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七十四章 盲点 招安 汝州陷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盲点 招安 汝州陷落 (第2/4页)

地都是平原,在这种平原地形上,步兵方阵的四面都可能遭遇到敌人。并且不会取得预设的地形优势,为这个,必须有一个转向迅速的队形更加的适合!“

    北面的敌人,李孟知道满清鞑虏肯定会入关南下,他知道这个历史大势,本来在他粗浅的历史知识里面,他还以为满清鞑虏是在一片石战斗之后才大举入关,谁想到来到这个时代,至今鞑已经是进来四次。

    尽管记不住具体的年份。但看现在地天下大局。这一片石战斗马上就要到来,可在这之前。鬼知道,满清还会入关多少次。

    自己目前把山东好不容易经营的像个样,可不能被鞑糟蹋了,所以李孟亲率实力最强的老营在济南,这和大明天在京师定都倒也类似。

    听到欧曼说道北面的平原,那说的就是华北大平原了,在这个平原上平地千里,骑兵可以纵横奔驰,而在山东和南方,那种依托坚城和地形,排列阵势的战术未必适合这个大平原上,欧曼所组织的这个阵型,的确是最适合的。

    这是李孟最关心地事情,听到对方这么说,李孟也是凛然,对这洋人更是看高一眼。

    至于士兵手持长矛地姿势,自己的刺杀方法适合单兵作战,而欧曼地这个方式在大军作战之更加的适合,这个改变并不难,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了。

    “欧曼.加里斯,你很不错,把你的汉语尽快练习的熟练起来,,你在欧洲没有得到的,本帅都可以给你!”

    这许诺就等于是给他了确定的荣华富贵,在一干人的艳羡之,欧曼屈膝半跪,感激但又有些坚持的说道:

    “大帅,我的理想就是在一支有荣誉有纪律的部队之发挥自己的作用,感谢您的收留,我将用我的技能和生命来报答您!”

    “荣誉和纪律你不用担心,本帅兵马的战斗力一部分正是来自这纪律和荣誉,自然要严格的维持住。”

    李孟笑着拍拍欧曼的肩膀,语句间却是斩钉截铁的肯定,这时候几名骑兵冲进校场,在距离李孟三十步的位置停下,几个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夹在间的那人已经是气喘吁吁,疲惫异常。

    看见这骑兵的袖口和领口都是黑色,李孟就知道这是淮杨军的使者了,那人跑了几步。就扯着嗓嘶哑的喊道:

    “大帅,大帅,南直隶有急报!有急报!!”

    李孟转身对袁宏说道:

    “给这个欧曼配上通译,要咱们自己可靠地人,欧曼的待遇就先按照营千总来处理吧!”

    说完这句话,李孟喊上王海和汤二一同走出了实验营的校场。

    南直隶淮杨军和青州军的动向以及军报信息的沟通。每天都有快马联系,那边的消息差不多两天后李孟这边就能知道。

    通过灵山商行和地方上地豪族士绅设立的山东-南直隶驿站系统,耗费巨大,但为了信息的传递这也是值得的,三十里换马,马匹始终是保持着充沛的体力,高速行进,确保信息尽可能的及时送达。

    既然是急报,那就事不宜迟。找了一间宅院直接走了进去,一进门那送信的骑兵腿都有些软了,踉跄了几步。从怀掏出一封信笺递给了李孟的亲兵,接着就被护送他的骑兵搀扶下去休息。

    屋剩下个人,都是李孟地亲信之人,那名亲兵接过信看了看封皮,没有直接交给李孟的手。

    反倒是走到边上另外一名书出身的亲兵身边,开口低声地说道:

    “天启三年,苏州梅花书局……”

    那名书出身的亲兵随身带着个大的筐,里面有各色的书籍,听到同伴的报告。连忙从筐里面翻出一本书和一本小册,书和册、信笺则是郑重其事的交给了李孟身边的袁宏。

    主簿袁宏拿过这三样,告了个罪,到后面的桌椅处自去联络,李孟看了边上的王海一眼,见他脸色还不好看,便打趣地说道: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小海你现在也是手握重权的大将了,怎么还是这样沉不住气。”

    听到李孟的话。王海只得是干笑了几声,但差不多还是那个样,李孟笑着说道:

    “今日的演习,并不是说这欧曼强过了你,而是有些东西胶州营一直是没有注意到,这是我们的盲点,今日间你的失败,正是因为我们的盲点被这洋人找了出来。”

    李孟的神色变得慎重起来,略微提高了些声音。开口说道:

    “今日的败是好事。这等盲点若是放在战场上,被敌人抓住。那还了得,下面地士卒死伤,部队溃败,那可就是灾难了,小海,在今晚你和袁主簿立刻整理出来一份战例和说明,然后用加急的快马给各军送去。”

    听李孟说的严重,王海连忙站起领命,听了这番话他心气消去了不少,这种问题总归是越早发现越好,但这其却有件为难的地方,胶州营的编制是一千人为一营,若是正方形的方队,恐怕编制也要改动,这可是件浩大的工程。

    这边话音未落,袁宏却拿着一张纸急忙的跑了过来,神色郑重的递给李孟,李孟展开,先是一愣,然后颇有些哭笑不得地表情。

    边上地汤二和王海看见这个样,都是有些担心,他们作为核心将领,自然知道胶州营在南直隶正在做什么,看见李孟的神色有异,还以为是有什么不对。

    接下来李孟很是无趣地靠在椅上,把手的那张信纸随手递回给袁宏,淡然的对屋的两名亲信将领说道:

    “革左五营降了。”

    尽管屋才这几个人,可王海和汤二面面相觑之后,还是脸露惊喜,对视一眼,齐齐的站起来抱拳对李孟说道:

    “恭喜大帅,大事成功将近了。”

    李孟点点头,却没有他们这样的激动,谋划很久,本想等到革左五营和南直隶的大明官兵互相纠缠的时候,几处一同发力,把革左五营和南直隶的大明官兵彻底的吃掉,把大明的这块腹心之地吃掉。

    这样自己的山东之地也有了大后方,人口地盘都可以扩大两倍以上,税赋收入更是大增,到时候真可以睥睨天下,从容行动了。

    要知道大明赋税的一半都是出自南直隶,京师和山西更是需要南直隶一带的粮食财赋供应,而拿下了南直隶。毗邻的江西和浙江,这等富庶之地根本无险可守,也可以一鼓而下。得到了这些地方地人口和地盘,李孟的胶州营那就无人能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孟筹划了一个好大的布局,驱虎吞狼。然后胶州营大军窥伺在后,一战确定大局。

    可一切准备调动了这么久,作为这布局的重要主角革左五营居然降了,好像是一个人憋足了气力准备抡起锤敲打下去,谁想到一挥下去却发现要砸的东西已经没了,砸到空处,浑身力气没有使出来。

    这种感觉可是空落落地,让人很不舒服,原本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目标。现在突然变的随手可得,对李孟来说,缺少了那种运筹帷幄。一步步取得胜利果实的趣味,的确是没有意思了。

    但对王海还有唐二来说,这件事的确是令人高兴,既然降了,那淮杨军和青州军就可以少死伤些士兵,少耗费些军饷钱财,全力对付卢德率领南直隶官兵了。

    而且革左五营的士兵投降,却有个另外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在降兵之吸取大量可用的兵源。

    如今除却胶州营之外。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