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飞去来器 (第2/2页)
人生地不熟,强龙不压地头蛇。 刘致远让家人藏身于草丛之间,他一个跳跃,就上了一棵高大的灌木。果然,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包上,十几个浑身黑乎乎的土著正鬼鬼祟祟地向这边摸过来。 刘致远观察了一会,发现来人只是一个方向来,并没有形成包围圈,看来他们也不是有备而来,很可能只是路过。刘致远悄悄地下了树,来到家人的身边。 “什么情况?”张静妤问道。 “十六个当地土著在附近活动,咱们先埋伏起来,等他们靠近了,就俘虏他们。” “还是别理这些土著了,咱们是来玩的,带着俘虏多扫兴。”岑慧君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没说要带俘虏回去,我只是想把他们捉起来,问一些关于土著的情况而已。” “这大过年的,咱们还是不要杀人为好。”张静妤也提醒道。 “放心啊,咱们用暗器,不会要他们的命的。”刘致远本来就没有杀人的意思,只不过这些突然出现的人实在是坏了他的兴致,不把他们捉起来,接下来的行程可能还会有麻烦。 正讨论着,那十几个土著已经靠近了一百米的范围。他们似乎是猎手,因为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几乎不发出一丝声音,而且相互之间用手势进行交流。 既然是要俘虏这些土著,那么强弓就不能用了,而是换上了小型的弓弩。这种弓弩射程只有二三十米,发射的是细细的铁针,这种铁针上涂有河豚毒素,只要一射入人体,毒性就会迅速扩散。毒素的用量很足,别说是人,就是一头大象也能麻倒。
很快,这些土著就进入了刘致远布下的伏击圈。走在前面的人还没来得及发现,就中了毒针,纷纷倒地不起。而后面的人在短暂的吃惊之后,他们手中出现了一个v型的怪东西,向刘致远这边扔了过来。 这些v型的东西让刘致远眼睛一亮,因为它们被扔出来后,高速旋转过程中,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最后又回到了投掷者的手中。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飞去来器?”刘致远的好奇心大起,心说:“如果把这种东西改良之后装备到军中,说不定会成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 刘致远的想法是:把锋利的刀片做成这样的v型,用机械动力把它们投出去。且不说这些刀片能不能回收再利用,它们以弧线的形式横飞,只要投出去的力量充足,那一扫就是一片人,这可比机关枪还要恐怖。 如果真能做出这样的武器,不用多,只要数百架一字排开,横扫千军不在话下,就连机动灵活的骑兵队,也不是这种东西的对手。 其实,刘致远一直在研究陆战武器。上次在倭国本州岛进行剿灭战的时候,由于倭奴占据了地利,定海军的将士伤亡的数量上千,虽然最后还是彻底把把本洲岛变成了赤土,不过这个伤亡的数字还是太大。刘致远心有所感,为了减少将士的伤亡,就开始有了研究陆战武器的念头。 其实,最好的陆战武器无非就是像坦克那样的移动钢铁堡垒。人在这样的移动堡垒里面,就等于被装进了保险箱,刀枪棍棒之类的冷兵器,根本就伤不到他们。可问题的关键是,以现有的科技条件,根本无法做出那重达数吨的大家伙。且不说组装困难,就算是能造出来,人也没法让这些笨重的家伙动起来。 所以,刘致远退而求其次,让人用木板拼成四轮木车,然后在外面镶嵌上铁皮。这些木车上也装上类似自行车相似的脚踏装置,这样,这种轻便的可以用人力动的陆战车就做出来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由于这种战车是人力驱动,车体的重量本身就很重了,不可能再装上火炮之类的大威力的武器。如果仅凭车内的那四个人用火枪来杀伤敌人,这种战车根本对付不了快速移动的骑兵。所以,如果要把它们运用于实战,还要装备上大威力的杀伤性武器。本来,刘致远想在这种战车上装备上一窝蜂之类的多管火箭。 现在,澳洲土著手上的那个奇怪的弧线飞行的武器,刘致远大受启发。因为这种弧线飞行的东西,杀伤面积很大,而且只要把弓弩进行改装,就能做成这些东西的发射器。弓弩本身的重量并不算重,装备几架在战车上,根本就不成问题。 试想一下,一百辆这样的战车一字排开,数百个弓弩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乱飞的刀片发射出去,形成一片刀幕,凡是靠近的人也好,马也好,瞬间被割得遍体鳞伤。如果把弓弩的强度足够大,这些敢于靠近的敌人恐怕都要被绞割成碎块。如此可怕的武器,那真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终极利器啊。 一念及此,刘致远手中的弓弩再次源源不断地射出毒针,很快,这些地著都倒地不起,而那些诡异的飞去来器,将尽入刘致远的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