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惊雷_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军长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军长来了 (第1/2页)

    鬼子被压在无遮无挡的道路上被动挨打,就象被捆住蹄爪或者关进狭小笼子里的猛兽,坚牙利齿和浑蛮力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伏低子,瞄准了开枪,瞄准了再打。”军官们不断高声提醒着,以便使头脑发、血奔涌的新兵能够少浪费几颗子弹,少牺牲几个生命。

    远处密集的枪声微弱下来,一会儿又在更近的地方猛烈响了起来,另外一支部队在消灭了鬼子的搜索部队后,沿着大路攻杀过来,与大路两侧的部队一起,象卷起一张草席一样,步步前进,将“草席”之中的“蝗虫”压得粉碎。另一边的枪声也在激烈的响着,鬼子的退路已经被截断……

    硝烟已在风中飘散,但呛人的烧焦皮的恶臭和血腥味还停留在空气里,公路上弹坑遍布,死状各异的尸体,狰狞恐怖的死前挣扎,让人记忆深刻。鲜血、碎、残肢、断臂到处都是,这真是一幅震撼无比的修罗场。

    与新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连、排长都若无其事地走在战场上,指挥着士兵收取缴获,打扫战场。

    一个满血迹、肚肠满地却还没有死去的本兵,仰躺着,低声发出**,这个家伙渐渐陷下去的眼窝里竟汪着泪水,挂着血沫的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没那个狠劲当个兵,回家抱孩子去吧!”一个班长训斥着站在鬼子旁边犹犹豫豫的士兵,伸手捡起地上的一枝带着刺刀的长枪,上前要做个示范。

    这个士兵被骂得面红耳赤,一咬牙,抢先向鬼子刺去。噗,刺刀狠狠刺进了鬼子的膛,鬼子两只眼睛瞪得很大,望着眼前的士兵,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

    对敌人没有怜悯,特别是对本鬼子,这些被灌输了武士道的人形野兽,不配活在世上。杨天风和与鬼子恶战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对于新兵,他们显然还需要铁与血的锻炼,或者在领略到鬼子的残忍之后才能杀人如麻。而这,才是杨天风最需要的铁血战士。

    正如杨天风给军官们所讲,本战争潜力不足,却偏偏“贪心不足蛇吞象”,广袤的土地,漫长的战线,已使用到极限的兵力,成了他们的致命伤。

    虽然在全力以赴地准备迎战鬼子的冬季扫dàng),但新七军也不是全部停止军事行动,而是主要采取打冷枪,小部队袭扰的轻微行动,在消耗杀伤军的同时,更是以战代练,增加新兵的战斗经验和杀气胆气。

    其实,越是普通的士兵,对“国主义”、“崇高理想”等相关的言辞提得越少。驱动着他们在战场上生存下去、拼死抗击一的,更多的是一种最原始的感——仇恨。

    本鬼子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掳掠,点燃了几乎所有有良心的国人的怒火。而侵略者的倒行逆施,为新七军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杀死第一个敌人后的感觉可能不舒服,但想到了被残杀的战友或同胞,就会渐渐变得冷酷无,就会渴望尽可能多地杀掉本鬼子。

    复仇狂能遮蔽对死亡的恐惧,虽然这种遮蔽有时是暂时的,但却足以使一个菜鸟跨越杀人的心理障碍,向着成为杀人机器的道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小战不断,一方面是锻炼队伍,一方面则是对鬼子修路蚕食的反击。萧县、宿县是鬼子向根据地蚕食的两个大据点,直接威胁到永城、蒙城。根据地的东线压力大增,为了有效遏制,杨天风调兵遣将,甚至将特战队的大部东调,与鬼子展开针锋相对的争夺。

    而对于陇海路北鬼子的以“路”制人,杨天风则在加强报侦察的同时,加大了对抗武装的扶持帮助的力度,包括八路军晋冀豫、冀鲁豫两大军区,以及国*军的游击部队,都获得了地雷、钢拳等武器弹药,用以与鬼子进行战斗争夺。

    已经升任为萧县驻军司令的宫本,一直被杨天风视为大敌,如果是正统的鬼子军官,他可能还不是太重视,可特务出的宫本,却有着狡猾、狠辣的本。这从他大力推行以“路”制人的政策,以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就可以看出。

    他不只是单纯的修筑公路,加强铁路,更有着变化的手段。以修路为例,宫本便使用了四种方法。

    一种是环状汽车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围绕城外修筑一条环形路,将大量的村庄都纳入环状公路内。汽车一天到晚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