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我的云_第七节 游终南山秦楚古道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节 游终南山秦楚古道记 (第1/2页)

    位于柞水的秦楚古道终南山,这几年前前后后去了多次。终南山上草甸很美,天气好的时候,在蓝天白云下,无论是坐下休息,或漫步山顶草甸,都是如入仙境般的享受。

    留下最美好印象的一次,应是从花门楼进,从翠华山出的那次。当时离开终南山草甸继续前行,走出树林不久,看到一面草甸逐坡至山顶。这也是终南山一带草甸的特征,都是从山坡至山顶。“南草北木”的自然现象,使其不到山顶是看不到对面山坡上的森林。我们从山坡上草甸间的小路上侧切过去,逐步向上。绕过山头到另一座山的草坡上,仍是从草丛间向山顶走去。我们徜佯在群山叠翠,草长莺飞的山间。一个美女走在前面,已接近山顶,我仰望着她。我的身后不远处还有两个小伙伴,我俯视着,看她俩笑声朗朗地在向上走来。依次向着云端走去,犹如步入仙境一样的心旷神怡。

    那一刻,我很陶醉,因而很难忘。

    这些年,我一直想重走这条穿越线路。后来因双向收门票,没有见户外队发这样的线路。这种向往总是存在的。

    另外,秦楚古道终南山的杜鹃花我也没有看到过。因此,这两年也在等机会,去赴一场高山杜鹃花的盛宴。

    上周去了分水岭,看到杜鹃花已经提前盛开了。想着要看到终南山杜鹃花恐怕待到明年了。再加上周六周日天气预报柞水那边都有雨。我就想着等等看天气情况,再决定本周去哪里爬山。

    傍晚,爬山小伙伴打电话约爬山一事。我俩决定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后看天气情况,如果是阴天就去沣峪爬山看狗娃去,晴天就到秦楚古道终南山看杜鹃花。

    当看到窗外的火烧云和玛瑙般的云彩交汇在天边后,就基本确定明天是要去秦楚古道终南山了。

    早晨六点半(为爬山真是起早贪黑)在收到同伴发来消息的同时闹铃也响了。看到窗外天晴了,太阳已升起来半个脸了。太好了,赶紧起床准备。八点不到我们就出发了。不过,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刚起床时那么晴朗。

    当我们的车还没上高速看到天又晴了,太阳出来了。等开出最长的隧道后,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了。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山里的天是洁净的纯蓝,云是洁白的。满绿的山间还有漂亮洁白的云海。尤其在两山之间的山沟里是满满洁白的云。完全是山为河堤,云是海了,壮观漂亮!

    如此美景,可把我俩高兴坏了。本来期待不下雨就可以了,天气预报柞水这边是阴转雨的。这真是意外之喜。我赶紧对着窗外狂拍起来。等到可以停车了,我俩就下车拍了起来。然后赶紧在朋友圈里发出去。有图有真相的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是晴天,还有如此漂亮的蓝天白云和云海。

    其实,我这么快发出去,除了分享喜悦之外,还有些得意的小成份。

    同伴则是发给了她家里人,让他放心,这里天气好得很呢!

    总之,还没上山就看到如此漂亮的风景,实在是太幸运了。尤其是我们在知道天气预报有雨的情况下来,竟然撞到这么好的天气。真是让我们太兴奋了。

    在花门楼(海拔1340米)等摆渡车的时候,看到入了云端的终南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绿得油光闪亮,山间云海缭绕,山顶白云飘飘,天空湛蓝如洗,这一切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我便高兴的在朋友圈又发了一组蓝天白云下的花门楼与终南山。

    这一组照片发出去,是我溢于言表的兴奋。前面看到蓝天白云时我们还在途中,一座十八公里长的隧道两端天气都不相同。现在,我们已置身秦楚古道大门口。可以说是坐实了今天是大晴天,还有最美的蓝天白云。我俩和所有在此等车的人,都感到今天来的太对了。

