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故乡在我永远是小孩 (第1/3页)
故乡在,我永远是小孩 这个炎热的假期,正如网友说的一样‘有点忙’。‘忙’指的是我总在旅途中。在上一周才结束的旅游中,我被晒黑的如同去了非洲。双手前所未有的黑,而且右手因照相晒的更黑。 本想好好缓一下,却接到胖五叔的电话,立即决定起程回老家。五婶是我堂叔家的,在我换牙的年龄嫁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我在老家和返回探亲的日子里,五婶的家都是我在最爱去的地方,五婶也给我母亲般的关爱。因此,当接到五叔的电话后,我没有丝毫犹豫就动身了。 西安到南阳不通航班,那么回家的方式要么开车,要么坐火车。论证后决定当日晚坐火车回去。没想到只能买到硬座。从西安到南阳有七个多小时的行程,想到要坐这么久我就心慌了。 说到‘必须’,其实就是无法割舍亲情的召唤。 说来也伤感,上一次回老家是八年前了。这几年我若回故乡,必是送亲人在世间最后一程。好像除此之外,再没事情能使我动身起程。 在故乡所有的亲情中,牵扯最大的是我的奶妈也是我的娘。奶妈是世上最爱我的人,老人家虽然离世多年,音容笑貌始终在我脑海中,我很怀念并想念她。凡回故乡必前到去祭拜。只是我从未在墓前落过泪,相反总是喜悦的。当我走向墓地时,总能感觉到娘像活着时一样,慈祥的看着我笑着。因而,我也是笑着的。然后我说:娘,我来看您来了…… 这一次也一样。在南阳下车后见到接我的同学,就告诉他:你今天先送我到奶妈的安众村,然后你就走,我决定从安众走回高庄。 同学大为不解:你走那么远的路干啥? “不远,这条路从我出生第四个月开始,从抱着到我自己会走,整整走了16年。我今天一定要重走这条路。我这次专门带着相机回来的。” 同学:犟的没法说,这么热天你走啥哩? 烧过纸后,我就这么走了。重新走到这条路上,我是激动并兴奋的。从安众通往高庄的这条路,现在只是比当时宽了一些,铺上我们当地特有的‘撂姜石(音)’后路平了。路依旧,村庄依旧。走在路上的我也依旧,时时感到娘仍像过去一样,站在安众村的路口远远的望着我,直到我走近前盐头村,娘看不到我的时候。 因此,当拐向通往前盐头村的南北路时,我下意识的回眸,向娘过去站立方向望去时鼻子就酸了…… 娘也许会想不到N多年后的今天,我会依旧是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她若知,一定会是开心的。 我不能让娘看到我哭了的。于是,我扬起头让自己笑了。 这条我走过15年的路,今天看上去与过去一年,路旁仍是长势喜人的庄稼地。只是作物略有不同,现在到处能看到花生地。而村庄几乎没有变化,只多了些两层楼房。 当那座小桥出现时,我一时不知所然:怎么这么快走到了高店村? 小时候从安众走到这里得需好长时间的。而且走到这里我就害怕,总担心从桥上掉下去。现在这种担心一点都没有了,河已干涸只省下这座石桥了。这么快就走到了这里,表明我长大腿长了。 我有意从高店村里穿过。因为从过去那条近路走时,我仍像小时候一样很害怕,坟地太多了。 穿过村子,高庄村就看到了,远远望着心里就激动了。向我爷爷家的方向望去时,整齐高大的两层楼让我感到陌生了。过去看到的是村头我爷爷家的房子。 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从后面有个骑电摩托的人从身边经过时,停车回头看着我说:是朵儿吧,你回来了。 哦?我定睛一看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啊,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王老师! 我赶忙放下手中的大包小包,快步向前鞠躬:王老师,是您啊! 这时后面的一位同样骑电摩托老人说:我也教过你的。你还记得我么? 我回头一看,这位瘦瘦的老人只是似曾相识。王老师说:他是周庄的周….. “您是教我化学的周老师,我想起来了。只是你怎么变化太大了,那时你可是当时学校里的帅哥啊!”我发自内心的说,因为现在的老师是缩小版了。 周老师说:多少年都过去了,现在我都退休了。 他们都是来参加同样的事情,我家的叔叔们都是老师,胖五叔是教小学的。后来,又见到了小学时教过我的所有老师。 王老师让我坐在他的车后,带着我。我本不想坐,担心掉下来。再说了,离我五叔家不远了。坐车到门口有点情绪上倒不过来,我哭不出来可怎么办。 可是王老师不由分说,将我的东西压在了车子上,然后说:坐上。 呵呵,学生再大,在老师面前也是小学生。于是,我服从命令,乖乖侧坐在了老师的车子后面。心想,这待遇当初做老师学生时,那可是梦都梦不到的啊。 后来又见到我的几位小学老师,我都是正哭着立即擦干泪,然后最快的走向前鞠躬问候。我的白发苍苍的老师们都会挺直腰板给周围的客人说:我教过她几年。 回到了出生地,也就溶入了原生态的大家庭中。长辈们叫我的乳名。叫我更多的是二姐(排行第二大)。长大的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