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2章 同伙是大jianian臣 (第2/3页)
斜靠在附近一棵柳树上监视。赵兴看了看四周,放下了茶杯,严肃的说:你真以为五百人就能灭国亡族,你错了,战争打地是钱,一场小规模冲突。约计要花两千万。我那点钱根本不够花的。 所以我早想通了,如果有两千万。与其费那么大心力亡国灭族,不如把那笔钱花在人生快乐上。来大宋一趟,能够花两千万潇洒余生,也不枉人生一场,何必那么费事动战争你看我是那么疯狂的人吗 陈公川收起了折扇:你这么说,我倒放心了。其实,父兄们讨论这事的时候,李源曾经说过:别看赵离人做事细致精密,可他的本性也就是一个懒人一个喜欢享受的人,若有人把王位安排好了,请他来坐,没准赵离人也就坐了。但如果让他自己筚篥褴褛,亲自打下一片江山来他准会嫌麻烦,所以无需担心。 赵兴哈哈大笑:知我,李源也 陈公川没有回身,如果他回身就会现,赵兴虽然笑的很爽朗,但眼神却很冰冷,冰冷的像是九幽深渊冒出来的凝视。 陈公川望了一会风景,看到来往的人走近赵兴时,认出这名签判,许多人地脚步谨慎起来,更多的人则吓了掉头往来路走,他唰地打开扇子,扇着风说:无趣,怎么杭州百姓畏你如虎,我以后出门,你可不要跟着。 说罢,陈公川拔腿就走,赵兴跟在后面,心里委屈的狂:没道理啊,我为杭州百姓修路,给的工钱格外足。安置二十万厢军,每个人都教会谋生技艺,让他们生活小康,怎么他们还如此怕我嗯,杭州商铺也不应该怕我,我虽然收税的手段严谨了点,可杭州百业全赖我才一片兴旺,这些人应该感激我呀,怎么个个见我如虎 不管赵兴如何纳闷,时光依旧过的飞快。转眼间,杭州官员都在打点行装。 二月,苏轼的任命下来了,赵兴送走了苏轼一家人,没两天,他的任命也下来了,紧接着,杭州这班官员来了个大搬家,杨祖仁调到了河北,担任知州。毛滂担任高邮军通判,其余地人则全体回京。 杭州官员本该留下一批,等待交接官印,但秦观等人走了后,新官还没有上任,赵兴也等不及了,因为廖小小年前去了扬州,一直没有回来,所以他等开春过后,将官印扔给留守地毛滂,自己找了船队,带着从人向扬州进。 这几年,随着杭州越来越繁荣,运河南段也繁忙起来。光是运货的海鳅船几乎增加了十倍,沿岸以踩鳅为业地鳅夫也达到了十万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大运河似乎有了一点现代的味道,长长的海鳅船组成一条船队,在运河里缓缓行驶,这些船船头连着船尾,估计如果在船上行走,能够从一条船走到另一条船,从杭州走到汴梁。 船多了,海鳅船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全航行。这一路赵兴走了五天。好不容易才赶到了扬州。 扬州到了宋徽宗年代,有户五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口十万七千五百七十九。也就是个十万人的小城镇,然而从人口比例可以看出,扬州每户约两人,这意味着扬州大多数是些单身汉。 这是个纯商业性的城市,来往城市的人大多数都是些打工仔。而扬州的江都县是扬州唯一下辖的县城。这个县城还被叫做依郭县,一般被称作依郭的县城,它地县衙不设在县城境内,甚至县中地官员都不单任任命。而是由府城的官员兼任。 扬州还是天下枢纽,这个地方既有淮南东路的转运司,也有州级官衙,再加上江都县一套班子,可以说三套机构并存。而里面的官员也多兼任三级职务,比如赵兴,他是淮南东路的招讨安抚使,还是江都县的县令。廖小小提早接到消息,在码头上迎接赵兴,如今她终于当家做主的资格。显得很兴奋,一见赵兴便神态亲昵地贴上来。悄声呢喃:相公,我选了处房子,你还没看呢,房子有点小,我便把左右邻舍全买了下来,门前码头可以直接停靠官船,不如我们坐船直接去自家门前。 扬州的码头不比赵兴家中建的码头。赵兴在杭州建的码头因为要停靠大海船。所以修建了个很大地货场,而扬州码头多是停靠一些乌篷船。所以码头离院门只有数步之遥。 这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赵兴顺着自家码头的台阶走到院门口,廖小小倚在他身边指点:相公,这座房子是一名退任盐商的房子,他挣够了钱,回乡下买地做员外去了,这座房子便给了一名官员,后来几经转手,我见其精致,便将它买了下来,两万贯,不贵吧 赵兴伸着舌头,半天没有合拢嘴:两万贯你还不嫌贵,你知道李伟去年修黄河花了多少钱,八千贯,这笔钱足以修三次黄河了。 廖小小咯咯笑着:我却觉得很值,官人进去看看也就知道了 而后,廖小小又指着旁边几座小院,补充说:这园子有五进,不过扬州的院子显得局促,虽然五进大院,每个院子却不大。我将左右的房子都买下来,已经将院墙打通,这些院子虽小,却也精致,随你来的三位先生可以居住在左右,方便往来。 赵兴很好奇:什么房子价值两万,走,去看看。 这座房子像是一座迷宫,每个院子虽然都很小,但一物一景都充满了精细的雕琢,院子里的太湖石层阑叠嶂,透漏出一种人工雕琢的精致美,院子里地池塘,走廊都显得很华丽,甚至墙砖都雕刻了不同的人物神话故事,唯一遗憾地是,大多数房子都是木板制成的,因为这种建筑材料,整个庭院又多了一种独特的防火道,那种长长的远道让赵兴仿佛走在现代的苏州水乡。 廖小小知道赵兴不喜欢住木板房,她这三个月来,紧急用砖与水泥翻新了院子里几座主要屋子,可是平民小户的屋子装修,三个月都忙不完,何况这种处处精致的深宅大院。 赵兴到来地时候,主院也只是能够居住,四处地院墙刷的粉白,但扬州潮气大,许多墙壁还带着新鲜地泥土味。 随行的单锷万俟咏对居住环境很满意,二人选定了自己居住的院落,赶忙带着家人去收拾。帅范单身,干脆选了一座最小的独居小院,带着两名仆人住了进去。由于他没有家眷,所以以后就搭伙在赵兴家中吃饭。 等大家都去安顿了,廖小小偎入赵兴怀里,出一声呻吟:终于官人,这片天是我的了。这房子是我廖小小买下来的,以后你就是这院子的当家人,你可要好好待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