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开封 杨承祖 (第1/3页)
崇祯十年的腊月前后。〔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真是一个多事的冬天。王海率领精兵五千在朝鲜扎下根。大同总兵陈永福在大同那边安置好了兵马。 开封城的富贵人家在周王府被焚毁后。战战兢兢了一段时间。终于现这胶州营并没有在城搞大清洗的意思。这才是放下心来。 都是意识到山东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别小看这屯田田庄。在整个河南大灾荒的时候。大明官府想要搞却始终是没有搞起来。 反倒是加派各种苛捐杂税。官员在其上下其手。把更多的人逼反。 可山东的这个屯田田庄办起来。明明是把良人平民变成农奴。可大家依旧是愿意来投奔。等于是给胶州营凭空的增加人力物力。 开封城外第一次有大批的流民。而城内的百姓却不惊慌。城门每日开放的时间也不会缩短。 因为这屯田田庄的设立。山东派来了大批的人员。可还有很多人员都需要在本地招募。这也是开封府的许多人士。大族弟都是找到了吃官饭的途径。河南巡抚李仙风苦笑着现。尽管己已经逐步向山东交权。可是山东在开封府的影响增加却远远快于他交权的速度。 大批的物资运来。保证了封城能安然过冬。看着城外那些屯田田庄的耕种情况。大家也都能判定明年城内的吃喝是不必愁了。 开封城内的平民百姓、高门大户。在这五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了安心和安全。这让他们对胶州营的好感更盛。 至于城内的贵人和商家。贵人们对山东运来的那些物资眉开眼笑。即便是开封城全盛时候。市面上也没有这般地繁荣。货物也没有如此的琳琅满目。这些来江南和外洋的东西果然是比寻常的精致。 从前这些奢侈品和贵重货物、精巧玩意。开封城和洛阳城也不是没有。可能买得起的。那得是周王府、福王府这样的顶级豪门。如今家里只要是有钱。这些东西也能享受的起了。这不就是山东带来的福利吗? 而那些商人们本来是面临破产地边缘。谁想到灵山商行进入开封之后。对他们库存的货物都是全部的收购。开封城商户的物资大多是来山西、陕西的货物。在河南或许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可在山东和南北直隶。却很有销路。灵山商行也不是做的亏本买卖。 可灵山商行地这个做法。却让大部分商户缓过气来。手有了活钱。开封城在解围之后市面又是骤然繁荣。他们也趁机跟着财恢复。 大批的外来人员。在城外田庄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大批地物资。有些物资是黄河上运来。有些则是需要在开封城内购进。这同样是让开封城内的商业更加的繁荣。 富贵人们得到了实利。老百姓得到了温饱。武官员们则是在更早的交换得到了山东的承诺。 要说还有什么人不满的。那恐怕就是开封城内有心参加胶州营的青壮们。按说良家不当兵。可随着黄河上的运输交通愈的繁华。山东地情况那边也是越的了解。值此大势。参军取得功名才是好男儿所为。 可山东这边对军兵的要求很高。他们就算是投军山东往往也不理会。众人心都是气愤。心想如今的开封城统领武将袁时不也是流贼出身。他都能做到这般位置。手下的那些军兵都能成为山东的士兵。我们为什么不行。 目前在开封和归德两府之地。没有胶州营的嫡系武将。只是归两个人统管。一名是开封游击袁时。一名是归德守备贾大山。 贾大山的这职位算是官复原职。不过如今他可是胶州营的嫡系武将。这身份地位都是升了一大截。而袁时则是在那次的变乱。站在了正确地一方。因为他的起点比较高。这次也是给了一个开封游击的官职。 不过袁时的这个开封游却不是那种大权独揽的武将。归德守备贾大山不在归德。而是在开封驻守。他是作为袁时的副将。一些大事都要双方商议决定的。 快要腊月的时候。开封城内城外那些有心参军的青壮都以为来了个好机会。因为有大敌从洛阳府那边过来了。 目前开封城内城外。将近一府城、三个县城的地方都只是这开封游击袁时地千人驻守。人未免是太少了一点。守卫都有些人手不足。肯定会招募新兵。这也是当年闯军围攻开封城养成的习惯。 每次流民大军兵临城下要开始攻打之前。城内的王府、巡抚官署、布政使司衙门还有知府衙门都是花钱募集青壮。放兵器。让青壮们去守备值勤。防备外敌。 不过这样的情况下。山东驻扎在开封城内的兵马依旧没有什么招兵的动静。很多年轻人都是沉不住气去军营那边打听。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青壮兵源那里来。很快就有了结果。城外的各个屯田田庄都是动员了起来。被选作护庄队的那些庄丁民团。纷纷开进城内。在军官和士官的安排下各就其位。 屯田田庄的护庄队。开封城外的这些训练时间很多都不满三个月。还属于很生疏的阶段。但做事什么的。多少都有了点规矩。纪律和棍棒教育出顺从而坚决的执行军官的命令。 这些半年前还是饥饿流民的庄丁民壮们就是如此。别看他们训练的时间短。相对于大明目前许多军队仅仅是把农夫抓紧军队来。.给他武器就让他们去打仗作战。可要强出太多了。 看见这些屯田田庄。城内的青壮们才明白过来。要想给山东当兵还要这个过程。护庄队和军队。一个是减免缴纳。一个是有报酬和优惠。对于前段时间还是濒死的流民来说。这可是个不错的福利。这样的福利然要给那些对山东忠心耿耿。并且是严格控制之下地屯田户们。 结果开封有了个颇为可笑的现象。那就是尚能温饱的平民弟。甘愿去屯田田庄做屯田户。为的就是想要在护庄队里面训练。然后参加山东的军队。 从山东派来的屯田田庄庄头和书办们知道了这种现象。的确是有些啼笑皆非。不过这些平民青壮这么白白的放过去。总归是可惜。 结果在开封城外特意设立了这样地田庄。这个田庄之的成员也都是这个田庄的护庄队。他们种田的任务并不重。只要能满足己的温饱吃用就好。同时军事训练的时间也要远远地大于普通的屯田田庄。 这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唤作“军屯”。一个军屯差不多于半军事化的组织。这个军屯地人员并不是农奴。他的人员淘汰是按照军事化的考核进行。如果有不合格的人员。则是被淘汰。同时补入新人。 相对于经过几个月训练的正牌护庄队。军屯即便都是良家也不可能有优先补入军队的可能。 但军屯却有他己独特的用处。一共两个军屯。却是用来维持开封府城和周围三县的治安。山东的武装盐丁是山东独有地。而且和胶州营以贩盐起家的情况相关。依照这武装盐丁来维持治安也是应有之他处根本没有武装盐丁这个存在。往往驻扎在当地的士兵还要兼着维持治安的任务。这样往往还牵扯分散驻军的精力。并且正规军维持治安。也是非常的不合适。 不过开封城的这个军屯之法。却颇为的有效。一来是军屯大多是本地弟。对地头人情各项事情都是熟悉。他们去做什么。地方上的抵触也是少很多。二来是经过胶州营地正规军事训练。并且打散分布在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