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徐州民心 (第2/2页)
之地都没有?” 说到这里,曹‘cao’又对曹丕说道:“起来吧,丢城失地不是你的责任,是我识人不明,好了,大军长途跋涉,需要好生休整一番,我们入城详谈”。 “喏!” 入城之后,曹军分营驻扎下来。 徐州一行,曹军可谓收获良多,尤其是劫掠小沛、小沛的军卒更是意犹未尽,他们摩拳擦掌,准备横扫徐州,可谁能够想到,原本兴致高昂的当口,忽然闻听兖州有变的消息,这是何等的扫兴? 曹‘cao’入府之后没有休息,而是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当听闻刘备刘玄德也从乐安国进入泰山郡之后,曹‘cao’勃然大怒,誓要斩杀刘备以除心头之恨。 趁火打劫之辈历来为人所不齿,刘备这等行径与小人无疑。 至于陈宫、张邈,曹‘cao’反而没有多少恨意。 事已至此,思虑如何扳回一城,反败为胜这才是正经事,一律的追究责任,非智者之道。 曹‘cao’深暗此道,他知道,这时候褒奖的效果远远好过于追究责任。 军心低落的时候,鼓舞士气才是要紧事。 眼下,吕布盘踞濮阳城,仓促出兵反而容易为其所趁,倒不如好生整备军士,以待大战。 吕布、陈宫得知了曹‘cao’率军抵达的消息,却也没有挥兵来犯。 一时之间,兖州风平‘浪’静。 徐州郡内,陶谦回返下邳城。 原本繁华的郡城此时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死相极惨的无辜百姓。 观者触目惊心,而陶谦潸然泪下,自此一病不起。 陈登的家族在曹军抵达之前顺利脱逃,倒是逃过一劫。
战后,陈氏与糜氏等大族齐心合力,共同救济流民、修缮城池。 借此,陈、糜等大族倒是赢取了不少民心。 曹‘cao’虽然退走了,可徐州百姓对他的恨意却未曾消退。 至于徐州牧陶谦,此役过后,百姓对其再无敬畏拜服之心,文不能使民安居乐业,武不能保境安民,这样的州牧留之何用? 徐州郡外,曹仁终于还是摆脱了李贤的追赶,他下令麾下兵马全速行军,务必早日抵达兖州。 在徐州百姓看来,是李贤的兵马驱赶了曹‘cao’,‘逼’退了曹‘cao’的七万大军,所以当李贤试图北返的时候,百姓们纷纷挽留。 无奈之下,李贤只得转道琅琊,并且许诺若是曹‘cao’再度来袭,他还会前来救援,如此这般,百姓们才依依不舍地放任东莱军离去。 行军途中,徐庶向李贤笑道:“恭喜使君,一战尽收徐州民心,他日若是使君再临,百姓必定倒履相迎”。 李贤倒没有这么自负,眼下他仅仅是北海都尉,若是占据徐州,只会为人不齿。 “先生说笑了,陶谦在徐州的实力根深蒂固,可不是我一个外来户能够撼动的” 徐庶笑而不语reads;。 李贤又道:“先生认为陈宫为什么会反叛曹‘cao’?” 众所周知,曹‘cao’入主兖州离不开陈宫的大力相助,而曹‘cao’对陈宫也颇为信赖,大军出征徐州的时候,将东郡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陈宫。 谁曾想,转眼间,陈宫就与张邈、张超等人背曹迎吕。 如果说,陈宫只是为了边让的个人恩怨就作出这等抉择,显然有些于理不通。 徐庶略一沉‘吟’,嘴里道:“陈宫陈公台‘性’格刚直,有烈‘性’,依我之见他是不会因‘私’废公的,其中必有隐情”。 李贤深以为然,“若有机会我得好好会一会这陈宫,若不是他,我与曹‘cao’之间还得有一番恶战”。 想来也是,如果曹军后路无忧,曹‘cao’绝不会退的这么仓促,而作为杀害夏侯渊的凶手,李贤难逃一劫。 要知道,曹‘cao’可是有七万大军呀,就算东莱军与北海军再厉害,在面对七万大军的时候也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 曹‘cao’讨伐徐州,吕布、刘备才是最大的赢家,而李贤虽然赢取了民心,可明面上,他的损失远远大过于收获。 当大军途径缯县的时候,陶谦长子陶商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追了上来。 李贤毕竟是救援徐州的大恩人,虽然曹‘cao’还是屠了小沛、下邳两城,可如果不是东莱军的缘故,说不定徐州郡的损失更大,于情于理,陶氏父子都应该略表心意。 曹军退却之后,李贤的兵马也退走了,没有邀功请赏,更没有大肆劫掠,事了拂身去,这是何等的‘胸’襟?倘若陶谦置若罔闻,必定会为千夫所指。 陶谦自然不会作出这等蠢事,因而,即便他身在病榻上,还是不忘差遣陶商,让他速速追上东莱军,奉上钱粮米粟,表达谢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