两人都松了口气,医生的话,在他们听来,比上帝的福音还要美妙。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