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王对王 (第1/2页)
眼下这个状况,长安城已经到了最紧急的时刻。【】 若无意外,必然被破。 那董卓十万大军,都一夕崩灭,想来这长安城也不过如此。 但要让李铮入朝,许多人却又万万不愿意。 该如何区处其中的利益?难道又要让一介武夫踩在他们头上?难道杀了豺狼,又引来虎豹? 司徒王允府上,一干人等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太尉黄琬捻须皱眉道:“那李重霄无法无天,根本不把朝廷和天子放在眼中,不但不响应天子征召讨伐董卓,而今还罔顾大义,攻伐益州。如今眼看董卓大势已去,难道又要让此人掌握朝政?” 在他们看来,讨伐董卓,必须要有天子的名义,要有他们的征召。而李铮这家伙,征召他,他不动,反而不把天子和他们这些国之重臣放在眼中。而今虽然即将击败董卓,但在座的诸人,心里却一点也不欢喜。 最大的憎恶,就是李铮这个他们瞧不上眼的人不把他们放在眼中。 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受他们摆布,一定将会成为另一个更加令人棘手的存在。 这是万万不能忍受的。 “但眼下李重霄大势已成,董卓败亡在即,如之奈何?”有人无奈道。 “或许可以襄助董卓,守卫长安。” 有人建议,道:“李重霄我们不了解,但都知道不好对付。而董卓呢,虽然残暴,但他的底细,我们都差不多快摸清楚了,各种布置安排,也已经就位,就算没那李重霄,董卓也即将赴死。而朝政,却必然不能让李重霄插手。所以我建议暂时襄助董卓,以御李重霄,死守长安。等到李重霄久攻不破,必然退却。然后立刻发动安排,杀了董卓,迅速掌握朝政,到时候我等秉持大义,李重霄再无任何理由进攻长安,岂不妙哉?!” “此言在理!” 不少人都连连点头。 王允却与黄琬对视一眼,神色中俱都是无奈。 王允摆了摆手,道:“话虽如此,但李重霄无法无天,根本不把朝廷大义放在眼中,诸位又如何敢肯定,推翻董卓之后,他就不会攻伐长安了呢?” 此言一出,人皆安静。 “那该如何是好?”良久,才有人憋出了这么一句。 一番商谈,约莫半宿,却拿不定主意,这让在座诸人,对李铮更是愤恨。 最后,王允才道:“那便暂且襄助董卓抵御李重霄,先度过眼前这个坎儿,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只能如此了。” “那么明日本司徒便去见见董卓...” 皇宫之中。 十一岁的天子刘协稚嫩的脸上,却神色深沉。 旁侧里,一个太监静静的站立着,好似影子。 “你说,李重霄和董仲颖谁更好一些?” 寂静的宫中,这一声故作深沉,却仍然显得脆嫩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凄凉的气氛。 “奴婢不知。”那太监公鸭嗓子响起:“董卓残暴,独霸朝政,不把天子您放在眼中。但凉州李重霄为人如何,奴婢就不知道了。” “别无二致。”刘协道:“上次朕以血诏相召,李重霄却不予理会,让朕好生憎恶。” “是王允他们告诉陛下的吧?王允这些世家之人,不可信。”太监道:“他们跟董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更擅于伪装罢了。” 刘协摆了摆手,道:“朕知道,这些所谓的大汉忠臣,朕都知道。”说着,小小的脸上,满是沧桑冷然之色。 “可是朕厌倦了他们这些面孔,朕还没见过李重霄呢...”说着,刘协又神经质的笑了起来:“你说,李重霄肯定跟他们不一样,对不对?” 太监默然。 ... 相国府,董卓仍然像一头卧虎一样,斜卧在榻上。 但他的面孔,苍老了许多,头发都花白花白了,整个人的威势,也不如以往那样沉重。 李肃站在堂下,看了眼董卓,默默无语。 “唉...”忽然,董卓长叹了一声,慢吞吞的道:“我早知那李重霄是心腹大患,可惜呀可惜,这人太会投机了。每每都趁我无暇抽身的时候发展壮大,这一转眼,就到了眼前这个模样。” “李肃,你说长安守得住吗?”董卓抬眼,盯住了李肃。 李肃心里一抖,知道不好回答。董卓这些天愈发喜怒无常,若是一不小心,说错了话,肯定死的很惨。 “相国...”李肃沉吟半晌,道:“李重霄本质上,与相国是一类人。” 董卓点了点头。 “但此人更加无法无天。”李肃又道:“凉州富庶,底蕴深厚,兵甲精良,兵势又极盛,李重霄能征善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长安可能守不住。” 李肃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说心里话。 正在他心中忐忑不安的时候,董卓却是笑了,道:“你说的很好,看的很明白...”说着,董卓一顿,好一会儿,才接着道:“老子这一辈子,前半生纵横沙场,杀人无数。后半生把持朝政,满朝兖兖诸公无敢反抗。老子吃最香的食物,喝最辣的酒,睡过最尊贵的女人,这一辈子,值了!” 说着,董卓浑身上下,爆发出狂霸的气势,一双眼睛开合间,却是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