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290章 谁可为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 谁可为将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至于何人为将,何时出发这等事情就不是陈登需要考虑的。

    陈登告辞之后,李贤将徐庶唤到身边,嘴里道:“适才袁术、陶谦都派来了使者,先生以为我该如何抉择?”

    “袁术狡诈,不足与谋,无论他提出什么条件,事后都难以兑现,陶谦就不同了,使君若想染指徐州,此番须得出兵相援”

    徐庶就是徐庶,三言两语就说出了李贤心中所想。

    李贤听罢之后微微颌首,嘴里道:“我打算‘抽’调三千兵马南下徐州,可思来想去,军中缺乏统兵大将,我想让李典、于禁试一试,先生以为如何?”

    徐庶没想到李贤竟然有这种肚量,两个降将还没有表‘露’出归顺之意,李贤就打算重用,这样决定显然有些过于冒险了。

    “李典、于禁确有将才,不过,他们是否值得一信,我却也是心中没谱”

    “无妨,这一次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使君何不将他二人唤来,仔细问个明白?”

    “也好,就这么办!”

    说到这里,李贤吩咐一声,道:“速去把于禁、李典二人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喏!”

    没过多久,于禁、李典联袂而来。

    被俘之后,于禁、李典无官一身轻,他们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者李贤的每一项举措。

    无论是内政还是军事,李贤的所作所为都使人颇为敬佩。

    轻徭薄赋,屯田开荒,招贤纳士,每一项举措都立意深远。

    闲暇的时候,二人也曾有过短暂的遗憾,为什么李贤对他二人不屑一顾?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复杂,李贤对于、李二人越是不理不睬,越是让二人生出不忿之意reads;。

    此番,陡然听闻李贤召见,无论于禁还是李典都觉得很是意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面之后,李贤开‘门’见山,嘴里道:“袁公路意图攻伐徐州,我打算让你们领军南下,增援徐州,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于禁、李典相顾骇然,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李贤竟然敢‘交’给他们三千兵马。

    努力将躁动的心平息下去,于禁问道:“使君就不怕我等反戈一击?”

    李贤大笑:“我相信二位的为人,如果你们不愿意为我做事,那就不会接受这兵权,换言之,倘若你们肯为我南下徐州,以后,你们就是我北海****将”。

    虽说听上去有些拗口,可于禁跟李典还是明白了李贤的意思,他是想借此来考验二人。

    要不要接受呢?

    闲暇的时候,于禁跟李典觉得自己被冷落的很没道理,他们聚在一起喝闷酒,觉得李贤有眼无珠,不肯好言相劝,重用他们。

    现在,三千兵马的兵权就在眼前,只要颌首应诺,兵权即可到手。

    等了很久的东西终于等到了,于禁跟李典都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好在李贤颇有耐心,他没有出言催促,而是好整以暇地闭目养神。

    不长的时间里,于禁、李典觉得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他们想了很多。

    毫无疑问,李贤是一个待人宽厚的上司,他麾下的周仓、徐和都是之前收编的降将,现如今,二人依旧领兵作战,所向披靡,好生潇洒。

    在北海国待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于禁、李典都适用了这里的生活。

    没有过多的尔虞我诈,只要努力劳作,一定会有可观的收获。

    有时候,于、李二人也会想,如果他们离开北海国,返回兖州,又会面临些什么?

    听闻曹使君在濮阳城外大败,折损了近万人马,倘若于、李在这种情况下回返,想必曹‘cao’会不计前嫌,重新重用二人reads;。

    然而,不知为何,于禁、李典却打心眼里拒绝返回濮阳这个想法。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于、李二人都已经有了为李贤做事的想法,只不过他们一直不敢承认罢了。

    今日,李贤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人触动不已。

    于禁叹了口气,他单膝跪地,道:“于禁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这是效忠了,意味着于禁正式向李贤归顺投降。

    李贤大喜,他搀起于禁,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李典也没让李贤等多久,有了于禁的榜样,他也很快作出了选择,“败军之将李典拜见主公”。

    “哈哈,我得二位相助,区区袁公路何足道哉!”

    徐庶这时候也出言关,道:“使君一日收得两员良将,可喜可贺”。

    于禁、李典急忙向徐庶行礼:“见过先生”。

    “二位不必客气,以后同为郡府麾下,我等还要好生亲近一番才对”

    “先生所言极是,日后若有叨扰之处,还请先生莫怪”

    “哈哈,我欢迎还来不及呐”

    “如此,等到南征回返,说不得要去先生府邸走一遭了”

    李典俯首应合:“我也正有此意”。

    徐庶笑道:“那我便在府中等候二位将军的佳音了”。

    “必定竭力而为,不让主公失望!”

    李贤见三人相谈甚欢,当下很是欣慰。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