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第1/2页)
数不清的帐篷扎在荒野之上,期间有许多军士涌动着,更不时传来阵阵的马嘶。营地正中央的位置上,一杆大旗被风吹动着,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曹字,表明了这里是属于曹cao的大营。 营外许多军士巡视,更有拒马等物,可说是守备严密,万无一失。营内一些闲来无事的军士身上也都披着铠甲, “快点走!”一队军士压着十几个手被捆住的人,朝着营地内部走去,这些人看上去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头上扎着的黄巾证明了他们的身份,黄巾,这个于东汉末年几乎无处不在的一个群体。 “恭喜主公,这次擒获的黄巾足够千余人…”一阵甲胄的于禁走到曹cao面前,面带喜色的道。 刚刚结束不久的一次围剿,不仅击溃了境内仅存的几支黄巾,更重要的还是俘获了不少青壮。曹cao到不至于像严绍一样直接将黄巾充入军中,一是黄巾的战斗力有问题,再一个就是忠诚的问题。 跟严绍不同,曹cao并不是很相信黄巾的忠诚,俘获的黄巾也多做他用。比如说修筑道路或是水渠,再比如说用于屯田… 本来这一时期的曹cao还没有施行屯佃制,但是有了严绍开了这么个例子后,天下间的诸侯到是有不少也跟着施行。当然,多是一些战乱的地区,比如说幽州或是冀州,再比如说兖州等地。 也只有这等混乱的地方,流离失所的人才会多,也会出现屯田所需的足够人力。不过跟严绍不同的是,曹cao施行的屯田制并不像严绍那么厚道。严绍的屯田是将大部分的利益都让给了屯田的百姓,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免得他们会按照历史进程里的一样,在得不到足够利益的情况下变得懒散下来,甚至是从自己屯田的地方逃离出去… 而曹cao的屯田却是将所得的大部分利益都归入自己手中,只留下小部分的口粮来让百姓能勉强生活下去。 这么做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肯定是没有严绍的方式好,可是若是从短期的角度讲呢? 严绍能这么做,一方面是自身的因素让他无法肆意压榨百姓,另一方面却是在北海时期,从临近的各郡手里赚了不少的粮草。可以让他坚持过屯田初期的艰苦,等到他从各郡弄来的粮草用的差不多时,屯田方面也开始有所收获了,使得他不必为了粮草的问题而苦恼。 反观曹cao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从主政兖州开始,便一直为粮草的问题所困,不说他本就没有让利于民的想法,就是有,也没有这个资本去做。 不像严绍,更有任性的资本,也更难找到用来屯田的人手。 好在兖州境内的黄巾数目多的数都数不清,随便抓来一些就可以,这也成了曹cao打击境内黄巾的主要目的之一。 ——————————分割线—————————— 青徐黄巾的主力为严绍所灭,周边剩下的也就是些小股的黄巾。数目不少,却没什么组织,曹cao帐下又是精兵强将许多,对付这些乌合之众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每次出征在外,跟狩猎也没什么区别,而那些被抓回来的黄巾就等于是他们的猎物了。 望着又一批黄巾被押送进营内,曹cao点了点头,心中很有那么一点志得意满的意思。 这时有一队军士从旁边经过,认出了曹cao的身份,连忙行礼,曹cao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如此,而后对着旁边的诸多文武开口道。“我等还是先回营帐里去吧…” “是。”对这个,众人到是没什么意见。 这时曹cao的势力还没成长起来,麾下兵马也就区区几千人,算上守城的兵马也不会超过一万人。营地看似很大,实际上走到营帐也就用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沿途的兵将见了纷纷行礼,也拖慢了许多速度。 走进营帐,曹cao将身上的甲胄脱下,早有亲兵从旁边接过,其他的诸将也纷纷坐下看向曹cao。 不得不说,曹cao却有雄武之姿,若不是身材相对矮小了些,但看面相便称得上是一代霸主。不过就算如此,在他帐下的文武看来眼前这个男人也绝对是值得他们追随的对象。 “文若,最近可有什么消息?”坐在一个马扎上,曹cao看向了荀彧。 说是马扎,实际上也有了那么点椅子的形态,不然… 想想那么多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一个个的都坐在小板凳上,那形象实在是有够美滋滋的。 别的也就算了,恐怕真的很难想象如诸葛亮、郭嘉或是荀彧,在或是周瑜、陆逊这样的智谋之士又或是风流倜傥的人物如此吧? 或许在后世荀彧的名声不像诸葛亮又或者是郭嘉那么响亮,然而对曹cao来讲荀彧才是他最倚重的一个谋士,尤其是在前期更是对曹cao的战略外交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听到曹cao的话,荀彧也不迟疑,拱手便道。“不久之前刚刚从长安方面传来消息,李傕跟郭汜等辈倾起西凉兵马,打着要替董卓报仇的旗号向长安进军,算算时间如今应该已经到了长安城下了…” 说到这里,荀彧隐含忧虑的道。“董卓虽死,西凉军的总体实力受损却并不是很大,而长安方面兵力不足,吕布固然骁勇却是无谋之辈,城中的兵马也多是董卓的旧部,人心浮动,并不忠于朝廷,更不忠于天子,等到西凉军旧部杀到城下,长安城只怕未必能守得住…” 荀彧对汉室的忠诚不用多问,但是作为当今世上最强的谋士之一,他却不可能因为这个而影响了自己的感情。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长安城都是危在旦夕,唯一的胜算不过就是吕布的骁勇是否能击退李傕跟郭汜所率的西凉军旧部。若是能胜,自然是转危为安,可要是不胜,那就一切休矣… 这还是荀彧不知道李儒被人救出去的消息,若是知道了只怕还要被惊住一下——————到不奇怪,就算荀彧在厉害难道还能算的出来李儒是谁救的? 虽说许多顶级谋士都是安坐家中,就能了解天下事的那种,但这只是某种程度的夸张而已,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就什么都知道了。何况是那种小道消息一样的八卦,如荀彧这样的谋士所了解的都是能影响天下格局的事情,至于蔡邕跟严绍的关系,相信荀彧再闲也不可能会有心情去了解的。 如此一来,无论怎么看最有可能会去救李儒的都只会是西凉军的旧部,别看在李儒的辅佐下董卓死的特别的惨。实际上并不能牵扯到李儒半分,锅基本上都是董卓的,要是董卓能多听李儒几句,也不可能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对李儒的智谋,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轻视。 董卓固然暴虐,可是当初董卓能霸占京师,挟持天子靠的却是麾下的西凉精锐。作为这时的边军,西凉军远比关东的那些诸侯兵马要来的更加强悍上许多,酸枣会盟时能屡战屡胜的兵马,也就只有孙坚一家而已,剩下的如曹cao这样的基本都遭遇过失败,还有严绍这种背地里隐藏实力,怎么也不愿意替汉室效忠的那种… 可以想象,若是勇猛的西凉军在加上李儒的智谋,这支兵马会多么的恐怖,要是只有西凉军,凭着吕布的勇武还多少有那么一点胜算,可要是再加上李儒的话,那吕布就真的是连半点胜算也没有——————那绝对不是1 1等于2那么简单而已… 不过有没有李儒其实都无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