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女法师:我的冥王老公_第一百六十三章 沉醉在美景之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沉醉在美景之中 (第1/2页)

    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

    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

    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开元末,新罗国僧地藏卓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圆寂后rou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建rou身塔以供奉,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至明初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

    清代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5尊,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

    梓月看着各种介绍,眼花缭乱。不过也有些欢喜,她很喜欢大自然的山水,加上从小在山里长大,觉得空气清醒,怡然自得。所以对于此次的拜访,还是有点小期待。

    一路上,冷熙哲都很沉默,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声音!梓月倒是毫不在意,只顾着看着九华山的介绍,想着要去哪里拜访比较好。

    去往九华山的路上,梓月和冷熙哲觉得要隐蔽行事,所以选择做普通的大巴。

    看着窗外稍纵即逝的景色,梓月心里突然出现些许不安。警惕的看着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但是,她已经紧绷着神经,因为她的直觉想来准确。

    一路上惜字如金的冷熙哲也察觉到她的异常。疑惑的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怎么了?”

    无声息的摇头:“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

    “是不是快要到了,所以在胡思乱想?”

    梓月白了他一眼:“你以为我没去旅游过?还能紧张不成,幼稚。”

    冷熙哲顿时一阵无语,只是想让她放松一点。沉默继续突然开口:“好吧!我相信旅游过,不会紧张。”

    梓月懒得理他,继续保持警惕。此时大巴在山路上,车速并不快。但是,不排除将会出现的意外等变故。车祸现场她看的多了,随着心中的不安越发的强烈,让她不得不紧张起来。<>

    几息后,梓月看着前方的弯路出神。下一秒,她顿时瞪大了双眸。因为对面一辆大货车冲了过来,几乎是在眨眼之间她开启幻境,躲避了迎面撞上来的大货车。

    司机先是发出一声尖叫,接着便失去了意识。

    幻境消失后,梓月给车上的司机催眠,让他忘记刚刚所发生的事情。至于车上的旅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目光缓缓看着后面,那辆大货车已经消失不见。梓月缓缓吸了口气,意味深长的看向冷熙哲:“那就是你所谓的胡思乱想。”

    “我,没想到会发生变故。那就说明,咱们来这里暗中的黑袍人都知道。该死,接下来应该也不会安全。”冷熙哲温怒的看着窗外,很是气愤。

    “废话,你以为多隐秘。”

    经过这次的虚惊一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