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场 (第1/2页)
直接抄船山先生的经典范文,高文自然不会闹出将看成的笑话。 在考场头两日,他依照事情打听到的考场规则,先是做第一题,然后是第三题。 到第三日的时候,这才悠闲地地对付第二题。 实际上,在很多省份的乡试考场上,考官偷懒,大多只看第一题和第三题。尤其是在文教发达的省份,单从第一题和第三题就能看出一个考生的学养和作文水准了。 实在拿不稳,这才去看第二题。若是再吃不准,则会去参考第二场的文和第三场的策论和试贴诗。 反正是抄,高文手头也只有王夫之这篇同题文章,就算想藏拙也没有可能,难不成还自己现作一篇,那不是多事吗? 他做事一向细致,也不敢掉以轻心,依旧先将文章抄在稿子上。然后检查了半天,改掉一个不小心写差的错别字,核对了一个上午。到吃过午饭之后,也顾不得午睡,就开始誊录。 按照考场的规矩,到傍晚时分就要交卷,这第一场考试算是结束了,也没多少时间。 “其信也笃,则其诚也不味。如其味也,则唯见夕死之不可,而不闻道之未尝不可也。其志也转,则其求也不迫。如其追也,则期闻于一旦,非守死以没身而谖也。故欲闻道这必如是,庶乎其于道不远乎!” 这是束股,至此这篇文章抄完。 看着满纸工整得如同印刷出来的馆阁体,高文突然心中有所得。 他隐约有种感悟,经过这一场考试,自己在经义上所得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三天的考试,他好象是直接在同尚未出生的船山先生的灵魂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就算我穷尽一生,只怕也未必能够做出这样的文章吧!” 朴实、雄浑而又精道,这已是超出一般八股时文的范畴,这是一颗伟大的灵魂在脉动。 “大师就是大师,也只能膜拜了。还好,这一关却是过了。必中!” 高文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就站起身来,慢慢地将笔和砚台洗了,收进考篮中。 过不片刻,就到了出场的时候。 第一场乡试结束之后,考生可出场休息两日,后天黎明卯时再来。 此刻正值盛夏,天黑得迟,等到高文走出考场,太阳还在天上,但已经变成了红色。贡院围墙上的荆棘正开着小黄花,被夕阳一照,是如此的瑰丽。 出了贡院,很多考生都急冲冲地朝住所走去。远方,已有车马和下人候在那里。有人急着回家沐浴更衣,有人则想去酒楼大快朵颐犒劳自己,在考场里吃了三天干粮,别说嘴中淡出鸟来,怕是连洪荒野兽都爬出来了。有人则只想找个温暖的被窝,美美睡上一觉。 人实在太多,闹得厉害。高文本想等石廪生和俞兴言,可眼前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又如何寻得到? 心中挂念家中的母亲和石幼仪,就懒得再等,径直回了家。 说来也怪,母亲和石幼仪却没有问高文考得如何。只急忙倒了洗澡水,叫他快去洗了,换身干净衣裳。 这个石幼仪以前见她父亲考试得多了,自然知道多问无益。接下来还有两场,这个时候问情况,反叫高文心情紧张,若是影响了接下来的考试,问题就大了。 等到高文搓掉身上老垢,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已经准备妥当。 吃着饭,一家三口又说了会儿闲话,高文终于忍不住了:“娘,妹子,你们怎么不问问我题答得如何了?” 石幼仪这才小声笑道:“我们这不是怕你紧张吗,其实,早就想问了。大哥,考得如何了?” “还才考完第一场,你现在问这个是不是早了些?”高文哼了一声:“当然,这次说不好要中了。” “什么要中了?”石幼仪直起了身子。 高文:“这第一场三篇文,我感觉作得非常好,怎么这也能上榜吧?” “啊,那就好,那就好!”石幼仪满面的激动。 高文母亲一脸的不解:“闺女,文儿这才考了一场,后面不是还有两场吗,怎么现在就说必中了?” 石幼仪柔柔道:“娘,按照科场上的规矩,乡试有三场。第一场是三道题,第二场五道,第三场策文和试帖诗。科举考经义,尤重文,只要头一场作得好了基本是必中的,至于后面两场,不过是个陪衬。” “你们说的这些,娘也不懂。是不是可以拿做面条打比方,这第一场考试就是擀出的面条,第二场就是面里的汤头,第三场则是油泼辣子和葱花。只要这面好,后面的汤头和油泼辣子也没人在意。” 高文:“娘这个比方面很恰当。” 石幼仪掩嘴偷笑。 高文母亲:“对了,亲家翁和俞老先生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