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初九 (第1/2页)
窦昭吩咐素心:“如果陶先生回来了,你告诉我一声。” 寻常人遇到这样的事,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愤然而起,拼个你死我活,也要洗刷了耻辱;一是胆战心惊,从此绕道而行,做个吃汤圆的瞎子,心里有数就行了。 她得判断一下陶器重会做怎样的选择。 素心笑着应“是”。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大舅奶奶,六舅奶奶,十舅奶奶,十一舅奶奶来看您。” 窦昭这才记起来,今天是她出嫁的第九天,按礼,这天娘家会带了食品来看望她,以示关心。 “请她们到花厅里坐吧。”窦昭吩咐小丫鬟,一面由甘露服侍着换见客的衣服,一面问素心:“世子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宋墨是八月二十七下午进的宫,说好了值两天夜就回来的,结果到今天也没有出宫。 窦昭当时非常的担心。 宋墨娶自己,到底是打了皇家的脸面,虽然这个过失被宋墨巧妙地转移到了宋宜春的头上,可谁又敢保证皇上不会牵怒呢? 她立刻吩咐武夷去打探消息。 武夷回来禀道:“宫门内外防守严密,我看到广恩伯府常跟在董世子身边的小厮宝琉,他也在打听广恩伯世子爷的消息,却被拦在了门外们,宝琉搬了金吾卫副指挥使的头衔也不管用,只好说要见都指挥使邵文极邵大人。那守值的军爷听了直冷笑,说他们是神枢营的,问宝琉,要不要带他去见他们的都指挥使王大人。宝琉气得脸色通红,却也只好讪讪然地退了下去。小的见些情景,怕辱没了世子爷的名气。没敢上前去问,拐了个小巷赶到了宝琉的前面,装着和宝琉偶遇的样了,这才打听到,自世子爷进宫之后,不仅金吾卫的人,就是旗手卫的人也都没有轮值,全都守在宫里。” 窦昭松了口气,问武夷:“世子常遇到这样的事吗?” 武夷摸头。道:“我三年前才被调到世子爷身边服侍。不知道从前是怎样的,可自从我跟在世子爷身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窦昭听了,心又揪了起来。 三年间发生了两次,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种常态。 她问武夷:“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的事?” 武夷道:“就是世子爷成亲之前。”他回忆道,“也就是八月中旬,皇上从避署行宫回来之后。” 窦昭立刻意识到。 皇上可能病了! 上一世,她远离权贵中心,是突然听说皇上生病的消息。辽王至孝,讫请回京侍疾,被梁继芬驳回。太子帮着求情,辽王这才得以回京。接着就是宫变……他们全都目瞪口呆,战战兢兢的大气也不敢喘一下,整个富贵坊都闭门谢客。人影罕至,像座无人的空城,让人碜得慌。 辽王登基后,富贵坊曾有传言。说皇上只是略染了风寒,根本没有大碍。是辽王害死的。 现在看来,传言不实。 皇上现在就已经生病了。 这会不会是辽王之所以敢夺位的原因之一呢? 皇上得的是什么病呢? 上一世,皇上是在辽王登基后十个月殡天的。 窦昭眉头紧锁。 严朝卿既然是宋墨的头号幕僚,肯定知道一些端倪。 皇上的病情,她是等宋墨回来了问宋墨呢?还是此时就去严朝卿那里问个究竟呢? 窦昭正犹豫着。 有小厮进来禀道:“有位官爷,说是神枢营的,奉世子之命,给夫人送了封信过来。” 窦昭忙道:“快请严先生帮着见客。” 小厮应声而去。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功夫,严朝卿拿了信进来。 窦昭急急地打开信。 原来是封报平安的信。 说宫中有事,他可能这几天都不能回来了,让她不要担心,自己照顾好自己,若有什么事,就和严先生商量等等。 还能让人带信出来,可见宋墨很自由。 窦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她见严朝卿一直垂手在旁边等着,知道他正等自己吩咐,想了想,笑着把信中的内容捡了几句要紧的告诉了他。 严朝卿神色忪懈下来,笑着安慰窦昭:“可能是皇上的病又犯了,皇后娘娘怕走露什么消息,所有的禁军一直不允许换防,轮值。” 窦昭不由抹了抹额头。 是英国公府皇权太近呢?还是济宁侯府离皇权太远?连严朝卿都知道皇上生病的事…… 接下来的几在,窦昭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 从前只听说过宋家显赫,没想到竟然显赫到这种地步。 有些事,自己是不是要重新估量呢? 忠毅公之所以得了这样的谥号,是因为他曾呕心沥血地指导太子的课业。既然宋墨从小跟着忠毅公读书,他应该和太子很熟悉才是。 窦昭不由站在了堂厅的长案前。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