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四百七十七章 迷茫 破局 自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迷茫 破局 自信 (第1/3页)

    平分天下…”

    李孟在现代的时候,这句话只是在影视剧和小说看到过,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在五年前,对这句话,李孟也是不敢想的。〔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

    而今却由一位大明的巡抚,站在自己的身侧,用下属吏的态度恭恭敬敬的禀报,这真是让人感慨。

    当然,李孟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笑了,边上的河南巡抚李仙风也能预料到李孟会有这个反应,在边上跟着哈哈笑了。

    “闯王好大的口气,他不知道本公此次来,就是为他吗?”

    李孟很是淡然的调侃道,边上的巡抚李仙风总共也就是在李孟解救开封的时候和他打过一次交道,不知道这位主家到底是什么脾气性格,所听到的都是些传闻之的东西,不过李仙风也有个大概的判断,这位齐国公如此雄才大略,想必不会和崇祯皇帝那般苛刻不能容人。

    笑了几声之后,李孟坐在椅上沉默不语,这番的表现倒是让站在一旁的李仙风感觉颇为的忐忑。

    “李大人,开封及周围的一干民政,你打理的井井有条,本公心有数,将来定然还有大用。”

    李孟沉默了一会之后,才展现了笑容,说出了这番嘉许的话语,开封城号称是天下间第三大城,人口众多,这一地甚至能赶上云贵等偏远之地的半省,尽管目前这李仙风只能管理这开封城、以及周围三县还有归德府,可的确是把一切整饬的颇为出色,地方上有条不紊的运转。

    这个比起来每日间研究帝王学的颜继祖却又是高明些了,地方上正是需要这等的人才,山东也是却少这样的人才。

    本来这屋的气氛并不高,李孟突然的这个评价却好像是给这李仙风一剂猛药,让他陡然的兴奋起来,自己的主家这般的赞誉,代表着什么,李仙风心有数,可现在心狂喜不已,却不能形诸于颜色,实在是憋得难受。

    “开封之政。难得就难得在能和屯田田庄结合在一起。山东各处都没有李大人经办地好。今后除却山东之外。这等政策还要推广到其他地地方。通晓此法地官吏应当多加培养。然后散布各处。”

    开封城周围地屯田田庄地出色之处就在于。它不光是收拢了流民。安定了地方给军队提供了兵源和粮饷。而且还和开封城建立了一种供需地关系。开封城地人口基数巨大。产生地各种需求也是巨大。

    屯田田庄生产。开封城和几个县城消费。然后屯田田庄把赚来地金银在投入生产。周而往复。形成了一种良性地循环。

    当日见河南巡抚李仙风看见城内地居民吃用补给都要从黄河上地船队运输得来。而屯田田庄地生产剩余却在仓库里储存。本地地驻军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地物资。还不如互通有无。

    胶州营地规定是严格无比。屯田田庄地这些庄头也不敢自专。甚至有人给镇守开封城地袁时说道‘这李仙风心怀叵测。妄图动用军姿。将军可要盯紧点……’。这河南巡抚李仙风还真是想要做出个样来。特意写信给齐国公李孟。商议这些事情。结果山东几名掌管民政经济地大员合议之后。觉得这个法可行。这才是推广开来。

    经过这一件事。李仙风在李孟心地位也是提高了不少。今日地嘉奖言语也不是没有原因。

    除却山东本地的屯田田庄官吏之外,山东向南各省有许多富裕繁华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之的官吏做法和田庄自然不同,培训这些官吏的地方这开封城自然石最合适的地方。

    对这个安排,河南巡抚李仙风自然是喜不自胜,既然是投奔齐国公,做那新旧鼎革的大事,如果事成之后,还是这河南的巡抚,意思未免不大,可这培养官吏散布各处,等于是门生故旧遍天下,这又是怎么样的前程。

    简单说了几句,李孟又是开口吩咐道:

    “本公接下来还要有些兵事要商议,李大人先回去吧,军资输送,安抚民心的事情还要多多的拜托李大人cao办,再有,本公来到开封之事,还请保密!”

    听到李孟客气的说话,李仙风却也明白这是下逐客令了,连忙躬身告辞退下。

    李孟此次来开封,入城的时候还是化装成了一名来自山东的豪商,进城之后却是找了一家大户住下。

    这大户就是山东盐帮布置在开封城的隐秘据点,就连灵山商行的分店,还有山东盐帮负责这个区域的负责人也不知道这个据点,完全是为了紧急的情况启用的,这次也是用做李孟的停驻之地。

    外面看这大户人家也是平常,宅院也就是三进的样,周围民居不少,可实际上这片区域,都是被山东的来人用各种手段买了下来,彼此之间打通,要不然可真是容不下齐国公这么多人。

    河南巡抚李仙风这个级别的官员,为表现自己的礼贤下士,李孟少不得要送到门口,客气分别。

    回到屋之后,素来是雷厉风行的李孟却没有派亲兵去召集将领商议兵事,李孟把屋的人都是给遣散了,自己孤独的坐在屋。

    李孟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长叹了口气,仰头看着天棚,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他感觉不到什么兴奋,只是疲倦。

    对于有这样的心态,李孟也是觉得不对,自己才三十多岁,又是大战在即,怎么会有这样的老人心态,真是让人不可理解,如果刚来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的心态,那么肯定不会召集众人去贩卖私盐,夜入那巡检的宅院去杀人,更不会有后来孤军追击鞑虏的兵马,可为什么现在却疲惫了呢?

    李孟还记得去胶州城上任的时候,被匪徒半路截击的那场战斗,看着箭簇朝着自己急速飞来的,那个瞬间,李孟永远也忘不了,他恍惚记得自己当时先是如坠冰窖,然后浑身的热血都***了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