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第二更〗 (第1/2页)
第37章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第二天,rn公司的另一大股东,美国前流行歌手鲍勃凯伦,带着公司的财务,还有秘书,从美国纽约飞抵燕京机场。刘士卿没有过去接机,而是派的郭潇芝过去接的人,不是刘士卿不够热情,而是级别的问题,这也是王泽伟特意提醒的结果,王泽伟说如果刘士卿去接人,表明刘士卿对rn公司志在必得,对方很有可能会漫天要价,不利于谈判,还是稳坐钓鱼台比较好。 克里斯托弗布莱尔和鲍勃凯伦是老朋友,两人联手组建rn公司,为的是联合双方手中的优势资源,在欧美市场上大赚一笔。不过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时至今日,欧美娱乐市场基本上都被几大演艺、传媒公司给瓜分干净了,能从这些大公司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克里斯托弗布莱尔、鲍勃凯伦这样在流行乐坛有着不小影响力的人,也一样。以前,他们没有组建公司,欧美市场的演艺公司,碰到他们,都对他们很客气,捧着他们,现在他们成立了公司,双方就变成了竞争对手,那里还有好脸色给他们,倾轧、各种各样的打击手段,全都不遗余力的使了出来。 这些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做演艺公司,最主要的是要有人,特别是能够挑得起公司商业演出大梁的人,rn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名不见经传,想在欧美挖掘出来新人,实在是太难了。即便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两个,还没有签约,就被大公司捷足先登了。 rn公司成立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至今未见盈利,反倒是赔进去不少钱。鲍勃凯伦早就失去了耐心,所以克里斯托弗布莱尔一跟他说,有人要收购rn公司,鲍勃凯伦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不过鲍勃凯伦虽然想把rn公司卖出去,却不代表他不想借着这次机会捞上一笔。故而双方的谈判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鲍勃凯伦从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寸土不让的架势来,态度非常的强硬,一点也没有要松口的意思。直到最后郭潇芝表示要放弃收购rn公司的时候,鲍勃凯伦才开始软化态度。之后谈判开始朝着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向发展。 最后银河实业美国公司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rn公司,克里斯托弗布莱尔、鲍勃凯伦分别被聘请为美国公司演艺部的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布莱尔为正职,鲍勃凯伦为副职。两个人全权负责捧红常慧敏,常慧敏将来商业演出的盈利,将会让他们两个分享一定比例的抽成,这也是演艺市场的惯例了。财帛动人心,这句话对英国人、美国人同样的适用,没有利益作为动力,他们又怎么可能肯出力给银河实业干活呢。 谈判结束后,刘士卿、毛思娴找到常慧敏,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常慧敏现在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复杂,对刘士卿给她这么大的一次机会,她是感激涕零,一再保证不会辜负老板的信任,做出一番成绩来。为了避免将来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毛思娴代表公司,和常慧敏重申了一边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让常慧敏以童若云、赵欣婷为,不要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 因为银河实业的人去美国,是要在美国投资,所以签证下来的很快,几天之后,以郭潇芝为首的一行人就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郭潇芝的独子郭雷被她留在了京城,交给父母照看。等到她在美国稳定下来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把郭雷接到美国去读书。 郭潇芝走的时候,银河实业的另外一件大事也有了着落,那块位于亚运村的地皮,经过宁澜杰、麻永超等人的上下奔波,地皮的事情终于落实了下来,国务院国资委点头同意把这块土地卖给银河实业,开价十亿华夏币,这个价格实事求是的讲,不贵却也不便宜,毕竟刘士卿要这块地皮不是为了搞住宅开发,而是打算搞高新技术实验园的。不过刘士卿已经没有时间去计较这些事情了,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早一日建立起来,刘士卿就可以早一点开始在里面做实验,就可以早一点把他所掌握的高新技术拿出来。如果为了一点钱,就去和国资委扯皮,先不说最后能够少掏的钱不一定有多少,光中间耽误的时间就不会短,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五年,说不定刘士卿大毕业了,这块地皮的价钱还没有谈拢呢。 十亿的价格,刘士卿爽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