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济宁的悠闲时光 (第1/3页)
五十鞭,还要不把人抽死,对于武装盐丁队的盐丁来说,实在是个很过分的要求,按照盐丁们的处刑标准,差不多二十鞭就要把人皮开rou绽,三十鞭人就被活活的打死了,结果就是,两名孔府的弟虽然抱住了性命,但送回孔府之后,已经是无法站立起来,浑身上下一块好rou也没有。〔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 “孔府弟,圣贤传承,这两名贩私盐的无耻之徒,由衍圣公自行处置,地方上略行薄惩,还望孔府严正门风,再也莫要做出有辱大贤神明的事情。” 盐丁把人送回孔府的时候,还光明正大的说出了这句话,这些话对孔府来说,不次于抽在那两名弟身上的五十鞭。 真是响亮的耳光每一记都是抽在孔府的脸面上,盐丁们直接是把两个人抽打完了,然后用担架抬着放在了孔府正门前,不触犯礼节忌讳的距离上。 “贩运私盐”虽然素来有暴利,但却是最卑贱,最被人瞧不起的行业,更加上是触犯国家的盐政**,实在是抬不上台面。 李孟眼下已经是加将军衔的一省总兵,但朝野攻讦,无论那边的人总是提起这么一条“李某起于微末,执贱役”。 还有流传天下,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段,说是某京师名门想要招李孟为女婿,谁想到该名门德高望重的族长,听到这提议,立刻打了提议人,也就是他的儿几个耳光,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族清正百年。岂能和此等人联姻,自辱门风”。 实际情况是,的确是有京师二品以上的大员传出消息来,想要联姻,有想要把自己地女儿嫁给李孟的,还有的女儿小,想和李孟结个儿女亲家的。 那可是殷勤的很,谁也没有说什么起于微末,执贱役之类的话语…… 孔府周围方圆地方,不是孔府的田产。就是孔府的旁系和佃农,要不就是公务往来,或者是游学的士,总归是和这孔府脱不开什么关系。 这两名孔府的弟还是近支地。一向是跟着衍圣公的二公跑差事,cao办些生意,在孔府之一向是有体面的人物,今天却被人直接叫出罪过。说是贩运私盐。 这罪名一说。真有些石破天惊地意思。圣人弟居然也贩运私盐。而且送来担架地人不过是四名寻常地布衣士兵。因为抬着担架。手里连个兵器都没有拿。 这孔府衍圣公富贵不逊王侯。所谓藩王三卫他手上没有。但是两三百人制度下地护卫府兵还是有地。 而且孔府控制地人口壮丁也是要用万来作单位计算。但这四名布衣地士卒放下担架之后。拿出那个告大声地念起来。口音还是带着胶州口音地官话。有凑近了看地。发现那告拿倒了。 这士兵明显是把告背熟了这才过来。这样地士兵。没有武器。才不过是四个人。居然就在孔府门前。肆无忌惮地揭开孔府地脸皮。 这罪名看起来明显是真地。所谓为尊者讳。孔府不肖弟又不是今天才有地。不过地方官府都是要遮掩一二。今日间被人这么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且孔府上下噤若寒蝉地听着。更让人看不下去地是。还要罚银。然后孔府地管家哭丧着脸。可还是恭恭敬敬地拿银票出来给了。 这要是不给。接下来地命运差不多都已经是确定了。孔府在外面那么多地庄。保不齐被人冲进去杀了几个。还说你窝藏盗匪。乖乖地给了吧! 被人打脸不敢还手,还要笑嘻嘻恭恭敬敬的挨着,许多游学而来的士,看到这摸样之后,只觉得心某些东西轰然崩塌,直接扭头就走。 平素里孔府压服佃农佃户,甚至是周围的小地主乖乖的为孔府服务,靠着富贵强权,也靠着孔府身上这层圣人传承的神圣光环,但今天,最起码在很多人面前,这层神圣的光环被毫不留情地剥夺了精光。 不管是士,还是附近地佃农,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都是有个想法,这孔府原来是个纸老虎,外面看着吓人,原来不过如此。 李、罗联军过了郑州,向东奔牟的时候,行动却变得缓慢起来,这倒也是预料之地事情,对面是聚兵几个月的四十万官兵,即将到来的大战,差不多可以决定流民和朝廷将来的命运如何。 由不得不慎重,李、罗联军不断的调整布置,刘宗敏、李过、郝摇旗等闯营出色的大将都开始变换到前锋的位置上。 这时候的罗汝才也是不含糊,他的三太保杨承祖和四太保,都是最能打的强将,也都是被调到了最前面。 百万大军的规模庞大异常,可不是说调整就能调整过来的,为了力求大军稳定,索性是停止前进,慢但是确保安全。 与之相对的是,朱仙镇的官兵依旧是不动如山,流民大军自西向东而来,那左良玉、丁启睿所统率的官兵兵马也都是转换队形,准备迎战。 但每人统率的兵马都是不分前后,近乎是在一条线上,因为无人愿意在前军做首先迎战流民大军的前锋,大家都愿意做后军,方便逃跑的时候先跑,既然是都想在一个容易逃跑的位置上,都不愿意顶在前面打。 要是纠缠争执起来,恐怕敌人未到,自家的兵马就要先混乱火并起来,大家索性是排在一条线上,这条消息报到济宁之后,李孟难得的幽默了一次,这个事情很像在现代时候听到的一种官方措辞,叫做排名不分先后。 开封城内的河南巡抚李仙风和总兵陈永福看着朱仙镇的官兵如此的惫懒摸样,真是一点地信心也没有。 本来在大军集结之时,看着官兵如此势大,还觉得有几分把握。可看着官兵驻扎在那边不动如山,只是消耗开封城内和通过黄河辛苦筹措的粮饷补给,这样的官兵如何靠得住。 结果巡抚李仙风私下去了周王府一趟,第二天开封府北门又开,去往京师求援,说是开封城危急,还请朝廷发兵救援。 城外有这么多兵马,居然还说危急,到底是何居心,尽管随着河南巡抚的奏折。还有周王言辞恳切的求救折,崇祯皇帝对藩王宗亲的话是最相信的,可眼下手哪有什么兵可用,再说朱仙镇的官兵和流贼还未交战。胜负还未可知,怎么能随意派出官兵,那岂不是不祥的举动。 朝廷暂时把奏折压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