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遥知不是雪 (第2/2页)
助佐冷静下来,缓缓道:“三御家之首的纪伊德川家第四子德川源六能入主大奥,成为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大人,您不觉得很奇怪吗?” 田沼意次一激灵,问:“助佐家主,什么意思?” 猿飞助佐阴阴一笑,道:“大人,吉宗的亲生母亲净圆院,是纪伊(今和歌山县)土豪巨势利清之女。想必你是知道的。巨势家族实力雄厚,有自己的武装和忍者。为了巩固新领地的统治,纪伊藩的初代藩主德川赖宣便通过了最老土的联姻政策,让嫡长子德川光贞娶了巨势家的千金,通过巨势家在纪伊黑社会中的影响力稳定统治。然而,巨势家主巨势利清嫁给德川光贞的女儿,其实是一名女忍者,目的是通过进入御三家之首的纪伊德川家,谋求家族的‘洗底’——从忍者土豪家族变成皇亲国戚,进而影响控制幕府。净圆院嫁入纪伊德川家后,为光贞生下了第四子源六,即后来的德川吉宗将军。为了让儿子源六继承纪伊德川家督之位,净圆院调动了娘家的忍者,轻易毒杀了丈夫光贞的嫡长子纲教和三子赖职。后来,女忍者净圆院再次指使忍者毒杀了尾张德川藩的两位藩主德川吉通和德川五郎太,最后还把年仅八岁的小将军德川家继也毒杀了。这样,再也无人阻拦德川赖方成为名正言顺的幕府第八代将军。大人,您说,控制大奥的人究竟是谁?” 田沼意次大惊,手一指猿飞助佐,道:“你——” 猿飞助佐阴阴一笑,道:“大人一心辅佐家重将军,合了巨势家的意,所以,大人的妙计才得以顺利实施。大人雄才大略,只要安心辅佐家重将军,大人该有的自然会有。现在看来,千雪子的身份是瞒不住了,为避免节外生枝,我准备向主人建议,派遣千雪子再入中原,务必找到大明传国玉玺,以证大明建文帝流落日本。我小日本才是华夏正统!大人没有异议吧?” 田沼意次一俯首,道:“原来,家主谋划的是小日本的未来,田沼心悦诚服。” 猿飞助佐神色平和下来,道:“大人辅佐家重将军,也是巨势家的意思。察元授任棋所一职,还望大人费心。”
田沼意次俯首道:“按例,御城棋与棋所之事均由官府管辖,幕府从不参与。听说桃园天皇受竹内式部妖说的蛊惑,对幕府主政颇有微词,将军深为忧虑。此时,幕府再参与四大家争夺棋所之事,恐授人话柄,影响将军声誉。” 猿飞助佐淡淡道:“大人言之有理。桃园天皇尚小,暂时成不了事。察元现在只是本因坊的迹目,升为名人还早呢。巨势家主喜爱围棋,希望察元能够实现本因坊中兴。此事已在安排中。请大人为察元授任棋所一事多多关照。” 田沼意次道:“嗨。官府那边,可由九条荣忠斡旋。幕府这边,田沼一定留心。” 且说第二日上午,九条荣忠派出心腹侍女小樱,假借千雪子的名义,传话给与那霸,要与那霸大肆贬低井上因硕,被与那霸识破。这时,与那霸才明白自己一直被九条荣忠所利用,怒气填膺。与那霸对四大围棋世家为了棋所之位而明争暗斗不休早有耳闻,心内原本厌恶。今九条荣忠遣人说辞,反而使与那霸思及祖师爷曾经惨败给日本本因坊家和井上家的陈年旧帐。与那霸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索性放言:“中华棋手,高手如云,别说日本的井上因硕,就是日本的棋圣本因坊道策去了,只怕也万万不是敌手啊!”日本围棋四大世家闻言,且羞又怒,偏偏又不敢挑战与那霸,万一战败,且不是坐实了与那霸之言?于是,本因坊、安井、林三家携手起来,对井上因硕大加指责。因硕羞愧悔恨,无奈之下,将家主之位让给弟子春达。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与那霸也觉得没了意思,便回了琉球,与师父任弘济潜心研究施襄夏的棋诀,不再踏进日本半步。 注1:御三家,在日本江户时代,原指当时除德川本家外,拥有征夷大将军继承权的尾州家、纪州家、水戸家三支分家(德川御三家),负责弹劾将军的不正行为以及幕府与天皇朝廷的沟通。如果将军无子,便会从“御三家”中挑选一合适对象,过继给将军作养子来继承将军职位。 德川家康在统一日本后,在江户建立幕府。德川家康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跟之前的幕府做法一样,把全日本各地的大名按照与德川家的亲疏关系分为三级。最亲密的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他把江户附近土地封给自己的亲属,称为“亲藩大名”。其中以德川家康的九男德川义直,十男德川赖宣,和十一男德川赖房最亲,称为“御三家”。 注2:日本历史研究学家杉山光男指出,德川家族连续五位继承人在短期内相继自然死亡的概率只有0.22%,五位继承人最有可能的死因是被毒杀!根据现存的尾张藩士的日记《鹦鹉笼中记》记载,当时尾张藩的藩主德川吉通是最有希望继任将军的人选,也是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最满意的继承人。可是,就在吉通将要成为将军之前,吉通两父子被人先后毒杀了。当时幕府和尾张藩对外的解释是食物中毒,但有脑的人都想得到,除非是专业的忍者投毒,否则在一个藩王的王府里面短期内出现两次致命食物中毒的可能几乎为零。 注3:桃园天皇是樱町天皇的长子。桃园天皇自幼聪明好学,崇尚古代经典,他的身边也集聚着一批倾心学问的青年公卿。桃园天皇在位时的1758年发生的“竹内式部事件”给京都朝廷带来不小的麻烦。竹内式部本是一个医生的儿子,他接受了一代名儒山崎闇斋创立的垂加神道学说,主张神儒合一,并开馆授徒,极力鼓吹尊王思想。在公卿的鼓动下,16岁的桃园天皇于1756年也去竹内式部那里听讲。竹内式部讲道,天皇乃是我国至尊,可是人们只知道将军,而不知道天皇。天皇自己也多是品德、学问不足,公卿则是庸碌之辈。若是天皇及臣子努力于学养,学习朱子学说,天下自然归心,自会实现王政复古。桃园天皇听了之后,对幕府的独断专行很是反感,对皇室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年轻的公卿更是义愤填膺,要为实现“建武中兴”而有所行动。幕府及时发现了皇室的这一动向,把竹内式部赶出京都,并处罚了一些公卿,止住了局势的进一步的发展。此事又称“宝历事件”。 1762年,桃园天皇因脚气冲心而死,这也是奇而怪哉的一种疾病,因此有人怀疑是幕府下的毒手,不过没有确证也只好存疑而已。桃园天皇死后,皇子英仁只有5岁,在幕府主张下,将桃园天皇的jiejie智子立为天皇,即后樱町天皇,日本的最后一位女天皇,极有文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