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火烧! (第2/2页)
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但马上反应过来。自己中埋伏了。一看片刻之功,自己的士兵死伤近一半,而那边在大火中的还不知道怎么样,心中骇然。自己无法相信,福建除了一个丁云毅外哪来的如此厉害的将领。 稍一定神。马上大喝一声,弟兄们,向南面山坡冲 太突然了,郑家军被打蒙了。骄兵必败,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就算他们不是骄兵,一路而来。太顺利了,他们根本想不到,也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半路截杀他们,包括郑芝凤。 混乱停止了,郑家军反应过来,各拿刀枪向南面山坡冲去,战马是用不上了。郑芝凤带领剩余的几千士兵刚冲到一百米左右,半山腰上出现大批明军。 郑芝凤大叫道:后退也是死,冲出山坡就能生还,弟兄们杀出一条血路,冲啊 柳河东令旗一摆,明军开火了,火枪和弓箭一起向郑家军招呼,顿时,枪声大作,箭如雨发。郑家军也是一边冲,一边shè。 柳河东不认识郑芝凤,但看到郑芝凤手提大刀,冲锋在前,感觉是个头头。shè人先shè马,命令士兵向郑芝凤这边招呼。 郑芝凤用大刀拨打着冷箭,拚命向上冲。一颗子弹击中大腿,稍一趔趄,单刀杵地,立住了他那高大的身躯。 身后亲兵一拥而上,想上前护架。弹锋和箭雨使大部分亲兵倒在郑芝凤的身旁。剩下的几个亲兵,拉着郑芝凤向后退去。 关肖仓在山上观阵,心中高兴,这仗打得这顺,也忘了擂鼓助威的事了。 在山口外的俞渊也发起了攻击,但他没有直接进入战场,而朝关肖仓这边的南山上攻来。 原来,变故一起,俞渊在短暂的惊慌之后,在那观察形势。他带的人少,如何让这五百人发挥作用,他在考虑。发现关肖仓这边人少,好象护卫着人什么人在观战,应该是这支队伍的头领。 俞渊思量着,只有赌一把了,带领着手下稍稍地向这边袭来。
再说那郑芝凤,腿上有伤,无法动弹。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明军越来越近。他不甘心,指挥着郑家军进行反扑。但却无法挽回局势,明军对他已经形成了包围,包围圈越来越小。 看来败局已定,心中这个恨呀,自己太大意了,大江大浪冲过了多少,今天在这里是翻了船。自己怎么向大哥交待啊。自己身边只有几百人了,唉郑芝凤一声长叹,想要横刀自刎。 不过部下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郑芝凤:三爷,千万不可啊,胜败有命,咱们还可以重新收拾了再来啊 郑芝凤长长叹息一声,放下了手里的钢刀...... 不过,这个时候的关肖仓也好不到哪里去。关肖仓在南山坡上,还在高兴,这战斗还有什么悬念。 突然,一个卫兵大喊一声,有敌人 只见山下涌上来五百余郑家军,这时,已经相当近了。那边打得热闹,大家都在观战,谁也没注意这边来了敌人。 侍卫长惊出了一身大汗,来不及多想,指挥卫兵进行防卫。顿时,枪声大作,黑烟四起。在shè杀了十多个郑家军之后,进行了白刃战。 四比一,虽说这些卫兵忠诚勇敢有余,但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稍一接触,纷纷向后退却,抵挡不住了。二名忠诚卫士保护着关肖仓,也向后退去。 关肖仓用手一指,卫志远明白,上前擂鼓。一是鼓舞士气,二是给山下的柳河东送信。 怎么办,向后退,越向后离大部队越远,而且,三面都是敌人,只能往山头跑,看来,跑不是办法。只有向前冲,杀出一条血路,向山下跑,和大部队汇合了就安全了。关肖仓把意思告诉两名卫士,来个反突击,二人拥着关肖仓向主力靠拢。 这边,侍卫长声嘶力竭,高声喝住后退的士兵。 一名卫士大喝一声:弟兄们,跟我冲,冲破敌军包围,到山下就安全了。 侍卫长也大喝一声:弟兄们,给我冲,后退者死。 这些卫兵也明白了主将的意思,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圈,把关肖仓裹在当中,保护起来,像一个团儿一样向敌人冲去。 但,这是战场啊,况且是力量悬殊的战斗,真正做到安全地保护一个人太难了。好在,俞渊偷袭时,是想包围这些人,队伍是散开来的,是成扇形的,直接冲其一点,敌人并不是太多。 几名在前头拚死冲杀,虽然身边的士兵见少,但郑家军被杀红眼的两人吓坏了,纷纷后撤。 这时,侧后杀进来一个郑家军,挥刀向关肖仓砍来。可能是看关肖仓在队伍中间,是保护的对象,所以要杀关肖仓这个头头,这也是他们来这的目的。 关肖仓挥刀去挡,这个郑家军倒是机灵,抽刀向关肖仓腹部捅来,关肖仓一闪身,脚下没注意,被石头拌了一跤,跌坐在地。 这个郑家军高兴了,跟进两步,挥刀向关肖仓砍来。 这时的侍卫长眼睛冒火,一刀结果了跟他打斗的一个大郑家军头领,用刀背隔开了郑家军的刀锋,飞起一脚,把那个郑家军踢出十步之远,架起关肖仓向卫士们靠拢。 前面的卫士已经杀出血路,护卫着关肖仓向山下跑去。 太凶险了,说实话,一冲进战场,这种生与死的格斗,使关肖仓的大脑一片空白,一脸的麻木和茫然。还讲什么理智,讲什么策略和智慧,做到的只有本能的思维和动作...... 关肖仓像死人一样被卫士架着,向山下跑,没多远,山下接应的部队上来了。 弟兄们,杀呀,不要放跑一个敌人。这时,战场上又响起了这样的呼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越来越多,郑家军越越少,战场上也没有了悬念。俞渊被乱刀砍死,他那五百人也无一生还 最快更新,请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