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零章 秋 (中) (第1/2页)
- 两人拿着崔白所画的地图,在荒园中走了一圈,然后在一块空地的大石上坐下喝水说话。 “这次官家招你回来,确定是所为何事?”陈恪喝一口酒道。 “已经面圣了,命我监军广西,抗击交趾。” “原来如此,”陈恪笑道:“这是件大好事。” “好在哪里?” “让你而没让别人去。” “怎么讲?” “因为东川军是我一手建起来的。”陈恪淡淡笑道。 “你是说?”赵宗绩目光一凛道。 “也许官家只是为了保证不要出岔子……”陈恪摇摇头道:“但总之是件好事。” “是啊,”赵宗绩点点头,面带忧虑道:“河工方面,我争执不过宗实那厮,与其在那里整天吵架,还不如南下。只是没了我压着进度,他们为了显出本事,会更早的合龙。” “木已成舟,我们谁也改变不了。”陈恪叹口气道:“尽量减轻灾害吧。” “这倒不必太担心,河北路的百姓被大水淹怕了,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会往北躲。” “王元泽怎么看?”陈恪问道。 “他么……”赵宗绩迟疑一下,方道:“让我静观其变。” “虽然这样说没人性了些,”陈恪缓缓点头道:“但确实如此。” “他还有个方略给我,准备下次面圣时呈给官家。” “什么方略?” “关于用兵交趾的。让孙沔帅一部在广源州进攻交趾,我再以水师自海岸登陆,突袭其国都,神兵天降,何愁交趾不平?!”赵宗绩有些激动道道。 “什么?”陈恪吃惊道:“海陆夹击?” “是。”赵宗绩点点头道:“虽然有些冒险,但要是成了,便是奇功一件!” 陈恪陷入沉默。良久方抬头道:“不妥。” “有何不妥?” “有三不妥,一者,交趾国内带甲十万。又位于瘴疠蛮夷中。你若率军深入其中,恐怕未及交战,已减员十之二三。”陈恪沉声道:“因此非唐宗汉武。国力极盛之时,中原对交趾都鞭长莫及。如今大宋官兵的精气神,萎靡不振、岂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志?你若贸然出兵攻打其本土,只怕凶多吉少。” “嗯……”赵宗绩面色严峻起来,王雱虽然计谋多端,但他更愿意相信陈恪。何况陈恪还在广西待过两年,对那里的情况自然了解。 “二者,就算你击败交趾、甚至将其并入版图,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陈恪苦笑道:“不信你看大理归附后,朝廷的反应。”虽然当时君臣很是激动。但热潮很快便过去,因为大理太远了,也威胁不到中原。对中央政权而言,除了夸耀武功毫无用处,反而会是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当年赵匡胤才会在拿下蜀中后不再南下。 要不是有滇铜源源不断的产出,只怕大宋君臣都不会同意在大理继续驻军。 “交趾虽然也有铜矿,但朝廷已经有了大理……”陈恪为赵宗绩解释道:“所以哪怕吃下交趾,也不会给你加分太多。而且恐怕还会给官家和相公们,留下你穷兵黩武的印象。”顿一下道:“谁还敢把江山托付给你?” 赵宗绩脸色变得很难看。 “还有第567章左、右江地区四十五个部族首领,到邕州共商大事。”陈恪沉声道:“比如请朝廷设置将校,重新铸造印章给这些人,免除各峒赋税,但代价是各峒都得派出丁壮,组成广源州军,抵御交趾的入侵。只要能让这些部落团结起来,交趾人就占不到便宜,只能乖乖退回去。” “如果能把他们联合到一起,自然万事大吉。”赵宗绩想一想,踌躇道:“但要是那么简单的话,恐怕早就有人这么做了。” “是的,他们不具备这个条件,但你具备。”陈恪用下巴指一指远处站里的光头侍卫道:“东川军中,每个部落的子弟都有,他们已经成为袍泽多少年了,自然亲密无间……如果你让一部分人保留军籍待遇,回到自己的部落,说服自家的长辈,然后由他们来组建本族的护卫队,应该不难拧成一股绳吧?” “原来你组建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