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0章 麻辣烫小店 (第2/2页)
动的色彩。 小伙子见状还以为是碰上喜欢听故事的主了,看在他们三人花了这么多钱的份上就又开口道: “行,既然姑娘爱听,我就给你讲完,后来吧,那孩子就考去了市里读高中,我原以为吧这挨打就可以结束了,可随知那孩子确实很少来了,可那个婆婆一个人却是经常来,一想起那段岁月,我也真是倒了血霉了,那孩子奶奶每次来根本就没吃麻辣烫,就是把她孙子从小就爱吃的几样东西打包带回去,钱还每次一分不少的给了,我爸不要她就放在桌上,可那婆婆偏偏就是每次来都要把她孙子的奖状带过来给我爸看看。 我靠,这次更牛逼大发了,鹿城二中你们听说过没,全市第一高中啊,他在那里还是全校第一,鹿城大吧?清华北大一年少说也出了四五个吧,可那孩子愣是他娘的次次全市第一,我怎么知道的?还不是被我爸摧残的,那时候我读高中了也算长大了,我爸爸也不打我了,可每次那孩子的奶奶拿奖状来,我爸爸给的生活费就是一个月100,我靠,我同学都是一个月400、500的,就我这最少,只够天天啃馒头的,我爸爸那时候就说了,也不指望我了,就说什么时候那孩子考不上第一了,我就给加到400,看结果了,我三年高中读完都毕业了,麻痹的,还就100元生活费,我愣是啃了三年的馒头啊。 你们几位说说,我个美好的童年是不是就毁在了这么个妖孽的手上了? 算起来啊,这个孩子跟我差不多大,他应该已经大学毕业都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到哪去继续牛叉害别人去了,而我爸爸这些年也老了干不动了,我就把这门面租了子承父业干起了麻辣烫,当时这门店开张之前我是痛定思痛,就想出了把这孩子跟我家的故事当作店里的宣称,你还别说,这个故事一传出,来我这里的学生家长是络绎不绝,人人都想沾这孩子的一份光,我想了想,干脆就把这店也改名叫做了探花店,因为那孩子那年高考啊,第一第二是谁我是真不知道,但那个全省第三我就是做鬼也忘不了啊,就是那个熊孩子,我青春里如神一般的少年,王小宇。”
“咳咳”,王小宇被一句做鬼也忘不了自己的话吓到抽烟呛到了喉咙管,忍不住的咳了起来,心里暗说那个熊孩子就是我你知道吗? 小伙子显然不知道,故事讲完了,他就告辞去忙起其他人的生意,宋婷面色平静的在那里拿着瓢炒动着鸳鸯锅里的蔬菜和rou片,好像很饿的对两人催促道,开动了,开动了。吴志林拿起地上放的啤酒开了起来,对着王小宇说道今天一定要喝个痛苦。 宋婷和吴小子若无其事的表现让王小宇一瞬间没反应过来,他还以为他们两至少会挤兑挤兑他,但再想想,其实本来也就该这样,有些故事说出来,不是每个人都会懂,一如当年,一如现在。 麻辣烫起源于川渝地区,和冒菜略微不同。大天朝里,山城重庆那边的麻辣烫名声最为响亮,口感里既有麻,又有辣,让人吃了欲罢不能,直呼大爽,还想再吃。 宁海这边的麻辣烫虽然也是几乎遍及了每个地区的大街小巷,但其实大部分店子都只是学学样子,把青菜和鱼rou,被细细地穿在了签子上,一股脑儿地往滚沸的鸳鸯汤里推,没有什么讲究的烹调过程,根本就没有正宗麻辣烫的原汁原味。 但出来吃东西就是图个开心和气氛,王小宇,宋婷,吴志林三人本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多年未在一起吃过饭了,上次在宋叔家里毕竟有大人在场放不开,难得遇上今日的机会,三人都是开心的畅所欲言,讲着童年,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趣事,大腕的喝酒,大口的吃rou,还玩起了宋叔教他们三人的行酒令。 吴志林:爱扒蒜,爱白貂儿,老妹儿你可慢点飘! 宋婷:老雪花,当水喝,青春献给小酒桌! 王小宇:你不醉,我不醉,马路牙子谁来睡! 吴志林:你也喝,我也喝,吹了这瓶再唠嗑儿! 宋婷:大金链儿,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王小宇:好帮忙儿,热心肠儿,我住长岭,我姓王! …… 三人唱的的兴起,中间锅里的东西快吃完的时候,吴志林又叫了一次老板加了一些蔬菜,王小宇看着老板拿过的这些蔬菜被下到汤里,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赴汤蹈火,顿觉一股豪气干云的酒劲涌上心头,王小宇对着吴小子举杯: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