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明皇野心 (第2/2页)
李隆基正在兴头上,挥手道:“好,你说。” “关于对吐蕃,末将认为,目前还不是开战的时机。” 李隆基闻言猛的转身道:“哦?为什么这么说?” 许默指着地图上吐蕃的位置道:“皇上,请听末将分析。吐蕃地处高原,况且地域广阔,与安西、陇右、剑南皆有交界,而我军将士一旦上了高原,战力下降,补给困难,难以持久作战,但吐蕃却可以四处出击,我军疲于奔命,百姓也损失惨重,持久作战不利于我大唐,因此,末将建议,先与吐蕃议和,养精蓄锐,然后抓住机会,毕其功于一役,同样将吐蕃百姓迁到其他地方,断其根本,请陛下明察。” 李隆基原本有些阴沉的脸慢慢缓和了下来,他盯着许默良久,慢慢道:“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许默头皮有些发硬,他记忆里知道,王忠嗣就是因为反对攻打石堡城而被贬,自己劝他不要和吐蕃开战,不知道会不会触到了他的逆鳞,他可不相信李隆基对自己的宠信会超过王忠嗣,连忙道:“回皇上,这是末将心中所想。” 李隆基想了想,道:“这件事,朕会好好考虑。” 接着两人都没有说话,李隆基专心看着地图,良久才道:“宗汉,你说,这个天下到底有多大?” 许默不知道如何跟李隆基解释,脑筋一转,道:“回皇上,皇上的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李隆基哈哈大笑,转身指着许默道:“你这个滑头,不过,说的也有道理,天下在朕的心中,哈哈哈。”他抚着地图笑道:“朕是天下之主,朕要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基业。”
许默虽然不同意李隆基好大喜功,但本质上来上,许默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对于开疆拓土,他也是非常热衷的,便躬身道:“末将愿为皇上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将大唐的旗帜插遍天下的每一座城市。” 李隆基显然非常高兴,他扶住许默的双手笑着叹道:“宗汉啊,你知道吗?你给了朕很多的惊喜,你就是朕的霍去病,朕的天下有多大,就看你能打到哪里了。” 许默来到地图面前道:“陛下,在解决完突厥以后,再解决吐蕃,草原上的骑兵可以成为我唐军的助力,我军以步兵为主,草原骑兵在装备了大唐的铠甲和兵器之后,战力大增,也可以解决以前对敌人只能击溃不能全歼的问题,吐蕃人如果训练成重步兵将会有很大的优势,以大唐的武备加上草原骑兵和吐蕃重步兵,我军完全可以在西域大显身手,在将西域州县化的基础上,大举西进,陛下春秋万代,一定能看到大唐的旗帜插上大马士革的一天。” 李隆基仔细看了看地图,指着大马士革的点道:“大马士革?是这里吗?”他看了看距离,道:“这都至少有几千里了,到长安一趟都要几个月了呢。”说完皱着眉头不说话。 许默想起了波斯,道:“皇上,其实我们与大食的战事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也必将会有一场大战,末将以为,大唐可以重点经营西域,将西域州县化,而在与大食之间扶持波斯以为缓冲,大唐可以在波斯驻军,帮助波斯对抗大食,我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在西域及大食甚至大秦等国都非常畅销,但由于安西一直不稳定,这些东西都只能运到西域,再由波斯、大食等地的商人运去大秦,这其中大部分利润都被他们拿走,如果我们扶持波斯,再与大食以战逼和,这些东西就能通过大食运到大秦,这样天下的财富就会汇聚到大唐来,朝廷通过征收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百姓也能因此受益。” 李隆基一直静静地听许默说话,半晌才道:“如果要扶持波斯,必须大幅增加安西的驻军,但安西汉人不多,征兵比较困难啊。” “陛下,安西要实现州县化,必须进行移民,移汉人到安西,同时还有征服后的草原部落,安西地域广阔,地广人稀,有众多的河流,也有大片的草原,而中原人口众多,许多地方耕地不足,再加上土地兼并,有很多农民没有土地,大唐实行的是租庸调制,有地的农民是大唐财政的基础,因此,末将认为,可以将中原无地的农民迁移到安西去,这样,三五年后,西域就可以州县化,兵员和财政收入都有保证了。”许默继续劝道。 李隆基若有所思,过了约一刻钟,他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许默,心中的豪情更加高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