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愤懑 (第1/2页)
纪咏站在台阶上,冷冷地看着汪清海扶着已喝得酩酊大醉的魏廷瑜朝新房走去。。。 天下间只怕再没有比这个魏廷瑜更愚蠢的人了吧! 拜了天地进了新房掀了盖头,窦明低头坐大红龙凤‘花’烛照不到的幔帐边,马骏家的在外面急急地喊着“侯爷快去喜棚敬酒,外面的人在催”,他竟然没有仔细看一眼新娘子就匆匆喝了‘交’杯酒,又跑了出去。 人算不如天算。 等到他发现新娘子换了人时,看他还有什么脸面嚷出来! 有魏家的仆‘妇’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恭敬地给纪咏行礼:“表舅爷,‘花’厅里准备了醒酒汤,要不要奴婢给您端一碗过来?” 新人进了新房,新娘子娘家的人就应该打道回府,第二天再到新郎家吃认亲酒。 魏家的仆‘妇’是在提醒纪咏,应该打道回府了。 纪咏没有理会。 那‘妇’人不由在心里打鼓。 怎么这窦家的人一个赛一个的奇怪——新娘子进了‘门’,却是由娘家的全福人帮着打点,陪嫁过来的贴身丫鬟、媳‘妇’全被安排在东厢房里歇息,魏家安排的全福人也被打发到了前面去吃喜酒……现在新人进了‘门’,新舅爷却站在这里不动,难道还要听房不成? ‘妇’人在心里嘀咕着。 还好新娘子大方,魏家的亲眷朋友过来看新媳‘妇’的时候,只是低着头抿着嘴笑,模样儿标致,齐齐整整,脸上既无麻子,身上也无缺陷,不然她还以为新娘子有什么不妥之处呢! 正想着,就听见新房那边一阵哄笑,几位在新房里打趣新娘子的远房亲戚一骨脑地出了新房,其中一位按辈份侯爷也得称一声“曾叔祖母”的老太太由自己的媳‘妇’扶着。一面往外走,还一面打趣道:“也不怪侯爷急着见新人,这样惹人喜欢的小媳‘妇’,我要是侯爷,也要往外赶人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惊得那为了图个喜庆养在院子里的锦‘鸡’一阵扑腾。 蔡太太团团地给魏家‘女’客行着福礼:“明天让侯爷好好地给诸位长辈们磕头。”陪着一群因为受到恭维而显得神情愉悦的‘女’眷们往院子外面去。 纪咏就看见马骏家的从新房里朝外探头探脑的,见那些‘女’眷都走远了,她“哐当”一声。关上了新房的‘门’。 他微微地笑,随着那仆‘妇’离开了上房。 迎面碰到满头大汗的窦文昌。 “纪大人,我找了您半天了。”他擦着额头的汗,“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明天还要安排人来喝认亲酒……” 窦昭出嫁,安排他背新娘子。 五伯母嘱咐他一定要把新郎倌灌醉了,至于为什么,醉到什么程度,一律没说。他及冠后就跟在五伯父身边,帮五伯父办了很多没头没尾的事。已经养成了只听吩咐、不问缘由的习惯,这次亦然。看着魏廷瑜喝得舌头都大了,他没有再勉强,谁知道跟着过来看热闹的纪咏却半路跳了出来,不依不饶地硬把魏廷瑜灌得差点趴到桌子下,要不是汪清海帮着挡了几杯,又不悦地提起今天是魏廷瑜的大喜之日,要不然。魏廷瑜喝得只怕连新房都回不去了。 此时他们要回去了,纪咏又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纪咏是探‘花’郎,同为读书人的窦文昌就不敢勉强他。听找人的小厮说他去了新房那边。他只好亲自来请。 纪咏出奇的温和,说说笑笑地和窦文昌离开了济宁侯府,却让窦文昌心中纳闷不己,什么时候纪家的这位表弟这么好说话了? ※※※※※ 天空隐隐发白,窦家七老爷宅第所在的静安寺胡同并不是条僻静的小巷,‘蒙’着面、穿着黑‘色’短褐的两拨人都有所顾忌,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之际均尽量避免发出太大的响动,引起巡街官兵的注意。 段公义不禁在心里腹诽。 京都还真他妈的是藏龙卧虎,不知道是什么人派来的,竟有这样的身手!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这次若是不能把这帮人彻底折服了,就算是这次击退了他们,恐怕过些日子还要杀个回马枪。 朱义诚也在心里腹诽。 这窦家是什么人,竟养得起这样的护卫!不知道和世子爷有什么恩怨?这次已经是打草惊蛇了,以后只怕更难对付,不如就此分个胜负高下,也免得心中留下惧意,以后再动起手来畏手畏脚的。 两人俱起了心要让对方服输,不由加大了攻击的力度。 宋墨却趁着这机会悄无声息地闯进了内院。 窦昭平时住在槐树胡同,回静安寺胡同出嫁,自然会住在上房。 他往上院去。 一路上虽然寂静无声,地面却打扫得干干净净,厢房里大多数都没有点烛火,看得出来,内宅的管理仍旧井然有序。 若是窦明代窦昭嫁过去了,窦家怎么会这样的平静? 就算窦家七老爷默认了此事,窦昭的舅母呢?怎么也没有作声? 宋墨心急如焚。 上院静悄悄的,回形的抄手游廊下挂着的大红灯笼将上房照得红彤彤一片,只有上房的东稍间和东厢房的北间点着灯。 宋墨犹豫了片刻,叩了叩东厢房北间的窗棂。 没有人回应。 他贴在上房的东稍间听动静。 里面隐约传来男子的声音:“……寿姑从小就懂事……只能委屈她了……当初只怪我识人不清……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这等伤人之事,我就算是纳房妾室,生个儿子,那母子只怕也会教她给‘逼’得无立锥之地,我又何况再害个人!难道说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