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世界工厂(下) (第2/2页)
不要小看这一成红利,定海军一年的贸易额达数千万两银子,盈利额过千万两,一成红利就是上百万两。这也是黄家被世人称为“黄百万”的原因,岁入百万,富可敌国。 刘致远这一次来舟山岛,当然是为了核对明细账目而来。一百多名会计人员搬出数十个长达数米的算盘,开始核对那一堆如山般的帐本。嘀嘀嗒嗒的算珠碰撞声响个不停,定海军这几年来的海贸收入实在是太多,最少也要十天的时间才能统计出来。 “呵呵,看来我们定海军也不缺钱啊。”刘致远品着今年新出的西湖龙井,心情大好。 “那是自然,据在下估算,除去军费开支以及杂项开支,军帅大概还有一千七百万两银子的盈余。如果全部换成金子,就是四百万两。”黄光升也是笑容满面。 “现在的金银比价是多少?” “1比4,有的地方是1比5。” “呵呵,黄公子,咱们这么多年来合作愉快,我奉劝你一句:趁早把家里的银子全部换成金子,因为银子很快就会贬值。”刘致远小声地说道。 “谢军帅提醒,在下也看出了一点苗头,现在海外市场扩大了,白银大量流入,银价贬值是迟早的事。” “哦,对了,以后再把商品运到西洋,就尽量让对方用黄金支付,实在不行就用实物,尽量不要收银子。” “军帅,在下还是有一点难处,就是世界各地用于流通的金银的纯度并不相同,这在计价的时候会很麻烦。另外,一些成色不足的金银流入,甚至还有一些挂浆的假银充当真银流通,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些问题现在还很难解决,你们只能在交易的时候多留心,成色不足的金银就折价,假银一概不收。等以后平定四海,再想办法统一货币标准,那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
“军帅,几天前浙江总督派人来找过在下,想跟在下谈一谈贸易代理。在下没有得到军帅的指示,暂时还没有答应。” “贸易代理?”刘致远摇摇头,说道:“我们定海军只从事大宗贸易,不能尽夺海商利益。所以,这个代理权我们不要,让利给各大海商吧。” 浙江一省能出产多少东西啊?还让定海军来代理?这实在是太逗了。现在定海军的贸易收入主要来自于军火贸易,一年收入过二千万两白银。当然,军火贸易是刘致远一手主办的,根本就不是海商可以染指的。 如果不是因为定海军要用经济政策来掌控各地,如果不是因为要帮明朝北上运粮,他还真不想在舟山岛建立这么一个贸易组织。而这个贸易组织并不是以挣钱为根本目的,主要还是用贸易的手段来制衡世界各地,进而配合定海军更好地执行殖民工作。 当然,要是能挣钱那就更好。不过一些蝇头小利就不要再染指了,留一些财路给别人,跟在定海军后面的人都能吃rou,这才更有利于定海军扩大统治基础。如果什么都多吃多占,这就是端掉别人的饭碗,很不得人心的。 再说了,定海军不是向海商们收关税吗?这一层收入也不入了,别贪心不足免得搞臭定海军的名声。 “军帅,您说朝廷在浙江推行的新政,有谱吗?”黄光升话题一转,关切地问道。毕竟浙江省就在舟山岛的对面,那边有什么动静,都会辐射到舟山岛这边。 “应该有谱,明朝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消极内敛,不管是税收政策也好,治国方针也罢,都是为了维护那近于僵化的统治秩序,而不是鼓励百姓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只要肯下大力气去改革,应该能有些成效。”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用刻意去应对,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你现在要加派人手到山东沿海去招收难民,另一方面要尽快把一些货物清仓卖掉套利。用不了多少年,明朝就会变成世界工厂,出产的货物激增会引起物价下降,你要看准时机,该清仓就清仓。一旦出现货物积压,卖不出去的情况,你就要适时收购货物,囤积起来等待特价上涨。”刘致远微微一笑,说道:“这些贵卖贱买的交易方法,你比我更清楚,就不用我多说了。” “在下明白了,军帅的意思是让在下在此居中调控物价。” “是的,我们现在与一般商人不同,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还要调节物价,保证明朝百姓的生产力。如果物贱伤民,势必打击百姓生产的积极性。百姓不从事生产了,也就没有东西出口,咱们定海军也就没有了关税收入。所以说,保障明朝百姓持续不断地进行再生产,才能保障我们定海军最稳定而且长久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