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不向静中参妙理 (第2/2页)
管、弯头、三通,包括螺纹之类的部件,可以用蜡埋在砂模里,浇铸时铜水化开蜡,就可以做成。” 范老爷听了,微微颔首。 玉娘道:“昭儿,你打算在闲院南阁建一个十丈高的水塔,兼做观光台。下人用辘轳把南阁院内的井水运上水塔,再由水塔给整个闲院供应凉水,这就叫自来水,说是连通器的原理。娘不懂工匠的事。娘只是担心,在闲院修建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到闲院的风水?” 玉娘说到风水,范昭闭嘴巴了,因为范昭对风水一窍不通。 范老爷道:“玉娘提醒的是,昭儿先弄个设计图纸,弄些样品出来。寻个好日子,请风水先生看看。” 范昭心道:“风水确实玄妙,在21世纪的中国,相信风水行运的富贵人家越来越多了。貌似港澳台相信的很厉害。” 玉娘又道:“儿媳的提议很好,将锅炉摆远些,就听不到蒸汽的噪音了。蒸汽可以做暖气,还可以吹动荷池内的风车转动,想法当真奇妙。老爷,待昭儿做好了,咱们也去那纳凉。” 范老爷笑道:“好。过了梅雨季节,南方会闷热一段时间,夫人不想去黄山湖听水小榭避暑清静,去闲院和小辈们呆着也好。只是,昭儿,你那个太阳灶,用青铜制作的凹面镜,会不会很大,占地方?” 范昭道:“爹爹,孩儿设想用二十八个小凹面玻璃镜,反射太阳光,会聚在大锅炉底部,占地方是免不了的。不过,用的时候就铺开,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孩儿不想烧煤,那个东西很脏。烧柴又太浪费,只好想出这么个法子。”
范老爷道:“是。昭儿能这样想,难得。哎,你表叔如果能有你这份仁心,就好了。” 范昭奇怪问:“爹爹,表叔怎么了?” 范老爷微一沉吟,道:“我听到消息,云野在镇江杀了吴维安一家,朝野有些议论。后来,云野在镇江建了个堂口,叫忠义堂,专门收过往商船的水运费用。担心云野因此会招来大祸。” 范昭问:“我们范家商船,表叔也要收过路费吗?” 范老爷摇摇头,道:“江阴只得范家商船不收,陈贤侄和钱老爷都向我告状了。” 范昭倒吸一口凉气,寻思云野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玉娘道:“老爷,这样怎么使得?!老爷何不写封信去劝劝云兄弟。” 范老爷摇摇头,道:“云野设忠义堂,收过路费,似乎扬州水师也牵涉其中,不是夫人想得那么简单。” 范昭想了想,道:“爹不方便,就由孩儿出面吧。孩儿约好绿扬山庄诸庄主,一道去劝说表叔。” 范老爷苦笑一下,道:“只怕诸庄主也是云野的后台老板。” 这下,范昭傻眼了。 范老爷缓缓道:“很有可能诸庄主、扬州水师都是云野的后台老板,云野救驾有功,赐穿黄马褂,寻常官员根本不愿意去管这档子事。这些年来,扬州盐商赚黑钱的账本,都捏在诸庄主手里,所以只能吃哑巴亏。云野现在没事,时间长了,肯定不行的。” 范昭道:“表叔不象贪钱之人,怎么突然变了?莫非其中另有原因?” 范老爷皱眉苦想了一会,道:“难说。我还听说你姑祖母和表婶,大做善事,布施钱粮,普济穷人,被穷人们称为活菩萨。” 范昭笑道:“想是表叔看不惯富人太富,穷人太穷,所以变个法子劫富济贫吧。” 范老爷叹口气,道:“但愿如此。” 突然,李义快步小跑了进来,禀道:“老爷,外面忽然来了许多官兵,执刀持枪,将范府团团围住。”众人大惊。范老爷面容微动,道:“启动天字号预案。李义,你速去通知凤大娘等人。许诚,你带着昭儿、夫人和少夫人,退往后堂。” 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明代时期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 提前更新,以祝书友中秋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