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双雄对决之亚洲战场_第四百三十八章 美国调停(2) (第1/2页)
杜晖不是没有条件,而是自己现在占尽优势,谈判的时候英国人肯定不干,所以他在等着英国人发难,然后自己顺理成章的说出自己的条件,也就是如果英国人也说没条件,那大家就以现在的实际控制区域为界,毕竟谁占领的地盘就是谁的,否则你英国人也和日本人去谈啊!所以我们从战争转为和平,吃到嘴里的东西是不能在吐出来了,这就是杜晖的算盘,杜晖有后世的各种理论为基础,无论是谈判还是打仗他是不可能吃亏的。史迪威在给罗斯福发电后,马上联系英国并把杜晖愿意和英国和解的事情说了,而英国的这些老爷们包括H.亚历山大上将在内,都以为现在日军停止了攻击态势,杜晖也无力在发动攻击了,同时他们还知道杜晖在拉金德罗甘杰城也就几千人,好像还是一个辎重部队,而自己已经派了几万大军准备两路夹击他了,而这时候他同意谈判,还没有条件,就说明杜晖怕了,所以丘吉尔没有同意和杜晖和解,而是让H.亚历山大上将做好进攻拉金德罗甘杰城的准备,就算是要谈判,也要等自己报了仇把中国人打趴下之后在谈,那时候自己才能赚取最大的利益,这时候在欧美列强眼中还是没有中国的席位。 为了麻痹杜晖,丘吉尔让H.亚历山大上将假意答应史迪威对中英事件的调节,并且说自己也没有任何条件,一切听从史迪威的安排,史迪威得到英国的反馈信息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经过反复确认后,他把英国人的想法告诉了杜晖,杜晖是那么好骗的吗!他知道英国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他一方面让杜预做好战斗准备,一方面继续自己的兵力调动,他知道要想让英国人彻底做的谈判桌上,并同意自己开出的条件,那就必须让他们伤的更重,同时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 这时候的佐佐木一郎一边紧急的调动部队,一面准备看好“戏”,因为自己的对手是杜晖,所以自己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他知道那是致命的,其他师团横扫马来半岛后,战报相继到来,并且询问军团长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现在的佐佐木一郎在他们心中已经到达无法取代的地位了,佐佐木一郎让他们首先等待接应的守备部队达到后,自己才给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其实是佐佐木一郎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是要继续对印度攻击,还是要攻击杜晖的“主基地”澳大利亚,毕竟两者对自己的诱惑力都是一样的大,如果拿下印度次大陆,自己不但可以入住中东,那是世界的油库,并且可以和德国陆军并肩作战,而攻击杜晖的澳大利亚基地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那是杜晖的本钱,消灭了那里,杜晖就会被自己彻底打败,不过到现在杜晖都没有回澳大利亚亲自防守,还有杜晖已经有了强悍的海军,同时那里他已经建设了好多年,绝对有强大到足矣抵抗自己的力量,否则他早就该自己回来防守了,这样两难的选择,对于佐佐木一郎来说,或许就是自己和杜晖在二战中力量对比的又一次转折点,如果自己选择错误、、、、、 其实佐佐木一郎也知道结果了,杜晖不去澳大利亚,就证明那里绝对有力量保护好自己,如果佐佐木一郎一意孤行,去澳大利亚死磕,那杜晖就可以顺利的收复中国大陆,这对于日本这个没有资源的岛国来说是致命的,而日军如果不和杜晖的部队死磕,无论他们攻击哪里都会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杜晖给佐佐木一郎设的局,不知道佐佐木一郎会否上当,而佐佐木一郎攻击澳大利亚要想获胜,唯一的方法就是杜晖不在,否则两人的战局又是没完没了的阵地攻防战,这种结果佐佐木一郎是最不希望看到的。杜晖从特工的手里知道了佐佐木一郎在自己正面的军队人数不多,不过他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而是做出让部队调度并对佐佐木一郎保持压力的做法,佐佐木一郎迫于压力,也把神经绷的很紧,而德耶谬城和央米丁城的战斗一直没有继续,渡边正雄要围困,李兆麟不敢打,主要是曼德勒被炸,自己的后勤短期内问题很大,所以不能急于一时,司令说过后勤和前线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一半一半的。 2天后,也就是2月1日,H.亚历山大上将和T.J.赫顿中将的部队已经到达拉金德罗甘杰城外,而这时候H.亚历山大上将在已经和史迪威来到了马圭和杜晖进行再次“谈判”。H.亚历山大上将这次很牛x,他以为自己这次吃定杜晖了,并且他也听说了杜晖刚刚吃了日本人的大亏了,这些才是杜晖坐下来谈判的真是意图吧!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