    在花门楼等了半小时才坐上车。车沿着盘山公路开了二十多分钟,在半山腰上的耍钱场(海拔2200米)下车后,看到的天空竟然没有上车前晴朗了,云层有些厚,太阳也若隐若现。不过,天气的转变并没有引起我们在意。只要我们到终南山草甸上是蓝天白云就可以了。

    在这里引起我注意的是原先那块耍钱场(耍钱场是古驿站,也是古代贸易的集散地,还是赵匡胤在此游山玩水和开赌场赌钱的地方。)的仿古招牌不见了。没有了“耍钱场”的耍钱场就不是耍钱场了。看上去还真不习惯,觉得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样。加上景区正在全面整修,盆地上草坪很乱,真有点耍钱场交易结束后的感觉。更有远古的已经远去的样子。

    之前我们来这里爬山,都是走秦楚时期留下的古栈道一路攀爬上来的。走在用石条铺就的古道上给人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踩在风化剥落,踏痕清晰的石头上也感到很惬意,真有点穿越远古走来的样子。大家都背着登山包,从景区花门楼徒步到耍钱场,也得近两个小时。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爬山人与游客都在耍钱场休整,还有争先恐后地与“耍钱场”招牌合影。一时间这里热闹欢腾,如同繁荣的集市。

    不过,今天我们的观赏点不在这里。因此,在耍钱场上只扫了几眼,嘟囔一下咋不见耍钱场招牌后,就大步流星地向山顶挺进了。

    从耍钱场开始向前全是秦楚古道,路宽两米余,全是古代商贾走出来的。

    走到“太白醒酒石”前,我给同伴说:下次来时也带瓶红酒,与诗圣分享,在这里也醉一次,说不定醉梦时诗圣传艺,那我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美妙华章。

    同伴听后笑了,我说完也笑了。笑自己每次走到这里都有相同感慨,却没有一次真的实现了。这可能就是我至今都没有写出传世大作的原因吧。

    笑罢,继续赶路。去看看终南山上开的是什么颜色的杜鹃花,这才是我今天好奇和向往的。

    半小时后,爬上第一个观景台,看到的群山就在苍茫中了,一片混沌,山不见。高海拔山上天气变化的就是这么快。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这个位置没有拍照。往日在这里看到的可是层峦叠嶂,群山连绵,沟壑万千,蔚为壮观。

    此刻,什么也看不见,还风声吼吼。我俩就很快地离开了。

    继续向上爬,海拔更高,已是海拔2300多米了。这里森林植被茂盛。这时候雾浓得在山路上前后二十米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森林夹道的路口上雾气飘荡,像是分界点一样。

    我站在清晰视野的中间位置,看着三三两两的人,向前走进不远处白糊糊的浓雾中后,顷刻就不见了。又突然间看到身后一个人出现了,向我们这边走来,虚幻一般,令我怦然心动。大有了却红尘,走向仙境,又可自由往返之壮。如梦如幻,意境很美。

    因此,我站在相对明亮的这一段,看着一个个游人钻雾“不见”,一个个游人如从天降而来。我不停的拍照,却忘了让同伴给我拍摄下这美妙境地。

    我想,之所以忘记给自己也留下这美妙画面,可能是心里始终在惦记着高山上的杜鹃花。

    于是,继续向上走去。这时候浓雾下空气很湿润,加上森林里富氧,置身在天然大氧吧中就自然而然的神清气爽。再看到周围的绿叶花草,都水灵灵的清新,新枝嫩芽蓬蓬勃勃,一派春意盎然,使人精神焕发。

    正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的清新中时,忽然看到前方山坡旁的路边,有厚厚一溜的白色杜鹃花瓣。心里一惊,忙抬头看。这是一片杜鹃林,树上有绽放的杜鹃花。这本应是水红色的花儿,现在树冠上花淡渐白,与一地白色花瓣,表明我们又来晚了。

    继续向上走时,在路边总是能看到森林里有正开的杜鹃花,只是太高我们无法拍得到。更多的是只待来年见花容。

    走到一处标有古杜鹃林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