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八章 不重要的真相 (第2/3页)
br> “殿下放心。” “多谢了。” “不送。” 张阳看着不远处的车站,手里把玩着这个太子令金牌。 李世民是皇帝,所以他只能做一个宽容的人,并且能够允许汉王李元昌回长安城。 可太子就不一样了,没有这么多的负担。 张阳望着远处的太子车驾越行越远,错愕一笑,“娘的!都是狐狸变的。” “谁是狐狸变的。” 身边传来了话语声,低头见到了女儿,这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身后。 儿子整天胡闹,女儿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张阳解释道:“他们都是狐狸变的。” 张清清问道:“他们是谁?” “你这个时辰应该去找欧阳询老先生上课了。” “哎呀,时辰到了。”她这才回过神,催促着熊大去老先生家里。 张阳带着太子的令牌走向了村子的另一头。 当夜,李泰便带着令牌来到了渭南县。 “青雀,你怎么来了。”李道宗领着人进屋。 “是姐夫让本王来的。”李泰坐下之后,将一块令牌放在了桌上。 “这……这是东宫的太子令牌?” “其实侄儿不愿去管太子闲事,但事关汉王,也不想看着这人回了长安之后,给父皇添麻烦。” 李道宗将令牌推了回去,厚重的金牌在桌上发出特有的摩擦声。 李泰又道:“可能需要皇叔做一回恶人,太子不争气,只能请皇叔帮忙了。” “也罢,张阳帮了老夫这么大的忙,是要将这个人情还给他。” “姐夫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尤其是对宗室中人,人情能够两清是最好的。” 叔侄俩人商议了良久。 翌日,李元昌便来到了渭南县,得到了陛下的旨意之后,便星夜兼程。 渭南是潼关前往长安城的必经之路,李元昌被一队人马给拦了下来,“你们是什么人?” 对方拿出一个令牌,朗声道:“太子有令。” 闻言,李元昌面露笑容,“原来是太子的吩咐。” “太子令,汉王李元昌入长安城之前需搜身。” “搜身?”李元昌对身后的护卫道:“你们都上前,给他们搜身,快!不要耽误了老夫的时辰。” 看汉王一脸的急切,对方又道:“汉王也要搜身。” 李元昌狐疑道:“为何?” “是太子的吩咐,卑职只能照做。” “承乾他真是这么吩咐的?” “难道汉王觉得太子的令牌有假?” 李元昌还是不愿意下马,看了看四下道:“老夫不认识你们。” “难道汉王还认识东宫的所有人马?” 话语声是从后方传来了,李元昌拉着缰绳回头看去,又是笑道:“道宗兄?” 李道宗算是李元昌在宗室内的堂兄。 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圆领衣袍,穿着寻常的布鞋,解释道:“这是太子的吩咐,特意告知老夫了,你且听从安排,莫要胡闹。” “好。” 等到李道宗的话语,李元昌这才下了马背让他们搜身。 只是在搜查的同时,一身的财物与马车内的行李都被拿走了,甚至还有几个女眷也被扣下了。 “你们这是做什么?” “这也是太子的吩咐。” 李元昌本想怒骂,见李道宗在场也不好发作,暗暗咬牙忍下,等回了长安城再计较这件事。 搜身之后,李元昌继续向长安城策马而行。 走不到一里地,又被官兵拦下了。 “你们又是何人,速速让开官道。” 对方一队人马拦着道:“汉王请慢。” “做甚?” “汉王不要着急,还请稍等。” 李元昌骑在马上看着四周,心中越发狐疑,只是与这些官兵对峙。 忽然有一人快步策马而来,禀报道:“太子殿下问汉王的兵马练得如何了?” 对方收到话语,大声道:“汉王!你练兵了吗?” 李元昌神情隐隐不安,“练什么兵?尔等再说甚?” “汉王莫要装傻了,我们是太子的人,你直说便好。” 李元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