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_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06章 专门数钱的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06章 专门数钱的官 (第2/3页)

店的时候,顺便让家具店送来了成套的家具。人多钱多。当晚苏迟的新家就收拾好了。

    赵兴将今天从府衙里获得地那一叠文书取出来,点算给苏迟两兄弟。叮嘱:我在颍州不能停留过久,否则会给你们带来灾祸,我明天一早走。这里总共有三块土地契约七座大院,加上你们原来的那三百亩土地,我想养家糊口也足够了。

    这个月底有一些环庆老兵来,他们都是伤残老兵,但各个能打会拼,我在京城留下话,交代他们派五十个人来你这,以后你庄子地安全就不用愁了。

    州里的衙役我已经打点好了,府宗大人那里也递下话,我留给你们地这些地产虽然零碎,但你们两兄弟此时千万不要分家,越在这种时候越要团结起来,把这份家当经营好

    苏迟兄弟再三拜谢,老大苏迟今年29岁了,他处事稳重,见到赵兴行色匆匆,便关切的问:兴哥这时候来我这里,恐怕御史们不肯放过

    赵兴一摇头,不以为然的说:想当初章贬谪的时候,我也招待过他,你说别人报告章我又招待了罪官家属,他会怎么想

    苏迟一边点着头,一边回答:如此,兴哥最好还是明天走,这几处房产田地我明天就去找衙役交接。无需兴哥出面了。赵兴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两个大男人,父亲不在身边,若连这个家都撑不起来,会让我很失望。所以我也不打算教你们怎么管理家业,颍州是个大城,人口众多,书院林立,来求学地学子甚多,剩下的几个小院你们隔一隔出租给学子,手头有点活钱,剩下的就是经营土地了,这些我就不管了,我再给你们留下两千贯,让你们度过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今后我在南海,路途遥遥的,就顾不上你们了。

    苏迟兄弟再三拜谢,赵兴说到做到,第二天他出面打赏了衙役,等苏迟兄弟跟着衙役去接受田产,他又细心的给两兄弟留下十匹战马,便带着队伍继续前行。

    今年是1094年,七年灾害的最后一年,大宋朝熬过了这段持续七年地天灾,田土上可谓满目疮痍,颍州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逃荒现象,但想必这种日子不远了,因为天灾刚去,又来。

    在颍州兜了个,赵兴又回到了运河边,早已等候他地船队将他接上船,开始一路赶回家,此时他船上又多了一个人苏轼的二儿子苏迨。

    这时地苏迨应该被称作苏鼎,苏家兄弟父亲是用车字旁命名的,孩子都用走车旁。苏迨这一年改名苏鼎参加了科举,考中当年联科捷进士,被授朝奉大夫。原本他要直接进翰林院的,但因为他上了一份奏章,替元年间的政策辩解,被贬参广东学政,也就是广东省教育局副局长。

    原本这职位苏鼎不会当太久,他人还没有走到广州上任,有人已经向章揭苏鼎的身份。章暴怒。但他的怒火已比原本历史上的怒火要轻微地多。因为赵兴已取得了广州官位。章觉得即使苏鼎再去了,也不差他一个。犹豫了片刻,他忍下来了这口气,装作不知道此事。

    经过宜兴地时候,赵兴再度上岸停留,那里滞留着苏轼的三儿子苏过。在原本的历史中,苏过滞留宜兴半年多,才凑足了路费赶到惠州陪伴父亲,而现在他滞留宜兴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与苏遁决定谁去陪伴父亲。谁来看管常州家业。

    此前,苏鼎一直待在常州帮助苏轼经营常州那片田庄。他是从常州考出去的。父亲贬谪后,他本想变卖了部分家产。带到惠州当作苏轼的生活费。但现在由赵兴出面,他不用变卖家产了,剩下的就是要在中原留下一个根亦即留一份产业作为退路。

    两兄弟中,苏遁今年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只要苏遁留在常州。赵兴肯定要出手照顾,远比苏过留下要强的多。况且苏遁一直身体较弱,不适合去南方那样穷山恶水的地方。与此同时,赵兴的意见也倾向于留下苏遁,因为苏遁原本是不该存在这个世上地人,他下广州陪伴苏轼于事无补,还不如留在家中照顾常州的产业。

    赵兴表态后。事情变地好办。等赵兴再启程,队伍里就多了个苏过。

    这一路走了一个多月。等赵兴终于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底了。留在家中地程阿珠陈伊伊盛装出迎,先期赶回的廖小小与喀丝丽也穿上鲜艳的服装迎接赵兴回家。除了她们之外,迎接赵兴的还有李格非与他的女儿李清照李之仪廖正一等人及家眷。

    接风宴过后,万俟咏告退,追随赵兴去环庆地淮南子弟也获得了一个月的假期,带着赵兴给的丰厚赏赐回家度假。李之仪廖正一等人聊了几句天,也相继告退,以便让赵兴跟家人叙叙家常,唯独李格非没走。

    李格非不走是因为他的女儿不打算告辞,等大家都走后,李清照眨巴着眼睛,问:赵大人,你还记得春十三娘吗

    李格非对这样的闺房密话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没有阻止女儿的问,而是用溺爱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地孩子。赵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回忆起这个人:是黄地小女儿吧,我记得我当初科举及第的时候,这女孩在指挥一群家丁替自己捉老公,追地新科探花徐师锡钻了小巷子。

    李清照忽闪着大眼睛,说:赵大人还记得春十三娘,一定还记得你答应春十三娘第二年来替他捉老公,你还拍着胸脯包打天下

    赵兴以手击额,装模作样的叹息:阿也,我怎么忘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李清照拍着小手回答:就是就是,春十三娘等了你一年,第二年你却连个信都没有,她恨死你了

    李格非听的一头汗珠,他记得赵兴第二年到了密州任上,干的有声有色,京城都在私下传闻他将辽国人折腾苦了。让一位签判赶来京城替一个小女孩榜下捉婿,这帮小孩子还真敢想。自己的女儿还真大胆,敢拿这个东西出来指责著名的赵老虎。

    李清照还不觉悟,他瞪着大眼睛等待赵兴的回答,李格非对女儿溺爱惯了,他只是流着汗,却不出哪怕是轻微的劝止。赵兴没法子,只好转移话题:我记得她今年也没多大,怎么,她嫁的不好么

    李清照得意洋洋的点点头,回答:这次你去广州就可以见到她了,她嫁给了苏小学士三儿子苏逊,虎儿正陪着他父亲苏小学士待在雷州。稍停,李清照又补充说:她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