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修会供宣说胜功德 (第2/2页)
可能会有皈依的学处呢?那要认识三宝就必须要了解佛的法报化三身,了解佛宝法宝僧宝,了解苦集灭道,了解空性正见。如果这些都不了解,那你说认识三宝也是自欺欺人。所以你瞧,佛法就是这样环环相扣,越讲越广的。所以,佛教里面的下士道,实际上是要让我们持续不断的获得这个‘八暇十圆满的人身’,因为唯有暇满人身才有机会受持佛法并解脱成佛。哪怕是‘天众’,他们虽然也可以听闻佛法,可是修不成的,到最后还是要得到暇满人身才能修。这就是佛法的下士道‘人天之果’与其他宗教之根本区别。说白了,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士道实际还是佛在教导我们怎么样保住这个暇满人身,然后才有机会和条件进而修持佛法,解脱三界,圆满成佛。因为依‘皈依戒’所修的善根,我们才有可能生生世世得到佛的加被,最终的目的还是趣向那个出世间的佛果的。以此类推,中士道的声闻乘和独觉乘也是一般的道理,先让那些只有小乘根基的人去修解脱生死,可是到最后他们就会知道,自己还没有圆满,原来还可以再进步的,到头来还是要修菩提心,去清净圆满,只不过绕了一个远路罢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成佛的道上来。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而言,不论是下士道还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皈依戒’都是根本,如果连‘皈依戒’都没有了,就什么都不用谈了。在此基础上,下士道如理勤修十善,远离十不善,才能得到‘暇满人身’,中士道再加上‘个别解脱戒’以及出离心、悟无我、三十七菩提方、八正道等小乘的学处全部圆满,方才可以得到阿罗汉果位,解脱生死,进入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那如果是上士道则是菩萨戒和密宗戒,这样一层一层的加上去,再加上菩提心、悟空性、六度四摄,乃至融修本尊的法门全部圆满的时候,才能成满菩萨道及佛道。所以,我们修佛一定要对‘戒律’非常熟悉,‘戒’如同大地,没有大地,就不会开花结果。在现今这样的末法时代,各种邪见四处横流,乃至有些说什么厌恶这个人身,说做人太苦了,要逃离三界,来世不要再做人等等。以为这样就是解脱就是断轮回,但其实,即便我们成佛了,法报化三身同时成就,也还是要以‘化身佛’来普度一切众生的啊,十方法界众生度尽之前,化身佛和报身佛会一直在的,只有当众生度尽的时候,才会融回法身慧体。所以,解脱生死出离三界,在成佛的境界来说是‘任运自在’,‘因果业三解脱’,不受生死轮回的系缚。没有死,但不是不可以‘生’啊,化身佛不是生了吗?可以生的,但就是没有死,因为已经‘自在’了嘛,来去自如无有障碍。所以,一般认为断轮回就是永远不再做人了,不来了,要逃离三界,那请问是要躲哪里去啊?躲到大海里去吗?还是躲到外星际去?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所以,这些全部是邪见来的,种的因就是将来连这个‘人身’都保不住,那六道里面,唯一可以解脱成佛的就是‘人道’,连人身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断轮回?所以,由此可知我们能值遇阿帝夏大尊者、种敦巴胜者、宗喀巴大师等历代祖师传承下来的嘎档教法,将释迦牟尼佛所有教法汇归为全圆的道,并以道次第的方式善巧教授,再加上显密圆融,又有我们依尊上师无上猷钆部密续的成熟授权,我们得修这样殊胜的大法,果真也是累生累世修来的善根福报。好,那今天我们的研讨就先暂告一个段落,随喜各位精进修持的善根与功德,那现在我们来以此功德做回向。”说罢,便领着众人作了功德回向。
待众人念完了回向文,却听骅幼慈笑道:“今天是农历二十五,行修会供的日子。待会儿咱们七点还是在这个教室,共修《深道上师供养经》!已经得权的师兄必须参加,还未得权的师兄若没有其它事也建议一起参加,以行修会供的功德上供诸佛菩萨天会,下施六道一切众生,是无比殊胜的!” 这时,却见冯立程早已拿了一本会供经在手里翻看,便回头对骅幼慈道:“你再给大家详细讲一讲行修会供的功德吧!”骅幼慈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会供法本,向众人道:“会供仪轨中总摄诸佛之秘密,乃释迦能王经续之心要。所谓经续就是指显教和密法,也就是说我们的会供经乃是集合了释迦牟尼佛教法所有显和密的心要精华,故而非常的殊胜!凡是获得此法之传承口诀而如理守护清净誓言,若能够日日勤修,以此功德,则乃至曾经造作五无间罪业,且尚未入道之凡夫都能於人寿三年三个月中圆满地道功德而快速成佛。每日勤修者,若能如理守护清净誓言,即便修习三主要道、生圆次第尚未成就者,罪业纵使再深重,寿终之后都能依凭平日修持之力往生净土,成为如意宝般之上根弟子——”念到这儿,却忽听她笑着加了一句,“这可比光念‘南无阿弥陀佛’有用多了。” 众人一阵笑,却听她继续念道:“此法亦可作超度亡者之用,祈求以上师本尊之加持力超度引领亡者往生净土或投生善趣,成为如意宝般之上根弟子。若生平也没对此法生起信仰之具心,从临终断气前尚清醒时起,乃至断气后七天间,若能有誓言清净之猷钆士为彼念诵此经满十万遍,亡者亦可凭此念诵功德往生净土,成为中下根弟子。在会供的同时,也能令走空护法欢悦,并让我们的行业顺利,各方面都能顺足且於速成满盛愿。因此,一直以来,藏传佛教无论各派都视会供为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供养上师不二法门。”念毕,却听冯立程道:“好,今天的研讨课就到这儿,随喜大家功德。请留下来参加会供的师兄一起帮忙摆一下供品,然后你们可以先去用餐,晚上七点我们正式开始!吉祥如意!”说罢,众人便皆合掌齐声道:“吉祥如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