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日落(崩) (第3/4页)
借这三旗兵事,也能与隆科多周旋一二。 毕竟,在名分上,隆科多只是宿卫京畿,上三旗三营才是真正的天子亲军。 四阿哥如今已经潜龙腾空之势。能放心让十三阿哥去接掌清河大营。这其中的信任可见一斑。 怕是换做隆科多,四阿哥都不会放心。 “四哥,我,我”十三阿哥带着几分激动,看着四阿哥。 对于四阿哥,他心中不是没有愧疚的。 四阿哥庇护他多年,向来对他推”比旗,十二阿哥却是将接手,“青眼”之事瞒了下斑不意。但到底失了坦诚。 没想到,在四阿哥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他这般义无反顾地信任十三 。 “弟弟定不负四哥所托!”十三阿哥压抑住自己的激动,掷地有声。转身对魏珠道:“大总管,咱们走!” 此刻,已经是亥正时分。 魏珠空着肚子,带着几分忐忑,随十三阿哥出了畅春园。 这接手大营岂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么简单?即便他们手中有皇牌,有魏珠这个大总管,还有盖了望印的“手谕。”也是前途叵测。 因为康熙不能执笔,赵昌又不在。这“手谕”由十五阿哥执笔。 换做其他人,不熟悉康熙笔迹的,许是还不会生事,这镶黄旗新上任的都统却是十二阿哥。 身为皇子阿哥,如何能不熟悉康熙的笔迹? 十三阿哥却是镇定许多,从容地出了圆明园,上马而行。 魏珠原还以为四阿哥会派人手相随,没想到竟是没有。他与十三阿哥,仍带着十三阿哥的几个侍卫、长随,往清河大营去。 因为乌云遮月,北风呼啸,视物艰难。 即便打头的侍卫举着风灯,也不过是照亮眼前一点。 如此艰难赶路,等到众人赶到丰台大营时,已经是丑初了 康熙直直地望向那座钟,似是不敢相信。 这小太监是魏珠的徒孙常青。也是个机灵的。见康熙如此,他就掂掂地退身到窗前,抱了那座钟到炕边,双手高举着,送到康熙眼前。 这么近的距离,即便康熙老眼昏花,也看得清清楚楚,确是卯初。 他的脸色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红。 此时此刻,若是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那他就白当这六十多年 。 他咽了口吐沫,润了润自己肿着几乎不能发声的喉咙,慢慢地问道:“都哪些阿哥,在园中 常青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应该是问,哪个阿哥不在园中吧?皇帝都病了,没有差事的阿哥,自然都要侍疾。 “除了四阿哥、五阿哥与十二阿耸外。其他皇子阿哥都在园中常青斟酌着,回道。 直到此时,康熙才明白十三阿哥为何要阻挠自己做其他安排。 皇子阿哥都在畅春园,隆科多所在步军都统衙门与巡捕营不是吃素的。他们既筹划至此,畅春园驻军中,肯定也有不忠之人。 要是事情拖延下去,最需防备的就不是四阿哥,而是隆科多。 若是他再“不甘”下去,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危矣。 在这之前,康熙原以想了好几个法子。叫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兄弟反目。帝王的骄傲,使得他容不下背叛,即便是他的儿子,他的骄傲也不能容忍。 然后,此刻,他的心情也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信错了人,将京畿三分之一的人马交到隆科多手中。 隆科多背后,可是被称为“终半朝”一门两公的终家。 他既野心不为贪擎天拥立之功,背弃了自己几十年的信任;难保不会丧心病狂。再生出其他什么心思。 康熙再也支撑不住,眼睛一闭。失去了意识” 清晨的清河大营,校场上传来兵丁cao练的声音。 北风已歇,雪已住,天上碧蓝如洗。东方金轮初升,红光万丈。 寒冬时节能有这样的好天,使得cao练的士兵心情也好些,大家喊号子的声音都亮堂了不少。
一切似乎都同往日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几个心细的参领,发现都统与副都统今儿都没露面。 不过,也没人多想,谁都晓得这几日新都统网上任。 新上任的都统都是黄带子,平素在城里想来是享受惯了的,初到兵营早上起不来也是情有可原。都统不露面。副都统为了避上司锋芒,自然要避讳些。 他们却不知道,除了镶白旗都统这两日请假没有回营外,其他几位都统、副都统,都在镶黄旗都统的官署中。 是官署,不过是镶黄旗西北处的五间营房。 八旗编制,每旗设都统一,副都统二。 这清河大营营地,总计当有三位都统,六位副都统。 然而,此刻,在十三阿哥面前。只有两位都统与三位副都统,另外三位副都统,早已变成尸体,扶尸在地。 他们的死,并非“师出无名。”而是背负着“勾结内臣,用心叵测。的罪名被斩杀。 其他人。则是“奉命”留守蒋河大营,以待“皇命”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一昼夜。 直到十三日丑正才有内侍来大营传旨,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畅春园见驾。 这一昼夜,十二阿哥一句话都没有同十三阿哥说。 那晚,他是在被窝中,被十三阿哥与魏珠叫起的。 就在他迷迷糊糊间,手中被塞了钢刀,而后在十三阿哥的“助力”下,斩杀了镶黄旗的副都统。 这个副都统出身满洲权贵,早年在御前做侍卫。向来为康熙所倚重。称得上是帝王心腹。 十二阿哥当时还懵懂,真以为十三阿哥是“奉旨”行事。等到过后。发现十三阿哥已经掌控清河大营,他才反应情形不对。 可是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他犯下如此祸事,就算到御前,也摘不干净。 他小心翼翼这些年,生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