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八十九章 平定淮西 (第2/2页)
不可能的事。 襄州义清县令程公颖,为朝廷争取到了刘悟这枚关键棋子。他曾和刘悟有旧,与刘悟有些交情,而刘悟早已看出淮西大势已去,早有反正之心,只是缺少一个值得信任的中间人物,程公颖的出现,正合他意。 拿下刘悟后,元帅府的幕僚们制定出了一份大胆的军事计划,那就是趁着淮西西面防御虚弱,以一只精锐兵马偷袭蔡州,一举攻克淮西老巢。 周侠看了这份计划后,拍案叫绝,自告奋勇向武元宗请命,要求担当这次偷袭行动的指挥官。 武元宗对周侠的能力一向很看重,想了一遍手下将领,也觉得这项简直可以称得上胆大妄为的计划,也许只有周侠亲自出马,才可能会成功,于是允准。 一月底,周侠抵达行动的大本营—马鞍山后,采取了种种措施和行动,为奇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先,他下车伊始,即亲自行视慰问将士,存恤安抚伤病员,以稳定军心。同时,又有意示弱,故作柔懦懈惰,御军宽怠,以麻痹敌军。淮西军因屡败西路周军,见周侠不过是个文士,行事又如此不堪,遂掉以轻心,对马鞍山方面的西路周军不再严加防范。 其次,为增强本部的军事力量,实施、完成奇袭计划,周侠又上表奏请朝廷、元帅府,调来昭义、河中、鄜坊、魏博、羽林各军精锐骑兵2000人。 再次,为争取淮西民心,以在奇袭行程中得到本地淮西人的支持,周侠还利用淮西连年用兵,农业生产荒废,仓廪空虚,民多无食,纷纷逃往周军控制区的机会,放粮施粥,赈济流民,并设县安置淮西逃亡百姓500余户,为其择县令,责成其妥善抚养,并派兵予以保护 复次,为动摇、瓦解淮西军的士气,争取淮西将士为己所用,周侠还采取了优待俘虏,大胆重用降将的政策。他在俘获淮西大将丁士良后,不仅未加杀戮,反而署以官职。丁士良感激之余,献计擒获淮西军将吴秀琳,招降吴秀琳部3000人。西路周军因之士气高涨,连下多城,淮西将士降者络绎于道。 周侠谋取蔡州,又问计于准备里应外合的刘悟。刘悟以为欲攻取蔡州,非淮西斥候校尉李祐不可。周侠设计生擒李祐,免其一死,并委任他为自己牙队的将领——六院兵马使。 李祐被周侠的亲信和重用所感动,愿效死命,尽心设法为袭取蔡州出谋划策。 周侠在优待投诚和被俘的淮西将士及其家属的同时,十分注意询问有关淮西的内情。他还废除了藏匿淮西间谍者满门抄斩的旧命令,优待被捕的间谍,其结果是使敌方间谍尽吐实情,反为周侠所用。这样,周侠很快摸透了敌方的险易、远近和虚实,为避实击虚,奇袭蔡州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最后,为扫除外围,孤立蔡州,建立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周侠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与北线郾城一带的周军兵势相接,连成一气。他还遣将攻克蔡州以南和西南的白狗、汶港和楚城诸城栅,切断了蔡州与申、光二州的联系。 这样,实际上蔡州在行动开始之前,已经暂时陷入一种和外界无法有效沟通的孤立状态。 二月初,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周侠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 周侠深以为然,派人将修改后的奇袭计划密呈武元宗。武元宗十分赞赏,同意出兵。 二月初八,周侠的主力进驻距蔡州仅65里的文城栅,文城栅守将刘悟率部反正。而蔡州方面,依然对敌人的到来毫无所觉。 初十,周侠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部将留镇文城,命大将琯铁树、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3000人为前锋,自己与丁士良将3000人为中军,命定州军将黄石率3000人殿后。 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周侠只下令说向东。东行30里后,周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俘虏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周侠留500人守张柴村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500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 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周侠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一名校官稍事劝阻,立被周侠斩首,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 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周军无人认识,全靠几名李佑训练的斥候探路。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周侠,无人敢于违令。 夜半,雪愈下愈大,周军强行军35里,终于抵达蔡州。 近城处有鸡鸭池,周侠令士卒击鸡鸭以掩盖行军声。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周军已有30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周军的行动。 四更时,周侠部前锋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 李佑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周军主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止,周侠进至吴元济牙城外。 这时,有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说,官军来了。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不过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 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内城已陷。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起床后,吴元济听到周军传令,响应者近万人,才有惧意,率左右登牙城抗拒。 牙城是军镇首脑保命的老巢,不仅城高墙厚,而且有近卫精锐—牙兵防守,非常难以攻克,周侠等人久攻不下,不免焦急,因为如果朗山、光州等处敌人闻讯,必定派大军来援,那样的话,不仅这次偷袭计划彻底失败,只怕连己方的退路都会被截断。 李祐的叔叔李忠义献计,让蔡州百姓负柴草助周军焚烧牙城南门。这个计策虽然毒辣,但显然很管用,护卫牙城的士兵,多是本地人,城中百姓都是他们的家人,投鼠忌器下,火烧之计必然成功。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周侠咬牙同意了这个主意,李忠义派兵驱赶了几千名百姓,以柴草焚烧城门,黄昏时分,百姓死伤过半,城门才坏,吴元济在牙将的拼死护卫下,侥幸逃出北门,其余诸将、官员、亲眷,全部为周侠俘获。 两日后,逃到洄曲的吴元济被自己宠信的大将董重质擒绑,董重质上表请罪,声称愿束吴逆归朝。 接着,申、光二州及诸镇兵2万余人亦相继降周,淮西遂平。尽在中文网更多: 看书累了吗?来7432小游戏休闲放松一下吧!网址:.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宦海风流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2008-2009AllRightsReserved黑龙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