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双雄对决之亚洲战场_第四百零四章 二次和谈(3) (第1/2页)
澳大利亚现在毕竟是英国的盟军,所以镇守新加坡的部队中有澳大利亚的步兵,但是当新加坡一天就被日军拿下后,这让澳大利亚官方包括人民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恐慌,毕竟谁也不知道,日本会不会攻击这里,所以澳大利亚开始了战时动员,毕竟他们是英法的盟国,但他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领土,而不是出去攻击日本人,因为这事罗伯特·戈登·孟席斯还和李奇碰了下,不过罗伯特·戈登·孟席斯没有别的意思,他主要是问李奇需不需要帮忙,毕竟现在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过被李奇婉言拒绝了,他说他自己可以应付,罗伯特·戈登·孟席斯也没多想,毕竟自己士兵的生命不是用来保护这些“租客”的,他还巴不得日军拿下李奇的基地,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等到期,直接用武力夺回来了,那样、、、、、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只是不知道谁的更“响”一些。 丘吉尔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上台,不过他现在真是焦头烂额,新加波居然被日军不到5个小时就拿下了,他为了掩藏真相,鼓励民众,说新加坡是因为日军买通城里的印度军队,里应外合才被拿下的,所以必须加强对其他殖民地的控制,并且以后重要的战役必须英军亲自参加等等措施,说白了就是给民众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否则谁还敢和日本人作战?谁还有信心和日本人作战?不过丘吉尔这招也算高明,毕竟暂时解决了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目前的困局丘吉尔也是心力憔悴,内阁会议后决定,先保住本土,然后在寻找反击的机会,而这时候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让风雨飘摇中的大英帝国雪上加霜,就是派往非洲南部的2万部队,本来该带着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返回的,结果被不知名的武装给歼灭了,这真是一个噩耗,因为在非洲大陆居然出现了一个有如此强悍战斗力的部队,以后各国殖民地的命运究竟如何恐怕没人知晓。,丘吉尔目前处于困境当中,而罗斯福也没比他好太多,现在的罗斯福总统办公桌上就摆着一份报纸,当然是日本一天就拿下英国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新加坡城的消息了,以目前德国和日本的攻击态势,也许明天他们就会对美国开刀,所以罗斯福立刻联络史迪威,让他在中间斡旋尽量使中英回到谈判桌上来,毕竟现在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更何况中日还在交战,如果英国肯做一些让步的话,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拖住日本的脚步,给美国尽快的“复原”做准备。 新加坡的消息也把斯大林给震撼了,这个打败苏军的日军第四师团,和他的指挥官佐佐木一郎,将会成为苏联,不乃至世界的噩梦,不过这时候的苏联经济实力连美国都敢不上,所以斯大林也想寻找潜在的盟友,而中国无论如何不是苏联最可靠的盟友,不过他们的确可以为自己的“养精蓄锐”而拖住日本,所以斯大林也向重庆方面派出了外交代表,斯大林也知道前段时间自己支持蒙古独立的决定不是很明智的,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小日本的战斗力这么强悍,但好在自己也支持了蒋介石政府的反攻计划,那些武器装备的钱不要了都行,只要目前的中国愿意站在自己一边,列强的强盗嘴脸就这样,用人朝前不用人靠后,这时候的希特勒也是满面春风,自己的陆军在欧洲打跑了英军,灭亡了法国,自己的盟国日本也在短短20多天内,打的英法联军丢盔卸甲,看来自己还是有眼光的,日本可以成为“第三帝国”的朋友。 史迪威在接到总统的命令后,分别拜会了中英方面,英国迫于当前的形式,答应可以考虑和中国结盟,这样中英的“二次和谈”也同时开启了,时间为1939年1月2日,中方当然是阎锡山,陈诚,何应钦了,英国方面还是H.亚历山大上将和T.J.赫顿中将,而这次H.亚历山大上将态度很低调,毕竟谁都想不到日军的战斗力如此强悍,他提出可以给中国大额无息贷款,并且可以援助中国轻型步兵师装备等条件,换取中国出兵缅甸,而这次那个该死的杜晖没来,让H.亚历山大上将长长的出了口气,不过他高兴的太早了,阎锡山现在很明白自己的处境,首先总司令都要和你们英国人开战了,就他妈的这点条件你糊弄小孩呢!如果自己因为这点小钱就把司令的大局给破坏了,自己以后还能跟着杜晖混了吗?其次他很明白自己手上的实力,这一点就不细说了,第三如果自己把香港等地以谈判的形式收回来,那自己将是民族英雄,将来的历史上自己是占一席之地的,同时他也明白这是杜晖给自己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