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术发明 (第2/2页)
目时,杜晖的空军已经可以相对准确的利用夜幕的掩护来给对手致命一击了,朝鲜战场上美国空军也无法阻止志愿军利用夜间进行运输,而这个问题杜晖的空军也可以解决,当然这是后话了。 同时白云浩也提出了一个观点,杜晖司令在给空军配备呼吸机的同时,居然想到了以后的高原作战,结果步兵的呼吸机也是应运而生,而白云浩是通过吴青山发明的篝火堆,想到了如果领航员带领轰炸机机群抵达了目标上空,难道每一次都需要步兵的特战人员去防火提供照明吗?利用篝火堆的原理生产一些这样的装置,在它们抛落在地面上的后还可以继续燃烧,即便不能想篝火堆那样燃烧太长时间,只要能在短时间内让空军看清下面的形式,一轮攻击后,战场上就是一片火海,自然目标就更加清晰了,在第一次武汉会战后,太原的科研部门紧紧用了两个月就生产出这样的东西了,重量和呼吸机差不多,只是里面放置了大量易燃物品,从高空掉落在地上后,产生轻微的爆炸,将外边剥落,然后引燃里面的易燃物,这东西最少可以燃烧5分钟左右,当战场上被大量这些东西照亮时,大家也可以猜到效果了吧!后来这种东西被高志航给起了个名,叫做空军专用燃烧瓶,当然他们三个人的奇特想法高志航上报后,杜晖不但重奖了他们,还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中华民族只要自己团结一致对外没有什么可以战胜他们。 前文还说过,这段时间鬼子和高志航的空军一般都是派侦察机侦察,大家没有进行空战的意思,对于小鬼子来说,侦察机就是单纯的过来侦查而已,而对于东北军空军来说,呵呵不好意思,这是大量的领航员在来回记录这里的空中地形呢!而且这些天来,一共有10个最顶级精锐的领航员来回练习,练习后他们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同时也为了避免作战时出错,也为了不让鬼子在夜间侦查到自己有飞机到他们领空侦查,高志航还想了一个方法,叫分段记忆法!比如从太原机场出发直奔白崇禧被围的地方,鬼子的雷达如果能侦查300公里的话,整个距离如果是1000公里,那么黑夜的时候是可以加练650公里的,其中预留出50公里的安全区域,在真正打击前一定要麻痹鬼子,这样一来,领航员们白天航行1000公里来记录空图,晚上可以把前面的650公里给练习并完全记录到脑海里,而350公里的空中距离,也就40到50分钟就可以抵达,对于这些王牌的领航员来说如果在出现问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况且这是10个领航员,到了后几天的时候,由于空中路线的熟练,前650公里的距离,大家根本就不用看地面光凭自己起飞后飞行的时间,耗油量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位于什么地方,下面是哪里了,而剩余的350公里他们真是没有夜间飞行过,不过他们也可以准确的推算出从自己起飞大约多长时间就可以抵达目标上空了,而到了9月8号的时候,高志航的空军出现了一个王牌领航员----陈小冰,而且她居然还是个女的,这就更有意思了,要知道女人也许不适合当这些兵种,不过一旦女人中有适合的人选后,她们将比男人更厉害,就向杜晖年底的好多高精尖实验室一样,里面的女人都特别厉害,而陈小冰的厉害程度也可能有点夸张了,如果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并且这也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办法,白天的时候飞行大家基本在不看地面,也会用余光扫到的对吧,陈小冰的绝招就在于,她把歼-4的所有玻璃,从里面都用报纸给糊上了,只留下前面够自己看天的就可以了,这样她即便在白天飞行,也不会根据地面情况来观察和修正自己的航线了,她只能凭借自己脑袋里记录的空图向目标飞行,大家说这姑娘是不是太狠了,无论什么领域要想脱颖而出战胜对手,自己不下苦功,怎么可能有好的收成,高志航本来想让这10架领航员一起参加这次任务的,后来陈小冰主动请缨,说自己一个人足够了,并且保证能完成任务,高志航想你凭什么这么大的口气,而当他看到陈小冰是如何训练的时候就明白了,不过他还是不放心,他让于宏扬他们在白天陪着陈小冰再飞几趟,而正常抵达战场上空的时间比如说是1小时58分,结果陈小冰驾驶侦察机居然在7000米高空和于宏扬他们飞行,最后用了1小时57分18秒抵达战场上空,就这一下子就让这几个战斗机王牌竖起了大拇指,这也是小鬼子雷达兵开始只发现一架飞机的原因,后来这种训练方法被广泛的推广,白天的训练也可以当成晚上来用了,杜晖得知此事后,奖励了陈小冰不说,还把这个方法命名为陈小冰空图记忆法,同时杜晖知道,自己军队中可谓是藏龙卧虎,以后在异域作战,比如和佐佐木一郎决战于缅甸,自己要突袭马圭机场,让陈小冰白天去转悠几圈,晚上老子就把你的机场给你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