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五十章 剿匪进行时 (第2/2页)
粗鄙禽兽,本官问汝,可曾伤吾民?若是杀人者,当垂头伏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 众人先前见丁晋大步跨前,都有些紧张他的安危,也有些佩服他的胆量,及至他呵斥两只老虎,却是感觉啼笑皆非,老虎是畜生,畜生怎么能听懂人的话呢?再听到后来,他又喝问老虎是否伤过人,还让伤过人的自觉认罪,没有伤过的鸣冤,众人几乎忍俊不住,想笑又不敢笑,实在憋得难受。 但是接下来的情形,让大家彻底傻眼了,只见在丁刺史的喝问下,一只老虎乖乖地垂下脑袋,匍匐在地,好像伏法认罪的样子;而另一只老虎,同样乖驯地趴伏下来,但是却仰起脑袋,小声哀鸣,似乎真是在号呼无辜。 一种古怪的情绪,在众人心中升起,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发生在丁刺史身上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天降神雷、祭文驱鳄,凡此种种,用神迹来形容,也不为过。难道真像外界那些愚民所称的,丁刺史是上天派下来辅佐贤明天子的仙人吗? 如果说前面发生的情形,已经让众人感觉不可思议的话,那么,接着发生的事,让大家彻底震慑。 只见丁刺史再跨前一步,已走到两只猛虎面前,他面色肃然,手指老虎,厉声道:“孰伤吾民,天理不容。喏,杀人者于法当死,无罪者可自去。” 他话声一落,那只鸣冤的老虎,畏畏缩缩地爬起身来,夹着尾巴仓皇离去;而那只认罪的老虎依然乖乖地伏着不动,丁晋下令射杀,老虎呜咽两声,闭目而死。 这日后,丁刺史震慑猛虎、老虎乖乖伏法的经历,很快传遍了大洪山区乃至整个襄州,有好事者,还编出了很多顺口的童谣赞颂丁使君的英伟风姿,其中,有不少后来还传入了长安城,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史官韦处厚编撰的时候,便将这个故事选入,还加入了几位大诗人赞扬丁晋公正英明致使百兽畏服的诗赋。 不过,这都是后话不提,这个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丁晋的威名使山中盗匪闻之丧胆,不少匪人纷纷向官军投诚,剿匪行动更为顺利地进行。 …………………………………………………………………………………… 当众强人为丁刺史的神威折服的时候,张归霸也在祭奠死去的朋友。 这位朋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山中猎户,两只猛虎正是他从小养大的“宠物”,可以说,他和它们,为丁晋的威名远扬立下了关键的功劳。 可是,张归霸不得不亲手杀了这位朋友,这件事情,需要绝对的保密,而朋友在知道张归霸欺骗了自己,并且害死了自己的一头“宝贝”后,表现得非常不冷静。张归霸无奈,只能让他永远闭嘴。
为了这次剿匪,张归霸已经付出太多,他身先士卒,数次负伤,有一次甚至险些送命;他出谋划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诱降并杀死了许多当年的“老兄弟”;他熟悉地形,亲自带领精锐小队,冒着大股匪人的围攻,攀登险峰,绘制地图。。。 ……… 等等等等,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数次升迁,列十队正之首,实话说,除了丁刺史的提携外,他付出的代价,比所有人加起来都多,因此,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他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可能影响到自己前程的因素出现。 张归霸将猎户的人头砍下,尸体埋入挖好的坑中,倒上两壶美酒,填土掩埋,然后,插上木牌,想了想,他割破手指,沾着鲜血,书写四字:义士之墓。 提着人头,回到军营,将血淋淋的脑袋交给亲兵,张归霸淡淡道:“抓到一个盗户,你拿去领赏吧。” 士卒乐得合不拢嘴,拍马屁道:“将军神武,真是有万人莫敌之勇啊。” 斥退士卒,张归霸萧索地呆坐木凳,良久,才自嘲般地笑道:“将军?哼哼,会有这么一天。” 片刻后,手下来报:段将军召集众将官议事,请张队正速至大帐。 张归霸恩了一声,起身穿戴好铠甲,大步向段宝玄的军帐行去。 他来到时,帐内已经有几人早到,张归霸扫了一眼,多是原团结兵将官,包括那个让自己恨得牙痒痒的彭大翼。 众人对张归霸很冷淡,没有人搭理他,彭大翼倒是很热情,而且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恭敬,热情地打招呼,笑得也很真诚,还像当年那个对自己惟命是从的小兄弟。 张归霸知道现在远不是算总账的时候,但是他也不能表现得太若无其事,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反而容易让对方怀疑,于是,装出一副余怒未消但又很受用彭大翼的恭敬的样子。 彭大翼看他果然吃这一套,于是更加恭敬,又好话连篇地连连赞叹他最近立下的赫赫功勋,校尉侯力见不得这种rou麻恶心的场面,讥笑道:“彭大鸟找到主子了,可得用力加把劲啊,哈哈哈。” 大鸟是当地人形容****的一个猥亵词语,用来当人的大号,自然更加不堪,彭大翼虽然被人暗地冠了这样的雅号,但却是第一次被人当众喊出,顿时羞怒交加,喝道:“侯力,你意思?” 侯力眼睛一瞪,毫不示弱道:“啧啧,有了主子就是牛气,老子就是喊你大鸟了,怎么不服气?” 嚓一声响,彭大翼抽出腰刀,怒喝:“姓侯的欺人太甚,老子和你拼了。” 在彭大翼的预想中,应该立刻就会有众人上前拉架,说到底,他一个在团结兵中没根没底的人,怎么敢跟团练使解放的亲信心腹做对,出此下策,也是被激没有办法的事。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刀已出鞘,剑拔弩张,众人却一副看好戏的样子,都站在远处无动于衷。 彭大翼抽刀在手,尴尬无比,不知该如何将戏演下去,而侯力一副讥嘲的表情,似乎就要说些更侮辱的话,幸好,恰在此时,段宝玄、牛畏二人从内帐走了出来。 彭大翼和段宝玄不为人知地对视了一眼,从段副使的目光中,他看出了责怪,彭大翼立刻后悔起来,先前自己不该太冲动,犯不着和侯力那混人一般见识。 段宝玄打了个哈哈,冲淡了帐内的紧张气氛,彭大翼趁机将刀入鞘,躲入了行列中,这件事就在众人共同打马虎眼中揭过。 再过片刻,军官到齐,段宝玄宣布议事开始。 首先,他先说了几句没营养的开场白,多是些众人皆知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剿匪进展,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段宝玄虽名义上是剿匪总指挥,可是不仅牛畏统领的衙兵不归他管,就是原团结兵将士,也是各有统领,而且遵照丁刺史的命令,统领有直接指挥权,可以依照战场情况,便宜行事,也就是说,段宝玄是个光杆司令。 实际上,不只是段宝玄,在丁刺史重组剿匪兵力结构后,许多将官都失去了或多或少的权利,以前,团练兵的校尉可以掌控三百人的兵力,如果是解放的心腹亲信,可以掌握更多的兵力。可是重组后,每个校尉不过区区二百兵力,而且还要受到统领官的节制,如果统领官愿意,可以完全剥夺一个校尉的兵权。 所以,现在的兵权,既不是在总指挥段宝玄身上,也不是在中级军官—各团校尉身上,而是主要被几个剿匪统领官掌控。 ...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