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一十四章 较量(四) (第2/3页)
是他坐的太高。眼睛看不见这些肮脏? 后宫。还有个当权的宜妃。 看来。不管心里如何。这面上还不能撕破脸。要不然。要应付的。还有来自宫里的谗言。 这一家子。曹直觉的头疼。 这个时候。曹有些想十六阿哥了。 十六阿哥今日又返回汤泉了。倘若他在。还能商量商量。拿个主意。 一天下来。自己却是连个头绪都没有。 曹心里不禁生出挫败感。掏出怀表看了看。将到落衙的时候。 他站起身来。寻思要不要去淳王府探望妻子。说明缘由。省的她担心。这时。却是见董殿邦慢悠悠的走过来。 却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提起公事。对于慎刑司那边事儿。曹不算外行。 因关系最大。其中涉及到案中人的生死荣辱。所以曹不的不慎重待之。 到内务府这些日子。除了研究怎么开源。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外。其余时间曹就在翻看历年的卷宗。 慎刑司的具体差事。他鲜少出面过问。但是审案后。到他手中的案宗。他却是都要仔细通读。做到心中有数。才签字用印。 这般老成持重。倒是也对了董殿邦的眼。使的他对这位新总管也生出几分期许之心。 又是亲眼目睹了招投标的全过程。董殿邦对曹的欣赏又多了一分。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打心眼里不愿曹走弯路。 曹叫人上茶。听着董殿邦不紧不慢的说这些个。心里却纳罕的紧。 这老爷子不是话多的人啊。怎么今儿像话捞似的。没玩没了? 说完了公事说家常。董殿邦的话越扯越远。已经说到当年曹寅没下江南前的事。 看着董殿邦的白胡子一晃一晃的。曹原本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董殿邦看了看身上的官袍。对曹道:“当年一班内务府子弟。风光较你父亲好者不只一二。如今却是人踪难觅。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啊。磕磕绊绊算什么。平平安安到老。才是福气。”说到最后。已经是莫名其妙多了不少感慨。 曹心里一动。望向董殿邦的视线。多了几分不解之意。 董殿邦已经是阖眼。端起眼前的茶盏。看着里面的茶叶。笑眯眯的说道:“好茶啊。好茶。这好茶的味道是掩不住的。下官今日却是有口福了。” “吃亏便是占便宜”么?“过犹不及”么? 虽不晓的董殿邦是什么立场。但是这出言相劝已是不容易。 只是“过犹不及”过的底线在哪里?自己不过是行了分内事。莫非也是过了? 一时间。曹有些迷糊起来。 虽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理想。但是他是个慵懒的人。 这个“懒”不仅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所以对待每个差事。他都算是尽职尽责。目的才不是什么“忠君爱国”。而是不为了授人以柄。少些口舌是非罢了。 这样。也是过了? 疑惑间。董殿邦已经起身告辞。晃晃悠悠的出去。 “董大人留步……”曹不由出口相留。问道:“老大人。莫非老大人看着。小子做的确实多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曹的神情甚是诚恳。是真心希望的到一个答案。 屋子里没有旁人。董殿邦稍作沉吟。低声道:“令尊南下三十年。为何回到京城?以他的才干。登阁拜相也使的。为何却只任礼部闲官?过犹不及。说的不外如是。曹大人是聪颖之人。为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曹寅被调到京城任职礼部的缘由。京城权贵纷纷猜测。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皇帝爱惜老臣。不忍驱使;有说是要提拨其子。使的其父暂避锋芒;也有说在背负要务。礼部侍郎不过是兼职。 真实的状况。却是让人心冷。 曹家忠心太过。在江南扎根太过。已经过了帝王的底线。 若是曹家不忠心。做差事有纰漏。寻个罪名还能惩处。偏生这错处是找不到的。 虽然古往今来。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例子不是少数。但是像康熙自诩为明君圣主之人。怎么会那样做? 董殿邦说完。摇头皱皱眉。好像懊恼自己的多嘴多舌。抱抱拳。转身出去了。 曹一个人站在那里。晓的自己的错误。 自己太想当然了一些。幼稚了一些。以为抱了康熙的大腿。也攀上了四阿哥的关系。只要好好做差事。就能屹立不稳。 哪有这么容易的? 一不小心。就是卖力不讨好。 他奶奶的。曹的心里不禁暴起了粗口。跨过门槛。抬头看了看晴朗的蓝天。 借我一千弟子也好。借我八百白袍也罢。要是也能混个刀枪不入的不死之身。真是想要过过造反的瘾了…… 不过。那却是扯。 要是在乾隆末年。折腾折腾还保不齐有些动静;搁到现在。就是儿戏一般。 要不然。哪怕三五十个绝世高手也好啊。九阿哥敢捣蛋。废了丫的。 废了丫的。曹想到此处。心里不由生出一阵兴奋。 只觉的心里挥着黑色翅膀的小人。露出尖尖的牙齿。的意的笑着。 虽说身份所限。自己废不了九阿哥。但是有人能制他。为何自己费心费力的。想着替别人管教儿子? 子不教。父之过。 自己的儿子。还当自己教训才是…… 山高千仞。无欲则刚自己好像求的太多的。有些束手束脚。 曹端着肩膀。脸上已经去了烦闷。只剩下想看热闹的悠哉……来。就被仕云给堵个正着。 见仕云巴巴的看着。伊都立不由的皱眉:“怎么又来了。昨儿不是同你说明白了。那个韩江氏身份特殊。不是你能惦记的?” “叔叔。帮侄儿这一遭吧!”仕云手里紧紧的抓住前日所的的那个鱼皮匕首。满脸祈求。 伊都立扫了他手中一眼。道:“还没有送还回去么?连寡妇的便宜都占。你也不臊的慌?你就不怕被人指了脊梁骨。说你惦记寡妇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