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会领导希愿教燄燃 (第2/2页)
人类灵魂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种‘突变’,我真不知道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平等、自由、民主、人权,必须赋予资产阶级乃至全人类,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和贸易的自由发展。所以,到最后,这些普世价值观几乎就变成了附庸于现代经济社会体制而存在的一个美丽‘谎言’!但是,民主错了吗?自由、平等、人权都错了吗?科技发展、经济发展难道都不应该吗?当然不是!可是,为什么现代人一面在享受着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灵魂却一再再的发出令人悚然的绝望哀嚎?如果,我们还不能有所‘依’,有所‘立’,那人性到底该如何得到‘救赎’?这不仅关乎一个国家,关乎一切民众,更加关乎整个世界的和平!” 她不由得深深呼了一口气,却见众人皆默然不语,只是眼神复杂的凝望着她。却听她继续说道:“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印度有一个国王,叫‘意匝菩提’。有一天这个国王在花园里乘凉,忽然看见天上有一只大黄鸟飞过,就问身边的仆人是什么鸟,为什么这么大?那仆人就回答说:这个不是鸟,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国王非常吃惊,他想: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这么厉害?我身为国王享尽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可我也不会飞呀!于是,他就命人把释迦牟尼佛请来,就跪着跟释迦牟尼佛求法,说他想像佛的那些弟子一样飞。释迦牟尼佛说:那也容易,拿剃刀来!就马上要给国王剃度。那王后就傻眼了,赶紧跪下来求释迦牟尼佛说,能不能不出家,因为他是一国之君,不能出家。释迦牟尼佛说,那就只有密法了,于是刹那现出本尊身来,便给那个国王传了密法。这个国王当场即身成佛,他就是密法的一代传承祖师。后来,这个国家变成了一座空城,因为所有的国民最后都成佛了!”说完这个故事,她不禁扭头看了看陶副处长,望着他那复杂的眼神,继续说道:“我明白,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宗教国’,也不需要变成宗教国。但是,宗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从未真正认识过‘宗教’,尤其是‘佛教’。可怕的是人心里贪、嗔、痴的欲望,以及愚昧无知的胆大妄为!真正的不安定难道不是从这里而来的吗?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正是对治这些五毒烦恼的吗?对于民众来说‘现代病’要彻底根治、身心和谐,对于国家而言要安邦治国、团结稳定,对于世界各国要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我想都不会再有第二个途径和方法……”
一种凝重的气氛在空气中悄悄蔓延,骅幼慈知道,在这样艰难的抉择中,折磨和挑战的是每一个人心底的价值体系,以及对于那源自宗教思想的‘崇高’与‘信仰’,既渴望又害怕的复杂情愫。过了半晌,方见陶副处长深深的望着骅幼慈道:“你真的相信佛教可以拯救这个世界,而佛性能够战胜人性吗?如果真的可以,为什么你、我、他们,还会继续沦落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得救’?” 骅幼慈深深的注视着这位长者那双沧桑的眸子,这样一个诘问,从不因修持佛法多少年而能够从灵魂深处抹去。只是,当我们还“活着”时,便会时常忘记自己仍身处轮回。唯有当这个灵魂“触底”时,这一声绝望而无奈的叹息才会清晰的浮上心头!但是,在她看来,这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等待着骅幼慈的答案,以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那一瞬,她仿佛变成了拥有“审判权”的判官,然而,她却许久没有回答。在这样漫长的等待里,似乎每一个人都在心底经历了一种煎熬,那是一种生命之痛吗?抑或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渴望与悸动?此刻,却没有人能够说的清…… 不知道过了多久,骅幼慈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眼中啜着泪,语气轻柔却异常坚定的道:“耶稣将自己钉在十字架上,人们以为那就叫做‘救赎’!释迦牟尼佛示现生病圆寂,人们以为‘佛’也会被‘无常’打败!众生的罪业如果可以用手去除,用水洗净,那这个世界早已变成了‘空城’,我们也不必沦落于此!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以自证於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佛所能做的,仅仅是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这个生命能够真正圆满清净的方法与途径,并且以我们能够受用的方式教导我们‘一切诸法缘起而性空’的真理真相,以及悟空性、破无明的智慧!除此之外,便无能为力!但如果我们连这样一扇‘门’都不能为众生开启,那就真的不会有希望了……”她看见,陶副处长的眼底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只见他的双唇开始逐渐往上翘,半晌,方沉吟道:“如果可以,我想拜会一下你们的依尊上师!”骅幼慈不由得与祝容芳和冯立程对视一眼,啜在眼中的泪却终于掉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