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你家亲戚在我这里大聚会 (第1/2页)
第13章你家亲戚在我这里大聚会 徐筠瑜,字玉谨,别号斗米斋斋主,当代著名者、书画家、诗人,1940年生,江宁省人氏。17岁时,考入津门大历史系习,两年后,转到中央美术院美术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华夏历史博物馆工作,对博物馆珍藏的许多古今中外名家的画作,多有临摹,基本功极为深厚。四十岁时,从华夏历史博物馆调到中央美术院任教,将近五十岁时,又调到津门大历史系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同时也是华夏国艺术理论研究领域最高府——华夏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组织授予其“多元化特别顾问”称号。 徐筠瑜四岁就能咏诗背词,同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画画,并且表现出对绘画极大的兴趣。11岁时,就加入家乡的美术协会,被誉为画坛神童。在中央美术院求期间,多位画坛的泰斗曾经指点过他,好几位大师将自己珍藏的名画拿出来,让徐筠瑜观摩揣度。 大毕业时,徐筠瑜就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画风。其作品被华夏、美国、岛国、欧洲等多家博物馆收藏,影响遍及海内外,是华夏当代最广为人知的国画大师之一。 王泽伟的人脉还真是广博,带着宁永乐,竟然求到了他的名下。把刘士卿打算将游戏和国画结合起来的想法一说,徐筠瑜大师就欣然决定前往武灵市,和刘士卿一谈。 转眼间,徐筠瑜和另外两位大师和刘士卿在茶馆之中谈话的情景,已经是两天前的事情了。徐筠瑜在自己小女儿的陪同下,在武灵市的名胜古迹转了一圈。徐筠瑜大师的小女儿徐雅珍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自从母亲过世后,就扮演着父亲贴身秘书的角色,跟在父亲身边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替哥哥jiejie们尽着孝心。 “爸爸,你老到底是怎么想的?”徐雅珍搀扶着老父亲在武灵宾馆院子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下。 徐筠瑜拈了拈颌下的山羊胡,“珍儿,小刘总这个人很有意思呀,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是很有想法。依我多年的人生阅历,可以看出来小刘总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跟他合作,倒是未尝不可的事情。只是我年纪大了,争强好胜之心,早已经淡了。可是娄知颖和洪宇两个人可不行,他们俩毕竟是我的晚辈,我要是和他们争,没得让世人笑话。所以我没有马上答应小刘总的邀请,想看看他们两个人是怎么想的?不过不管他们最后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反正我是打算参与到小刘总的计划之中的,向国人普及国画知识,提升国人鉴赏国画的水平,这种事情,我义不容辞。” 徐雅珍点了点头,“爸爸,时间差不多了,咱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小刘总还有王先生他们邀请过来,仔细的谈谈。” 徐筠瑜笑道:“就依你,你给王先生打个电话,看看他能不能过来?” 徐雅珍用手机给王泽伟打了个电话,片刻之后,带着一丝不虞,挂了电话,“爸爸,王先生说他现在没有办法过来,他和小刘总都要留在银河实业的总部迎接一批非常重要的客人。” 难怪徐雅珍会感觉不高兴,自己的父亲可是国内画界的泰斗人物之一,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想见到父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现在刘士卿、王泽伟他们竟然因为要迎接一批客人,推掉了父亲的主动邀请,这也太过分了。 徐筠瑜呵呵一笑,“珍儿,既然小刘总他们没有时间过来,那么咱们就过去拜访一下他们吧。我这个老胳膊老腿儿多活动一下,没有坏处。” 父女两个叫上津门大专门为徐筠瑜配的司机,坐上小车,直奔国贸大厦。 不到一刻钟,小车就停在了国贸大厦的门口,当徐筠瑜、徐雅珍父女俩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正好有一辆国产的小客车停在了他们的后面。车门打开,就有七个人从上面走下来。 徐筠瑜回头,无意当中看了一眼,发现这几个人当中,有几个穿着军装。看了一眼,徐筠瑜就把头扭了过来,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刚才无意中撇到的一张脸猛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徐筠瑜连忙再次扭转头,仔细的在那几个穿着军装的人的脸上寻找了起来,很快,他就找到了那张让他无比牵挂的脸庞,“君,你怎么会在这里?” 那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六十五六岁的样子,是很少见的女少将,腰杆儿笔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显得十分的干练。 女少将听到徐筠瑜的召唤,顺着声音看了过来,当她看清楚徐筠瑜的脸时,顿时显得非常激动,“堂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徐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