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八十二章 求战 使命感 战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求战 使命感 战始 (第1/4页)

    赵能率领部队从济南城出发的时候,山东全省加上两淮,本来还是热火朝天的舆论,突然间变得安静了起来,之前那一片颂圣之声,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人们不比百姓,对国家大事知道的多点,自然是知道那鞑大军这些年的赫赫战绩,大明兵马从来没有讨到过一点的便宜,一旦接战,就算是守着金城汤池,用着西洋大炮,往往也是一鼓而下,在口耳相传里,那些鞑都变成了纵马奔驰,弯弓射雕的神奇存在。胶州营尽管也是强大,屡战屡胜,可那胜利都是在官兵和贼兵的身上取得的。

    以官兵这么低标准的部队作为参照物,胶州营的部队战力如何也是值得商榷了,而且这胶州营的兵马都是脑筋不太好,济南城这些年修建的好像是刺猬一样,守在里面还有几分安全,这些傻冒居然跑出去野战,谁听说过哪支大明军队跟鞑野战讨过一点便宜的?大好的小伙,这么一去,肯定是回不来了。

    这局面实在是凶险,镇东将军李孟几乎是把山东七成的兵马都是带到了南直隶去,原本看着是一招妙棋,现在看来,这鞑大军才是真正的妙,赶来的这个时机恰到好处,正好是赶到山东最虚弱的时候。

    你说守还罢了,偏偏还傻乎乎的出去作战,这可就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了,这不是拿着rou送上去给鞑啃吗?

    鞑大军来了来了还要走,然后元气大伤的山东肯定要有人进来替代,想想自己写了这么多歌功颂德的章,会不会惹来麻烦,想到这里,几乎是所有人都是噤声,开始闭门读书,不问世事。

    末世自然有末世之像,慷慨激昂者固然有。但更多的则是这种道德败坏、见利忘义之辈,他们都是墙头草,在山东声威煊赫之时,自然是要围着吹捧盘旋,希望能在这上面捞点好处,一看危急。又是躲避不迭,唯恐遭遇麻烦。

    赵能率领大军从济南出发,一路的急行军,在十一月二十那天的午赶到了德州城,这三天的时间之内,消息已经顺着胶州营的驿路,官府的官道,还有种种消息流通的渠道,传到了山东各个大城镇。

    一片安静。一片噤若寒蝉,兖州府内更是有些人蠢蠢欲动,让人感觉到荒唐地是。孔府和鲁王府两处居然大排筵宴庆祝,他们也是大明的民,鞑虏南下,他们同样是会受到损害,当此大难,居然还这样的幸灾乐祸,总觉得这巨大的灾难跟自己无关似的。

    这个时代,这些大贵族家庭往往如此,张献忠围攻武昌。当地官僚请楚王拿点钱出来佐军,王爷居然指着洪武爷赐下的交椅说只有这个东西可以拿来佐军,真是又可笑又可悲。

    到达德州之后,赵能停驻了两天,这时候他率领地兵马已经是增加到两万一千多人,沿途各处的零散人马都是过来汇集,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种眼看着必败的仗,大家还能令行禁止,这恐怕是山东不同于这个时代其他集团的重要地方了。当然大部分人都看不出来。

    兵贵神速。但是在德州地准备和布置必须要花费时间。因为在山东境内行军。大批地粮草辎重。后勤物资。都可以通过在运输要道上设立地转仓库获得补充。可出了山东之后。一切就要依靠山东后方地运输了。

    德州一带有屯田田庄地设立。这在当初就是有考虑地。为了在大军行动地时候。抽调人力作为民夫丁壮。负责大军地运输和各种杂项地工作。各部队到了德州附近。坚固设防地营房都准备好了。库房里面地粮食。兵器。火药。铅丸也都准备停当。战马驮畜也都安置停当。所谓地有备无患。今日总算得到了佐证。

    武城、武定州、临邑、平原、德州几地地武装盐丁也都是集到了德州。在鲁北地这些屯田田庄。也是知道鞑虏大军来袭地消息。而且他们所在地位置就是在必经之路上。难免人心惶惶。

    如果没有相应地武力压服镇守。保不准会出什么乱。为稳妥起见。还是要有二线部队和治安部队来这里镇守各处县城。田庄寨。既保证稳定。也震慑了地方豪强。

    德州是水陆两方面进入山东地枢纽之地。各种信息都是在这边向赵能汇总。山东军重建了对于河北地侦查网络。大量地侦骑出动搜索。流水一样地消息传递而来。天津被打破之后。鞑虏大军地行进速度稍微缓慢了些。但去势依旧是不可阻挡。天津破城之后。在运河沿线地静海很快就被打破。

    等到给养之类地后勤物资补充完毕。又是传来了消息。青县县令弃城而逃。满城军民大溃。敌未至。城已空。

    景州东、德州北,这已经是在北直隶的境内了,山东的兵马军将跟此处压根没有什么统辖地关系。

    而且鞑虏南下,整个北直隶除了京师派出信使在各处调兵勤王之外,一切其他的指令都没有下达,哪怕是就地抵抗,或者说军民与城共存之类的命令也没有下达。

    大家都是乱成一团,各行其是,府、州、县之间原来的上下指派反馈都是断,每个人都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行动。

    景州也是如此,知州一干人等早就是绝望了,听说那青县县令弃城而逃,倒是给他们这些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官吏一个方向,大家都是想,索性一跑了之,而且不用担负什么责任。

    沿河各处,大大小小的仓库众多,多少都是积储着部分物资,这年景不好,很多人都是盯着这些东西,局面一乱,就有些无赖开始作乱抢掠,而且这局面迅速的就变得不能控制。

    在景州驻扎的官兵也是跟着参与进来,除却那些运河边上地仓库,就连城内地平民百姓和大户人家也开始被抢掠。

    这边距离山东近。民间从上到下,都是和山东的关系比较近,这么一乱,根本没有人想到去找朝廷,反倒是有去德州求救地。

    赵能率领大军前来,正好是赶上这个乱局。本来赵能就需要景州的地方官提供民夫和向导,还有一些辅助物资的提供,正要派人去联系,谁想到却遇到这样地局面,分守登州参将赵能虽然是忠厚人,但对这样的事情处理也是遵循胶州营常见的手段。

    派去和景州知州联系的一名千总,率领着一个营的士兵来到了景州城,虽说鞑大军还要好久才能前来,但城内却已经是像是城破。只不过在那里洗掠作乱的却是本城地无赖,烟尘处处,一幅乱象。

    胶州营的士兵从东门进城。就以东门为起点,一户户人家的洗刷过去,凡是遇到作乱抢掠的,不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