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讨聘 (第1/2页)
解皖和苗安平愕然。*文學馆* 苗安平更是失声道:“那,那怎么办?” 护卫叹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我们世子爷在外面再厉害,在国公爷面前,也得恪守子‘女’的本份。最多也就这样发发脾气,还能怎样?” 苗安平一阵狂喜,接着解皖就往家去。 解皖却有些犹豫。 他之所以为愿意为苗家主婚,是希望通过这件事和身为北楼窦氏‘女’婿的宋墨说上话,英国公府的二爷关他什么事?现在小定还没有开始,宋墨却被气跑了,他还有必要去苗家吗? 可宛平县只有这么大,苗安平又催得急,轿夫想着苗家如今攀上了英国公府,不敢怠慢他,等解皖回过神来时,轿子已停在了苗府的大‘门’口。 他只得下轿。 苗素安的伯父、父亲、叔叔一窝蜂地出来相迎。 解皖趾高气扬地进了大‘门’。 苗安平却把父亲拉到了一旁的石榴树后面。 “爹,我告诉您,我刚才遇到了英国公府的世子爷。”他把忙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苗父,“可见这个宋砚堂是个窝里软的,而且他今天还不在场,您说,聘礼的事,我们能不能再商量个数?” 苗父心里砰砰一阵‘乱’跳,是儿子的建议非常的可行。 他立刻找了苗安素的大伯来商量。 苗安素的大伯沉思良久,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先试一试,不行再说。” 苗父和苗平安不住地点头。 三人去了厅堂。 陪着解皖喝了杯茶,英国公府下定的人到了。 宋家的媒人是五军都督府一个叫乔路的主薄和宋宜‘春’考秀才时的一个同窗李文的。 提起这件事,宋宜‘春’就满腹的愤懑。 他原想请三驸马来做主婚人的。谁知道三驸马却以自己从来不曾做过主婚人为由,怎么也不愿意接手。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请安陆侯出面,不曾想在安陆侯还记恨宋墨给他穿小鞋的事,不仅没把人请来,他还在安陆侯府听安陆侯一阵冷嘲热讽。他气得在家里跳脚,把宋墨狠狠地骂了一通,想到了自己的舅舅陆复礼,陆复礼却说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受不得喧嚣,让他请个年轻点的人。 这一来二去的,耽搁了时间,他们好草草找了自己的一个属下和一个颇有来往的同科做婚人。 解皖看着这两个人。眼角直‘抽’。 自己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和个衙吏秀才同桌喝酒? 他扶着额头说吹了风,把事情推给了县丞马豪,自己坐上轿子一溜烟地跑了。 宛平县是京县,县丞也得两榜进士出身。 马豪正暗暗庆幸自己今天只是陪客,没想到转眼间自己就成了主陪,他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坐在待客的东厢房里喝茶聊天,就是不出来应酬。 苗家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宋家的两位媒人请到了西厢房里坐了,由着两边全福人寒暄契阔。送上文定礼。 镶多宝石赤金项圈,莲子米大小的红宝石耳环,沉甸甸的赤金纽丝纹的手镯,黄澄澄的马蹄戒指。 苗母看到这些首饰。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宋家的全福人请的是宋三太太。 她将项圈耳环手镯戒指给苗安素戴上。 苗安素眼底就有了一丝的笑意,由丫鬟扶着。起身给宋三太太磕头行礼。 宋三太太拿了两条销金帕子做为拜礼,然后随行的小厮抬上了给苗家各房的礼品。 文定礼就算成了。 苗大太太和宋三太太去了堂屋,商量聘金嫁妆和婚期。 苗安素的贴身丫鬟就撺了进出,笑嘻嘻地道:“太太,小姐,我已经看清楚了,宋家送的是茶叶和酒。四爷说,茶是上等的西湖龙井,酒是正宗的陕北稠酒。” 苗安素抿了嘴笑。 苗母就横了‘女’儿一眼,嗔道:“这下满意了。” 苗安素拉着母亲的衣袖撒起娇来。 堂屋里,宋三太太的脸冷成了霜。 她低头喝了口茶,慢慢地放下了茶盅,这才道:“常言说得好,男一挑,‘女’一头。三十六抬的大定礼,一万两银子的聘金,对我们英国公府来说,也不算多。当年世子爷娶亲的时候,一百二十四抬的聘礼,足足‘花’了二万两银子。不过,世子夫人家回了一百二十六抬的聘礼,其中两抬,全是十两一张的银票,足足有四万两之多,总价更是超过了十万两。照这个数,贵府最少也要置办……三万两银子的嫁妆才是。” 对方没有作声。 难道是气很了? 宋三太太抬头,就看见苗家的全福人——苗家大姑‘奶’‘奶’嘴张得能吞下一只癞蛤蟆似的望着她。 她不禁在心里冷笑数声。 不到三千两银子的嫁妆,就想要一万两银子的聘礼,哪有这么好的事? 她嫁到宋家的时候,也不过二千两银子的聘礼。 要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