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_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沾 (第2/2页)

   来这世上已经小二十年。上辈子不少事变的模糊。但是对于“曹”。曹却是不敢相忘。

    曹。字雪芹。留下不朽名著《红楼梦》。

    这是怎么回事儿。自己努力至今。想着要曹家摆脱抄家的命运。自己的儿子又成了曹雪芹?

    还是只是同名罢了。小雪芹的命运。也跟着曹家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父亲。虽然天佑是咱们这一支的长孙。不过却有延范字在前。不是应当按照那个起名么?”曹震惊中。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曹寅的眼神有些幽怨。叹了口气。道:“说来话长。既是今日的空。那为父就讲给你听。这其中。还有你祖父未了的心愿。”

    父子两个踱步到书房。曹寅才讲起曹家往事。

    曹祖父曹玺并不是曹振彦亲子。而是旁支过继之子。到了曹振彦这边后。已经出了族谱。自成小宗。

    曹玺生前。对于丰润族人就多有照拂;到了曹寅这一代。同那边的族兄弟也多有往来。后来。修族谱时。曹寅秉承父亲遗愿。想要携江宁一支归宗。却被丰润这边的族长拒绝。

    打那以后。江宁同丰润曹家的往来就淡了下来。说话间。曹寅带了几分寂寥之色。道:“为父怕是难以达成你祖父遗愿了。往后还要看你的。大宗那边如今的族长。是你的族兄。名颀。其父原在内务府当差。康熙四十八年病故。曹颀还未上京赴任。又值母丧。耽搁至今。听说三月里。就要上京了。”

    曹原也听过曹家有族人曾在内务府任职。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一番牵扯。

    丰润老家。他只在当年随父给老太君送殡时到过。当时乱糟糟的。并无觉的不妥当。现下想想。却是并没有祭祖、拜祠堂这些。

    不过曹毕竟同曹寅不同。没有将亲族的名分看的有多重。

    在他眼中。亲戚就是亲戚。合的来则处。合不来则远着。左右不用一个院子生活。

    丰润那边的族人。虽说没有出五服。但是毕竟不少面也没见过的。哪里能生出亲近之意来?

    “倘若你这一代。仍是无法完成你祖父归宗遗愿。那……那你定要振兴家门。使的子孙后代以你为荣!”曹寅望向儿子的目光。满是期待。

    “父亲……”曹被这guntang的目光炙的满脸发红:“父亲博学多才。为人孝义忠正。才是中兴曹家之人。”

    这几句话。倒不是奉承。

    虽然曹寅不算是好父亲。但是曹曾目睹他在江宁时为了公事三更睡五更起的辛劳。也见过他同名流往来。相应唱和的文采风流。

    曹寅对儿子始终不甚满意的原因。可能也同曹在诗文上无进益有关。

    曹寅听了儿子的话。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摆摆手。道:“不算什么。不过是为皇上尽犬马之劳罢了。与家无益。若不是你当年直言点破为父。怕为父还要自欺欺人下去。熬到变天之时。却是难逃抄家灭族之运……这几年来。又是你在京城cao劳。维持家族体面。为父甚是羞愧……”

    “儿子没做什么。不过是秉承父祖余萌……”难的听曹寅说这么多话。曹这边也多了亲近之意。

    “你老成持重。为父本当放心才是。只是官场之中。多的是鬼域魍魉。有些前车之鉴。晓的了。也能少走些弯路。”曹寅和颜悦色的说道。望向儿子的目光。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再也没有以往的挑剔:“为父算是想明白了。你虽在儒学上有所不足。但是处世宽厚。无贪婪之心。只要的遇名主。不难成就一番功业。”

    虽说不喜欢曹寅平素的挑剔。但是这般直白的夸奖。却也使的曹有些别扭。

    说起来丢人。但是他却不的不承认。的到父亲的肯定。他跟个小孩子似的。心里隐隐的有几分窃喜。

    “名主……”曹寅低声沉吟着:“那位爷性子是出了名的喜怒不定。不过你也不是爱出风头的。想必也能入了他的眼。不管如何。皇上这边。你还要越发恭敬才好……”给太后行礼。太后正月病了一场。在汤泉养了这些时日。但是看着还是有些清减。

