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我的云_第十四节 第四次北南穿越太白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节 第四次北南穿越太白山 (第1/3页)

    这是我第四次以同样的线路北南两天穿越太白山。

    本来去年在夜宿大爷海时,晚餐与同伴在大爷海湖边围炉时间过长,有些受凉,导致睡觉时鼻子不通,只能张着嘴像鱼一样呼吸。当时吓得够呛,后悔得有点想哭。睡在大通铺上曾一度暗下“决心”从此不再来太白山了。第二天醒来后就知道还会来的。

    这不,今年我就又来了。

    由于前三次都是端午去的,三年中不同的端午时间,看到了不同花色的高山杜鹃花,装扮出不同的太白山,极其漂亮!从此,我喜欢上了六月间满山花开的太白山。也是因为去了三次,知道了三种杜鹃花的花期。太白山上最多,我最喜欢的紫杜鹃花,是我在前年端午假期不期而遇的。那满山遍野,从山顶开到山谷,又从山谷开到另一座山上的紫杜鹃花,将太白山披上了紫色的轻纱,成了最美的花山,美不胜收,游人赞不绝口!

    我期待年年与之约会。可今年的端午在五月未,我知道这个时间是树高花大的白杜鹃开花的时节。因而,我将去太白山的日子,定在了第三周的十七号到十八号,这应是紫色杜鹃开成花海的时刻。

    这期间与大文公庙接待站的程师傅多次沟通,打探山上的情况。说到程先生,在此必须感谢他。程先生几乎每天给我打来电话或发来图片,告诉太白山上的情况。当他告诉我大叶桃红的全开了,小叶紫色还得一个月时,我担心是方言误解,认为怎么可能到七月才开呢?我宁愿提前也不想错后看到残败的花儿。杜鹃花的花蕾开始形成到绽放长达数月,可绽放后保持不过几日。所以,一定不能错过的。

    本次是四人结伴。金子和秦麟是多年的驴友,另一位风信子则是新加盟的爬山伙伴。这次包的车仍是沣峪的那家。连续三年都是这样,真是觉得是在复制,感到时间哪儿都没有去。不同是司机换成了他的父亲。恰恰因这位大哥的开车,让我们的旅途更加快乐。他叫胖胖的夫人同行,让我们笑了一路。我真心喜欢这位胖胖嫂子。这就有了在每一次到达太白山景区门前必拍照、然后立即发在朋友圈的相片中,多了一位胖胖的女士。

    我们笑了一路抵达太白山游客中心,为我们本次之行开了一个愉快的好头。只是在安检时才知道不准带瓦斯炉和火源。争取了半天也带不进去。这让我们心烦,不开心。我们为这次穿越做好了一切准备,全是一路生火做饭的食材,今晚还要在大爷海驻地包饺子呢。在和安检员争论时,他是一脸的笑容答复我,我则是一脸的愁容。唉,既然是规定,那就只好放下气罐。不过,瞬间就庆幸安排的第一顿饭是路餐牛rou夹馍。

    一路摆渡车到了“天下第一索道”的下站。四人一个包箱,又一路缆车到了“天圆地方”。走出包箱,看到不如上一次来那样的蓝天白云,我却依然的兴奋不已。在“天圆地方”的标志前,又满心欢喜地留下了“到此一游”。想起去年在这里的奇遇,心里便又乐开花了。

    从“天圆地方”下来,发现周围的紫杜鹃基本全是含苞待放。我就纳闷今年的花期是怎么了?前三次来,这个时候应是花开满山了,现在却全是小小的花骨朵,看这样子半个月后才能开放都不一定。正如大文公庙的程先生电话中说的那样:今年山上下雨多,天阴气温太低,如果连续一周好天气就能把花催开了。

    看来太白山上的天气有些随意哟。

    今天也是个阴天。现在是浓雾弥漫,雾气缭绕。前面的石海时隐时现,飘飘渺渺。走在从“天圆地方”下来的木栈道上,发现从石海两侧山谷中涌起的云雾,万马奔腾般的向石海山顶涌去,却终将过不去,相向止步山顶。却又不甘心,一次又一次的翻腾而来,却总是近在咫尺不相会。一次次上演的这一幕,最终让我看明白,这里不仅是水的分水岭,也是云雾的分水岭,真是长见识啦!

