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宝剑之秘  (第1/1页)
    这是霍青桐的剑,似乎在原着中有什么故事啊?    李维定定的看着短剑。    前世看书剑印象已经很模糊,但印象中陈家洛得到那套奇怪的拳法,似乎便和此有关。    而且还牵涉到什么宝藏,本来这些李维都已经不记得了,但霍青桐命人送来宝剑,刺激之下,李维却慢慢回想起来。    抓起短剑,拔剑出鞘。    李维仔细端详,却完全没有半点发现。    只是坚韧锋利,算是一柄难得的利器。    可要就只是锋利的话,自己怎么会对它有印象?    再锋利,还能比得上倚天剑不成?    对了,倚天剑!    李维脑子里像是有一道闪电划过。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在倚天世界,这两把神兵威震天下,虽然锋锐无比也占其一,但真正的秘奥却是藏在剑里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这短剑会不会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李维不禁大为兴奋。    倒是冲淡了因为霍青桐带来的沮丧。    这短剑再锋锐,终究也不过的凡铁,也不可能如倚天屠龙那般,需要一把能匹敌的利刃来互斩。    事实上,以李维如今的武功,要做到手指断剑也只是等闲。    只是这样一来,这柄短剑却不免毁了,若是真发现了什么秘密还好,若是没有,这把短剑却是毁了。    踌躇了一会,李维还是决定再查看一次。    他既然怀疑剑刃里面藏有东西,这次,就更免不得搜寻的更加仔细。    这一细心,却还真是有所发现。    这剑柄与剑刃竟不是铸在一起,而是分成两块。    只是连接之法精妙之极,堪称巧夺天工,连接之处竟然没有留下半点破绽。    若不是李维有心观察,还真是发现不了。    秘密即将出现,李维也忍不住有点兴奋。    他一手夹着剑刃,另一手抓住剑柄,两手缓缓拉开。    他如今的内劲,着实非同小可,休说只是一把拼接而成的短剑,便是浑然天成的铁器,也大可缓缓拉长终而拉断。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李维双臂缓缓张开。    只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这剑刃原来竟然只是一个剑鞘,中间竟还有一截真正的剑刃。    李维将里面短剑缓缓拔出。    仔细一看,却见短剑微微呈紫色,剑刃光滑无比,数百年不见天日,却没半点锈气,短剑近身,脸上突觉寒气侵肤,不觉毛骨悚然。    显见得一把削金断玉,锋锐无比的宝剑。    李维有心试试锐,拿剑往桌子上一划。    那剑随手而入,如切豆腐,竟没感到半点滞碍,又拿起自己佩剑一斩,只听当得一声,佩剑已断为两截。    李维不由吃了一惊,要知他的佩剑也不是常物,乃是李可秀年前花费千金,才好容易寻来的有名利剑。也是极为锋利,不逊陆菲青的白龙剑,李维以之与人交手,还没有因为兵器而吃过亏。    现在却被这紫色短剑一斩而断,断面犹如刀切一般,可见这短剑着实是非同小可。    看来自己帮回人夺回圣物,这生意也不差啊!    想到霍青桐的离去,李维也不由有些黯然。    伤感了一会,李维又把心思放到了剑上。    毕竟李维的主要目标乃是位面第一高手,这才是他的正事,至于其他,那也只能随缘了。    只是这剑虽然锋利,但跟李维想要的似乎不一样啊。    李维最初所琢磨的,乃是通过这把短剑,找到那个神密的迷宫,好去修炼那套神奇的武功,这短剑虽利,终究乃是外物,又如何比得上能提高自己修为的绝学。    李维端着短剑,又仔细查看了一会,但见短剑寒光流溢,但迷宫地图却没半点线索,久看无果,也不由微感沮丧。    捡起那截像剑刃的剑鞘,就要归剑入鞘。    忽然,李维隐约看到剑鞘里面似乎有一点白色。仔细往里一看,却是一颗白色的小圆粒,摇了几摇,却倒不出来。    用短剑在桌子削了根细木条,往那剑鞘里轻轻一拨,那白色的小圆粒便滚了出来。    李维捡起来一看,却是一颗蜡丸。    捏开蜡丸一看,里面是个小纸团,一摊开,却是一张薄如蝉翼的纱纸,纸上的内容却叫李维傻了眼。    原来那纸上密密麻麻,竟然全是回文,李维是一字不识。    他在安西数年,接触的回人多了,倒也会说几句回语。只是这回文,他就没那么多闲工夫了。    那回文旁边是一张地图,画的密如蛛网。只是纸上所指究竟何处,李维却不知晓。    看来还是要去回疆一趟啊!他虽然不认识回文,但回人识字的却多得是,到时候只要找人翻译一下不就得了。    既然要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又怎能错过如此绝学。    打定了注意,李维便收拾了行礼,去拜辞母亲李夫人和陆菲青李沅芷他们。    李夫人自然是舍不得李维,又担心他出门无人照顾。    但李维去意甚坚,她也只得罢了。
    倒是陆菲青颇为赞许:“维儿你我如今艺业已成,正要在江湖上闯荡闯荡,长长见识。”    李沅芷更是想要同去,但李维想到西北沙漠之中,实非善地,诸多不便,便推说要他保护李母,李沅芷嘟着嘴,只得答应。    李维骑马出门,只觉得天地大开,算起来,这还是他此生第一次单独外出,一时间,只觉得烦恼尽去,连霍青桐的影子也淡去了。    他纵马西行,此时回人大队也开始拔堆回返。    李维不想与霍青桐照面,便由小路越过回人大队,径直往西而去。    他一人一骑,万事无忧,一路晓行夜宿,竟没半点耽搁,将回人大队人马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不一日已到肃州,登上嘉峪关头,倚楼纵目,只见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蜿蜒如线,俯视城方如斗,心中颇为感慨。    出得关来,一路西向,过玉门、安西后,沙漠由浅黄逐渐变为深黄,再由深黄渐转灰黑,便近戈壁边缘了。    这一带更无人烟,一望无垠,广漠无际,李维策马独行,不久远处便出现了一抹岗峦。    转眼之间,石壁越来越近,一字排开,直伸出去,山石间云雾弥漫,似乎其中别有天地,再奔近时,忽觉峭壁中间露出一条缝来,正是甘肃和回疆之间的交通孔道星星峡,李维策马直奔了进去。    峡内两旁石壁峨然笔立,有如用刀削成,抬头望天,只觉天色又蓝又亮,宛如潜在海底仰望一般。峡内岩石全系深黑,乌光发亮。道路弯来弯去,曲折异常。    过了星星峡,便已算是回疆,只是道路两旁尽是绵亘的黑色山岗。想要找个回人,仍是难寻。    又奔驰了几个时辰,已到大戈壁上。戈壁平坦如镜,和沙漠上的沙丘起伏全然不同,凝眸远眺,只觉天地相接,万籁无声,宇宙间似乎唯有他一人一骑。    他虽武艺高强,身当此境,不禁也生栗栗之感,顿觉大千无限,一己渺小异常。    越过了大戈壁,便到了回疆的东大门——哈密。    其时清廷用兵回疆,哈密早为清兵所据,城中回人多已逃光,剩下的多是些目不识丁之辈。李维找了几日,俱是无果。    只得出城再往西行,途中偶尔见到废弃的**村落,想来原主人不上死于战火,便是逃入腹地。    难怪霍青桐对汉人戒备非常。    李维也不由苦笑,这真是躺着也中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