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成局 离间 (第3/3页)
兵部尚书和南京守备的谏言下,京师下急旨,更改南直隶的布置。
罢免漕运总督高光斗的职务。改用马士英担任,收拢凤阳府周围三卫和南直隶江北各府的兵马,严加戒备。南京守备徐家和各级掌兵的亲贵,则是把准备驰援南直隶的兵将,全部收缩回南京城,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在镇江设分守参将,就地募兵,确保长江枢纽不失。一时间,在南直隶,官兵和贼兵,南直隶的官兵和来自山东的官兵彼此间犬牙交错,形势错综复杂,每一方势力都是在紧张地戒备。 七月间的开封城每日里死气沉沉,背靠黄河的开封此时完全是变成了一座孤城,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归德那边可以逆流而上派来援军,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李、罗的百万大军还是很忌惮在山东兵马。不敢妄动。 开封城内。周王府的侍卫们发现,最近府邸周围偶尔有行踪诡异的人出现。不知道是什么路数。 周王在开封城内的风评还是不错的,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蟊贼来打王府地主意,王府的侍卫和城内的官兵也不是吃素的,周王屡次出钱劳军,陈永福率领的这些兵马严格来说是周王在出钱供养,自然是懂得如何效力。 城外的流贼,这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开封城戒备的这么森严,除非是会飞才能进城,而且进城后,巡抚官署和总兵衙门那边的更有价值些。 灵山商行在开封城内的掌柜却是发愁,上面来了命令说是要把周王府全家想办法转移到城外去。 可在开封城内,山东一共才能动用百把人,那王府不管怎么观察,都很难攻进去…… 在黄河北岸地督师侯恂和山西总兵许定国正在就地练兵,并且去山西和陕西收拢边兵,虽然听说朝廷要下旨请山东救援,可一时半会也到不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城内地人也要琢磨着自救。 开封城的几个城门,除了北门偶尔开门放人出去,渡河和对岸以及京师联系,其余地城门都是紧闭,特别是西门。 但七月末的时候,却从城头上放下一个人,这人下城之后,没有朝着相对安全的北面和东面跑,却直接朝着离城三十里左右的流民大营跑去。 尽管朱仙镇一战打完后,李自成已经开始调度兵马去往开封府和河南府、南阳府等地分别驻守,以往是流动作战,但此时却要考虑建立基地,长远发展了。但罗汝才的部队却不愿意这么做,说是大丈夫自当横行天下,何必拘泥于一府一县,一直是屯驻不动,甚至拒绝了那些较好的府县之地。 在距离开封城三十里的区域,仍然有几十万人驻扎,好像是一座城池一般,不过这城池却是泾渭分明,一边是闯王的大军,一边是曹cao的营地,绝不混杂。 从开封城内过来的这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坏掉还是胆太大,进入流民大军的防御区域之后,尽管是故作隐藏隐蔽,但在看在哨兵们眼,说他是大摇大摆也不为过,实在是太显眼了。 闯营巡逻的哨兵发现了这人,形迹实在是太可疑了,在这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被闯营的骑兵发现,跑是跑不了的。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这人被抓住之后,神色诡异,遮遮掩掩,对这样的人,老练的闯营士卒少不得要搜上一搜。 这一搜了不得,却从身上发现了一封信,招来识字的书一看,这信是周王写给曹cao罗汝才的一封信,说是若是曹cao罗汝才此时幡然悔悟,接受朝廷的招安,周王愿意以自己的王爵担保,大明朝廷愿意封侯厚赏,还说什么此时做贼乃是祖宗蒙羞,泉之下也是无脸见人,只有在朝廷下高官厚禄,享受富贵才是正途。 还有什么若是弃暗投明,将来前途必不在平贼左良玉之下等等…… 这封信如果一开始就到闯王李自成的手,或者是送到曹cao罗汝才手,双方估计都会一笑置之,现如今闹到了这样的地步,谁还会想着招安。 但这信却被下面的士卒先知道了,本来闯营的官兵看着曹cao营的横行不法,骄奢yin逸就很不顺眼,现在又有这事情,各营都是哗然,士卒们交接议论,传得沸沸扬扬。 闯营诸将也有些有心人在其推波助澜,让这消息传得更加的厉害,甚至有的营队,已经是作出了戒备动员的态势。 曹cao罗汝才的部队也不是傻,在闯营之也有自己的耳目,双方之间本就有些矛盾在,一看见对方做出戒备动员的态势,杨承祖直接是把马队召集了起来,全力的警戒,一幅准备火并的架势。 等到闯王李自成知道消息之后,李双喜已经是披挂完毕,就等着闯王一声令下就令人杀将过去。 还没有等李自成做出什么决断,罗汝才那边先是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营无粮,如今局面甚大,闯王cao持不易,曹cao营不愿意连累诸人,想自去湖广一带筹措粮草,还请闯王应允。 对这封信,李自成想了很久,刘宗敏、牛金星都是急匆匆的赶到帐。 那开封城内来的人是早晨被抓,晚上,闯营的大批粮食朝着曹cao营运送过去,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这才是放松下来。 只不过到了夜深的时候,双方的警哨都是比平日多了几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