    进入保护区,到小文公庙后我们在此午餐。在保护站高价买到一罐气,我们如愿的做了一锅丰富的菜汤。牛rou夹镆配着汤,实现了第一餐的吃好喝好。同时,也期待晚上现包的牛rou饺子了。

    继续前行,这一路仍是零零星星的看到一些紫杜鹃花。再加上雾气仍然很重,就风景而言,就是眼前的石海与浓雾的缭绕,我们也就看了一路的雾气升腾,天地混沌。太白山上那曾经的蓝天白云,就只靠回忆向往,也不奢望了,只要不下雨就是最好的天气了。

    很快到了大文公庙。我放下背包就去拜访大文庙的主人程先生,感谢他这一段时间多次的电话告知我山上的情况,让我们觉得在太白山上也有熟人了,很暖心的。因为只是电话联系,实在是不认识他。经过询问得知,正在院子里干活的那位中年男士就是程先生。我上前打招呼并介绍自己,他听了二话不说,就热情的放下手中的铁锨说带我们去看杜鹃花,反复说那里的花开的很漂亮。哎,真是纯朴的好人啊。

    我们四个人跟着他从大文公庙一侧的小路,沿山坡向西北方向走去。走了一会儿,我想起来前几次来时,看到有重装的驴友也是向这个方向走。我便问程先生这条路是不是通向鹦鸽镇的?他说“是的。”嘿,还有这事!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次新的穿越一样。

    这段路是下坡,程先生在前面带路走的很快,我们四人基本是一小跑了。走了好长一段路都没有到时我们就不想去了,但又不好意说,只好紧跟着。大约走了十分钟后,突然看到前方山坡上一片花海。全是大叶粉红矮枝杜鹃,紧贴山坡,从山顶开到谷底,一往无际,开成了一面花山坡。

    如此壮观的花海让我们三个人欣喜雀跃,一下子就扑向了花海。程先生说“你们在这好好看,我回去干活了。”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啊!

    我前三次来,在大文公庙上面的山坡上和二爷海的附近,也看到过贴地而生的大叶粉红杜鹃花,可是这么大的规模却是罕见的。多得目不暇接,喜得我们置身花海看不够,拍不完。面对如此艳丽的花儿,真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怎么会在这面山坡上生长着这样的花儿,按常理它应是紫杜鹃的。然而,却一棵紫杜鹃都没有。全是生长着密实的桃红杜鹃,一花独秀,浩浩荡荡的从山顶绽放到谷底,叶绿花红,极像是一片女儿坡。

    真是神奇的太白山哟!如是上帝之手安排,那就是奖赏从此经过的重装爬山人。我想一定是的!

    那么,轻装而来,如同闲逛太白山的我们,如果不是程先生带我们来,无论我再多次的来太白山都不会遇到的,因为我们不从这里走。此刻,我们有幸大饱眼福,万分感激程先生!

    赏完花后心满意足的返回大文公庙。我们担心秦驴友等的时间太长,就又是急急忙忙的回返。忽略了此地是上坡又是高海拔,回到大文公庙后三人同时感到有些头晕,脸色也不好看了,赶紧喝了一瓶葡萄补充一下能量。

    而后,告别程先生,向今晚的目的地大爷海挺进。离别时好人程先生叮嘱我们不要走的太快,说住处给我们安排好了。

    去年在大文公庙上面的山坡,看到了很多桃红杜鹃,今天也特别期待。刚才在下面看那一山坡粉红杜鹃花时,我就预计这里应该也是开了。果然,石缝间开的桃红一片,灿若桃花,美得赏心悦目。艳得让我们挪不动脚步了,放下背包后又一次扑向花儿。

    去年我们是在路西边的山坡上,赏那如藤条匍匐在石海,花瓣如玉般的桃红杜鹃花,今年则是沉醉在路东边的花开一地。在朵朵花开中,发现今年的杜鹃花开得繁而花瓣大,并且种类繁多。第一次看到了花边是波浪形飞边的。还第一次看到洁白的花蕾中腰上一点红,绽放后如洁白的花瓣上一圈点点红,如同少女脸上的胭脂,喜煞人唉!

    那众多的杜鹃花乍看全是桃红,细观则大大的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