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2/2页)
,叩头不语。 慈禧回顾诸大臣道:“皇上无知,尔等为何不做力谏?以为哀家不管他,就任由他亡国败家吗?哀家虽然人在承德,但心却时时才朝堂之中!尔等也曾说,皇上意图励精图治,劝哀家省省心,让他去办,哀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外人不知其详,反以为哀家把持,处处给他掣肘,不许他放手去办,所以这段时间,哀家有意不管,任他去闹。可你们都看到了,修一条京师到大沽的铁路,耗费三百万两白银,建一所新式大学堂,靡费一百万两,被洋人在报纸上笑话。山东的孔家多次到哀家面前哭诉,说皇上已经不再奉孔圣人为先贤,改奉洋人为师!现在哀家终是知道他不行了,搞得天下子民怨声载道。他是哀家拥立,若是让他胡作非为,误国亡国,罪责全部在我,哀家岂能不问?尔等大臣,不据理力争,这就是尔等之罪!” 世铎是军机首辅,听到慈禧的话语急忙跪伏于地,仰头回奏道:“臣等屡次苦谏,都遭到皇上谴斥,实在无奈!” 慈禧瞥视他一眼,没有搭,又怒问光绪道:“祖宗法度岂是随意变更?哀家问你,是祖宗重还是刘丹国重?而今刘摩在琼州闹事,可是你的旨意?” 光绪的鹅蛋脸上汗水和着泪水,战战兢兢地道:“只怪孩儿自己糊涂。儿欲保存国脉,中兴祖业,不得已试行新政,以图富强,并不敢听信刘丹国等人乱言。刘摩一事,绝非孩儿授意。”
“砰!”慈禧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刘丹国与刘摩皆是长沙府人,并自号南北二刘,禀性叛逆,你果真不知?还敢替他回护?” 光绪听罢,低头战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慈禧挥动案边竹板,继续厉声问道:“你到底知不知道?” 光绪顿时面容变色,不敢辩护,只得叩头答道:“知道。” “你既知道,为何不将刘丹国等人正法,反倒将他放走?” “孩儿并未将他放走。” 慈禧怒声道:“好!就算你未放他走,那么,今日该如何处置?” 光绪踌躇一阵,仰头答道:“拿杀!” 慈禧怒目点点头,要光绪马上下旨,着荣禄立即派出缇骑,捉拿刘丹国等人归案正法,将光绪幽禁在瀛台之中。 王文韶再次叩首拜道:“太后,皇上年幼,受jianian人蛊惑,臣思量,不若为陛下早日成婚。” 慈禧转念一想,光绪此时年满十八(虚岁),确实到了该成婚的年龄,摆摆手道:“此事暂且先放一放,南方的逆贼还未除去,军机那边最近几日有何战报?” 世铎急忙出列,从袖中取出一份摘抄,奏道:“五天之前接贵州电报,云南府、桂林府失陷,巡抚守将大小官员或逃或降,据推测,逆贼刘摩兵锋已指贵州。”世铎偷眼看向慈禧,见慈禧神闲气定,并无发怒迹象,心底暗生纳闷,接着道,“三天前,台湾来电,刘摩麾下逆贼张桂率五万余人攻占福州府,福建巡抚张兆栋以身殉国,提督乌拉布被逆贼俘虏。” 慈禧冷笑一声:“张兆栋倒是个忠心爱国的人,乌拉布,哼,多半是胆小怕死,投降于贼!传旨,张兆栋追授太子太保,谥号你们合计着给一个。” “臣等遵旨!” 孙毓汶急道:“太后,逆贼来势汹汹,目下长江一带无可用之兵,臣等叩请,着各省督练新兵,以为御敌所用。” 慈禧点点头道:“莱山此言甚合吾意,尔等莫慌,咱大清没有过不去的坎!哀家听说刘摩在东南效仿洋人,废除八股,推行新政,分发良田于百姓,此子实则自作孽不可活,忘了天下无士不可事这句古话,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原本哀家打算让李鸿章调兵前往剿灭,李鸿章密报倭人进来蠢蠢欲动,若朝鲜有事,则京师不保,眼下他正与俄国人的远东总督接触,看看能不能借点洋兵来,俄国人正在天津开条件,咱们就等李鸿章的好消息吧!” “太后圣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