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3章】 最长的一仗 (第2/6页)
通的面米分,从***道新界的运输费用可以翻上好几番,更不用说还有急需的弹药。维持这样规模的兵力,已经达到了铁路的极限,若不是近3年来因为相对平安无事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光是两个中央师的到来就足够鸡飞狗跳一番。别的不说,中央师那5万人可是赫赫有名的油老虎,每天对汽油的需求量都是一个令人望洋兴叹的数字。蔡锷还指望这条线路继续发挥作用呢,哪敢让军列压垮。所以,到了这个份上,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如此重视供应线的畅通,如此不顾兵家大忌而分兵把手,实在是不得不为,不得不做。 至于鄂木斯克政权崩溃前夕为什么不直接出兵占领,蔡锷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再前往鄂木斯克,意味着战线还要继续再拉长400公里,本来维系局面已经足够艰难了,再增加400公里,非得是千疮百孔不成。所以他经过反复考虑,还是放弃了这种***。 陆尚荣点点头,继续观察地形和敌我双方兵力部署。 “咦……”张绍曾第一个表示了疑问,“从地图上的架势来看,敌人怎么摆出了一个章鱼阵?” 章鱼阵?众人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盘踞在鄂木斯克的红军骑兵第一军的部队向四面八方辐射型展开,像极了一条四处伸展触角的章鱼——这个形容还真是贴切无比。 “哈哈哈,章鱼阵,这名字取得好。” “不应该啊,布琼尼这家伙虽然不是兵家出身,可也算是打惯了大战、乱战的宿将,怎么会弄出这样一个阵型。” 军队作战,以集结自身兵力,分散敌人兵力为第一要义,偏偏布琼尼反其道而行之,着实让人费解。 看了半晌,陈宦悠悠然说道:“深不可测啊……” “二庵兄有什么见教?” “诸位请看,敌人部署的这个阵型,不太符合用兵的逻辑和原则,那么只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敌人的指挥官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压根就不懂得如何作战;第二个便是,敌人有深不可测的阴谋,引诱我们前去上钩。” “第一个可能,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几率太小。从马匪厮杀到集团军司令,单凭运气解释根本是不可能的,从枪林弹雨***来的人物,哪怕没有受过一天的军事教育,也能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危险,第二个可能性很大,但是我始终猜不透敌人的用意,这样一个阵型,究竟是什么用意呢?” 蔡锷苦恼地笑道:“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按说这样的架势,根本就不用***心,直接沿着铁路沿线杀奔过去,直取对方的老巢就可以了。可我总是隐隐约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是,也不能拖着不应对,一旦敌人的部队散布开来,如果袭扰我军的侧翼和后路,则我们防不胜防,战局将陷入僵持,到那个时候,消耗的兵力、物资更为惊人。” 蒋方震说道:“我有一个猜想,不知道对不对,敌人之所以摆出这样的架势,其用意就是松坡刚才说的,吸引我们出动部队去攻击鄂木斯克,倘若我们出动的兵力多了,则敌人可以避开我们的锋芒,袭取我们的后路甚至直接攻占新界,如果我们出动的兵力少了,那么这些四面八方伸出去的章鱼腿会很快收拢过来,将我们的进攻部队紧紧缠绕在一起,希望全部消灭。这个漏洞,无论我们钻与不钻,都很难受。” “百里言之有理,我也觉得敌人的用意太过昭然若揭,反而深不可测。”张绍曾道,“诸位,从沙盘的情况来看,敌人最为精锐和强大的4个骑兵师分布在最外围,距离中央足足有近100公里的路程,但是,鄂木斯克与新界之间是地势较为平坦的旷野,极其有利于敌人发挥冲击力,如果我们的敌人在我们上钩之后,利用这种冲击力进行后路抄袭和长途奔袭,根本无法抵挡。而一旦我们不上钩,则分散开来的骑兵渡过鄂毕河之后,西伯利亚铁路就有麻烦了。” “这是逼我们上钩啊……”陈宦看了又看,说道,“按照我的看法,这个诱饵要吃,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得漂亮。” “主意最后还是松坡拿,我们就是一旁帮着参谋参谋。”陆尚荣说道,“我们此来是观战的,不是干涉松坡指挥的。大总统一再强调,要尊重临敌将领的指挥权,避免干扰他的作战思路。” 张绍曾问道:“有没有其他的情报来源,比如敌人的电报?上面怎么说?” 孙传芳回答道:“每一份敌人的电报截获后我都一一核实过,上面记载的内容和我们侦察到基本是一致的,甚至于第一天有不一致的地方,过了几天也一致起来了,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电报上有对这种情况的解释么?”陈宦疑惑地问道,“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托洛茨基据说是一个懂得军事的人,总不见得他放任这些情形不管吧?” “有,电报上有过这样的询问。” “布琼尼如何应答的?” “他说,华军飞机厉害,掌握了制空权,部队如果过于集中,一旦被敌机轰炸,损失非同小可,而且旷野之上遮蔽物甚少,为了避免为我军优势空中火力杀伤,将部队分散布置。” “这勉强算是一个理由,托洛茨基如何回复的?” “没有截获相关电文,不过想来应该是默认了,因为后面就没有就这件事继续追问。” 众人陷入了沉思,蔡锷开口道:“各位长官,目前的形势很古怪,正如刚才分析得那样,我也是左右为难,下不了决心。不过,今天既然大总统已经将两个中央师划给了我,我心里便有了底气——是诱饵又如何?我们与其在这里反复揣测敌人的意图,还不如直接先把这个诱饵吃下去再说。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否则,一拖两拖,时间不等人,压力更大。” “也只有破釜沉舟这条路了,是不是刀山火海,还得闯过去看看。”张绍曾点头表示赞同。 “两个中央师的主力大概何时能抵达?” “5天左右。”陈宦负责战区间联络,他给出了一个肯定性的答复,“抵达之后的第三天就可以投入使用。” “也就是说,8天以后就有全部人马。” “对的,松坡,你想怎么用?” “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期三个师齐头并进,以铁路为核心,向鄂木斯克方向***,初期速度不必过快,一边观察敌人的针对性动态,一边等待后续中央师的开到。等8天以后,估计已经走过中央路段,敌人有什么计谋,也该使出来了,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中央师的机动力和火力,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打破敌人的包围圈,进而消灭敌人;如果敌人只是利用这种假象在鄂木斯克附近与我们进行攻防战,则我们求之不得,更好。” “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陆尚荣击掌叫好。 “各位长官的意见呢?”蔡锷将征询的目光投向了陈宦、张绍曾和蒋方震等人。 众人都是点头,陈宦多问一句,“打算何时出发?” “今天夜里就动手。”蔡锷下定决心,“利用部队调动进军的机会,掩护后续部队开进,分两段进击。” “机要员,传我命令,执行‘屠龙’计划,以今夜12点为战役零点,命令如下。1、今天下午开始,航空兵扩大搜索面,加强对敌情动向的跟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