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名士徐干 (第2/2页)
流,徐干听罢之后很是感概,他离席而出,一揖到底,嘴里道:“使君除黄巾,逐曹‘cao’,击刘备,对外扬我北海军威,轻徭役,重屯田,兴水利,对内重视民生,可谓治世之能臣,请受在下一拜”。 李贤急忙搀起徐干,嘴里道:“伟长先生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我在剧县的时候,北海军便秋毫无犯,那时我便心中疑‘惑’,世间还有如此军马,着实令人敬佩,后来,大军北征乐安国的时候,我以访友之名,特意到乐安国走访了一圈,所过之处,百姓皆是赞誉有加,使君深得民心,真是可喜可贺呀” 李贤自谦了几句,嘴里道:“早就听说伟长先生‘胸’有丘壑,不知道可否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愿耳不敢请也” 李贤大喜,“有伟长先生相助,如虎添翼矣!”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徐干便到郡府报到。 李贤给徐干寻了个长史的差事,年少时,徐干便在北海国内颇有才名,由他担任长史,虽然惹人‘艳’羡,不过,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没过几天,徐干的名人效应就显现出来。 听说剧县徐干徐伟长投奔李贤,成为郡府长史之后,各地观望的士子纷纷走出家‘门’,前往招贤馆应试。 短短几天的功夫,招贤馆录用的文士便超过了一年来的总和。 李贤大喜过望,占据乐安国之后,北方空缺出不少官职,之前无人可派,眼下终于有了人手。 虽说不知道士子的忠诚度有多高,可在这紧缺人手的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李贤有兵权在手,谅他们也反不了天。 北海军回返五日之后,李贤当即决定兵发齐国!
这一次,充当先锋的却是徐和、徐盛的人马,而他们原本驻守的朱虚、剧县两座城池都‘交’给了太史慈。 对于换防事宜,太史慈毫无异议,北海军厮杀了这么久,而徐和、徐盛两营人马却一直未能参战,如今攻打齐国,自然要把机会让给他们。 胡庸心急火燎的,也想随军出征,却被李贤几句话骂了回来。 齐国原本就兵力无多,神策军、玄甲军两营出击,已经颇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如果背矛士再去抢果子,难免会让人心生不爽。 万余兵马出击,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齐国国相闻听之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人前往下阿,恳求曹‘cao’发兵来援。 然而,在曹军抵达之前,玄甲军、神策军便势如破竹,兵围临淄城。 齐国国相距城而守,不愿投降,徐和、徐盛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强行攻打,谁知道,当夜竟然有大户开‘门’接应。 里应外合之下,子时之前,临淄城便易手了。 此时,齐国的使者刚刚抵达下阿城。 曹‘cao’看罢书信之后,嘴里道:“李贤小儿倒是好大的胃口,刚刚吞了乐安国,这边又想收了齐国,他就不怕撑死吗?” 戏志才说道:“听说北海军征召两万多名新卒,这一次太史慈大胜而归,想必李贤‘胸’有成竹”。 “这齐国救还是不救?” “救,无论齐国沦陷与否,我们都不能置若罔闻” “何人去救?” “刘玄德不是到了泰山郡了吗?让他去齐国走一遭便是” 曹‘cao’眼前一亮,这招借刀杀人计着实妙的很! “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个时辰之后,刘备接到了曹‘cao’的军令,看罢之后,他脸‘色’‘阴’沉,不发一言。 张飞不解:“曹阿瞒说了什么?” “曹‘cao’让我领军东进,救援齐国” “李贤攻打齐国了?” “不错” “有多少兵马?” “据说人马过万” 张飞啐了一口,“他姥姥的,这曹阿瞒太不是东西了,我们只有五千人马,他让我们去打一万人?还真看得起我们”。 刘备叹了口气。 “大兄莫恼,大不了咱们去徐州便是了,以后不必再看这曹阿瞒的脸‘色’了” “唉,这些时日,如果不是曹‘cao’接济,我麾下兵马又怎么会这么快恢复实力?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一次,不去的话,只怕会为千夫所指呀” 张飞翻了个白眼,“曹阿瞒肯定早就算计好了,真是十足的小人”。 简雍倒是看得开:“无妨,成与不成,咱们去一遭就是了,如果北海军势大,咱们又何必与他们硬碰硬?” 刘备眼睛一亮,是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这曹‘cao’还不算刘备的主将,到了齐国,如果有好处的话,那便谋划一番,倘若没有好处,大不了领兵南下,进入徐州,到时候曹‘cao’也无话可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