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九鼎之重 (第1/2页)
齐国都城,临缁,齐国王宫。 君王后齐王建和丞相后胜在座,正在商议秦异人迁九鼎之事。 母后,秦异人迁九鼎,这是春秋战国数百载未有之事,此事已经轰传天下了,想必秦国一定会大肆庆贺,大齐该当如何处置齐王建抚着额头,很是艳慕的道:九鼎怎就不归大齐呢 九鼎之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谁不想得到 一想到秦异人竟然把九鼎迁到秦国去了,齐王建心里如同十五只猫儿挠似的,七上八下,痒得难受。 哎君王叹口气,道:大齐在威王时是何等的强盛,列国退避,然而,自从乐毅伐齐后,大齐就衰败了,难复当年盛况。惜乎哉,范睢不用于齐若范睢用于齐,大齐不会如今日之般衰弱。 君王后感慨无已,猛然想起了当年齐襄王发现范睢,想要招揽范睢而不得的旧事,更加伤感了。 范睢之才不需要说的,天下皆知是大才,齐襄王率先发现他的才干,想要招揽他,却是没有成功。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故,范睢去了秦国,成了秦国丞相,一条远交近攻之策震惊千古,更别说还有散布流言解廉颇兵权一事。 要是这样的大才用于齐国,齐国一定会很强盛。 姐,范睢固然是大才,可是他不会用于大齐,徒增感慨罢了。后胜听了君王后的话了,有点不爽,要是范睢用于齐。他还能当上丞相吗立时转移话题。道:眼下还是说说如何处置秦异人迁九鼎一事吧。 嗯。君王后也知道再感慨也没用。收拾心神,道:秦王年事已高,来日无多,想要成就帝业,此其时也。此次得九鼎,秦王很可能称帝,这事就更大了。我之意,大齐要遣一重臣前往秦国道贺。重申两国兄弟之谊。 君王后不愧是明智之人,把秦昭王的心思说得很准。 这次得九鼎不过是手段,秦昭王真正的目的就是称帝,成就帝业。 这事非丞相不可。齐王建打量着后胜道。 齐王建对这个舅舅万分依恋,很不愿与他分开,然而,除了后胜,还真找不出合适的出使之人。 我也是这意思。君王后微一颔首,道:秦得九鼎,其势更盛。其焰更炽,丞相此去千万莫要惹恼了秦国。 诺。去秦国一事。后胜倒不抵触,他能当上这丞相,秦异人帮了他不少,他还真想当面感谢秦异人。 xxxxxxx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急得团团转,不住踱来踱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额头上已经见汗了。 春申君和李园侍立在侧,大气也不敢出。 李园因为采纳顿弱之策,成功的把自己的meimei李嫣送给春申君,没过几多时间,李嫣就怀孕了,然后,再把李嫣送给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不知李嫣怀了春申君的种,还以为是自己的骨rou,大是欢喜,对李嫣百般宠爱,顺带的,李园就成了国舅,拥有了不低的身份,虽然还没有达到春申君那种程度,也是举足轻重了。每当有大事,楚考烈王都要他参加。 秦异人他竟敢迁九鼎,他竟敢迁九鼎楚考烈王猛的停下来,大声吼道,如同雷鸣似的。 秦异人迁九鼎这事,太过重要了,只要稍有头脑之人都能看得明白。 秦国已经是最强战国,令天下忌惮,再得九鼎,秦国就能聚民望,收人心,就能名正言顺的出兵扫灭列国,楚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要楚考烈王不急都不成。 九鼎,九鼎,害我大楚楚考烈王抹着额头上的冷汗,沉声喝道。 秦得到传国圣器九鼎,对楚国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要楚考烈王不急都不成。 你们说,大楚该如何处置猛然间,楚考烈王冲春申君和李园喝道。 这春申君这个令尹无计可施。 君上,臣以为,眼下当以遗使入秦道贺为第一要务李园忙道。 闭嘴道贺亏你说得出口。楚考烈王大喝一声,如同雷霆万钧,指着李园数落起来:秦得九鼎,对大楚不利,大楚能道贺吗哪有这样的理 秦国得到九鼎,就能名正言顺了,要打楚国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对楚国的威胁太大了。竟然要遣使前去秦国道贺,这对于楚考烈王来说,万难接受,他那感觉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 君上,若不遣使道贺的话,这就是招惹秦国,秦国立时就会加兵于楚。李园忙提醒。 呃。楚考烈王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李园说得没错,秦得九鼎是何等重大之事,其他的诸侯必然是要前去道贺。若楚国不派人道贺,那就是交恶于秦,秦国以此为籍口发兵攻楚,楚国的祸事立时就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