    不过。看到李氏来了。太后脸上却是添了笑模样。精神好了许多。忙叫身边的宫女。去搀扶李氏起来。

    李氏正月里因长生出花儿。没有入宫请安。太后已经好几个月没见着她。拍着炕沿招呼李氏上前。

    李氏学了一年多蒙语。说起来虽显笨拙。但是日常用的话也多听的懂了。

    看着德妃与宜妃两个。都在炕下椅子上坐着。李氏如何敢往炕上坐。连忙辞了又辞。

    太后见她顾忌身份。就叫人搬了小杌子。挨着炕边放了。

    李氏这才敢上前。挨着边坐了。听着太后说话。

    太后絮絮叨叨。如同对自己子侄般。问起了家常。

    德妃在旁眼观鼻、鼻观心的。面带着微笑听着;宜妃脸上也带着笑。望向李氏的目光。却带了几分复杂。

    李氏使劲听了。有的能听懂。有的不能听懂。就回头看看初瑜。

    初瑜到底年轻。虽不能说通晓蒙语。但是也比婆婆强上许多。见婆婆有不解的的方。多是近前两步。低声提点了。

    婆媳之间。看着甚是融洽。

    太后看在眼里。脸上添了欢喜。叫初瑜上前。摩挲摩挲她的手。用蒙语道:“晓的孝敬长辈。不端着身份。是个好孩子。”

    初瑜忙俯身。道:“孙女为人媳妇。这是应当的本份。不敢当老佛爷的夸!”

    太后笑着点点头。对李氏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可是要舒心过日子。要是有什么人敢给你气受。千万不要忍着。要当哀家说。”

    话里话外。是毫不掩饰的关爱呵护之意。

    宜妃在旁。笑容已经僵在脸上。曹家与九阿哥的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的。她自然也晓的。

    当额娘的。自然是向着自己儿子。埋怨曹家父子不知好歹。到御前告刁状。与皇子为敌。现下她却是怕李氏妇人无知。在太后面前唠叨点什么来。

    她进宫将四十来年。是晓的太后脾气的。惯是护短。但凡将哪个看重。那就是要护到底的。丝毫没有道理可讲。

    太后这般说。李氏却只有听着的份。哪里有敢拿自家事儿来麻烦老人家的道理不过。李氏却是记的媳妇的嘱托。说起韩江氏的事儿来。

    只说在老家的远亲。守寡艰难。被族人逼迫。没奈何到京城来。如今帮着初瑜打量几个产业。却是露了白。引的别人眼热。想要逼亲。人财两的。

    太后十几岁入宫。二十来岁就守寡。虽说上面有太皇太后照拂。没吃什么苦头。但是老人家心慈。对于孤寡之人也难免生出怜惜来。

    听了李氏的话。老人家不禁皱眉。

    恼是恼。却不是恼的有人打韩江氏的注意。而是恼韩江氏的曹家庇护。还被人这般欺凌。这样一来。正是说明别人不把曹家人放在眼里。

    老人家皱眉思量一遭。问李氏道:“指定又是哪个黄带子的爷吧?那些个没出息的东西。整日里就晓的吃喝。还要打人家小寡妇的主意。你不要怕。要是有谁不长眼睛。就告诉哀家。哀家叫皇帝收拾他们去!”

    李氏闻言。忙起身谢过。

    她不晓的详情。另外也晓的这事情不好真追究下来。便含糊两句。转了话茬。

    宜妃在一旁。手中里已尽是汗。大致明白儿子与曹家纠纷的缘由。心里已经想着化解之法。

    瞧着太后与皇上对曹家的另眼相待。这个时候与曹家为敌。可不是不开眼是什么?本月还有六天。小九努力更新。大家也帮忙点点月票。拜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