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三章 落榜的张柬之 (第1/3页)
兴平县的县丞面带愁色,“还是应该禀报一声的,骊山近来的动作越来越大,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有规矩那也有规矩的,我们这些县丞还是要听从京兆府的安排。” “唉。”一声叹息,渭南县的县丞道:“京兆府尹都是骊山弟子,你们的话能有多少改变。” 几个县丞也都是抚须不语,大家都是人到中年,靠着管着长安十二县日子也过得去。 骊山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以往的骊山只是一个小村子,现在的骊山门生众多。 而且和骊山有关系的人,都在朝中身居高位。 回顾张阳当年的种种,许敬宗,张大安,李义府等人都是这般。 众人心中也都有感触,与骊山能够合作生产确实是好。 可与骊山合作,也要遵守骊山的规矩。 现在骊山的生产规矩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诸多县丞应付起来也是心力交瘁。 渭南县县丞又道:“县中还有诸多事要安排,就先告辞了。” 各县的县丞也纷纷作揖告别,四散而去。 李玥听着小武与小慧的禀报,沉声道:“他们又怎会轻易答应。” 小武有些不悦,“他们就是唯利是图。” 小慧笑道:“两千亩地,可不是轻易能够拿下的。” 李玥颔首道:“长安送来的消息,近来有崇德坊落榜的学子想要来骊山求学,如此一来会减少入仕的人数,已经有朝臣进谏了,担心骊山与朝中抢人,多半要有旨意送来了。” 小武皱眉道:“真会这样吗?” 小慧吃着青涩的苹果回道:“师父终于将整个果子种出来,就是不好吃。” 李玥笑道:“人需要生存,当初朝中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来骊山学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这个技校的落地修建要加快了。” 小武与小慧重重点头,各自去忙各自的事。 科举落选的士子会选择来骊山学艺,而且比起朝中科举的门槛,骊山选人要求更低。 朝中每年科举都会筛选出一批人,今年朝中传来了风声要提高进士及第的门槛。 筛选人才的机制也更严格了。 对朝中来说有正向的好处,可对科举的人来说科举更严格了,也更卷了。 被淘汰的人会更多,这些人至少还需要谋生的。 今年科举在即,朝中提高进士及第的门槛的消息越传越广,又有一个消息送到了长安城,骊山要开设技术院校,能够容纳数千人的院校。 占地两千亩,建设高楼。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朝野中越传越快。 李世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倒吸一口凉气,怒道:“混账小子,他怎么不直说要与朕抢人。” 李君羡回道:“陛下,至今各县没有人愿意将土地交给骊山。”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他有这个野心!” “陛下,末将愿奔走各地,让各县都不拿出土地来给骊山建设。” 李世民颔首点头,默许了。 李君羡神色一振,便快步跑开,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各县,喝令他们不得将各县的土地给骊山使用,卖给骊山也不行。 不多时,阎立德快步而来,“陛下,这螺丝螺母对工匠匠作有大用,若工部能够掌握铸造秘方,便能够不受骊山限制。” 皇帝心心念念的就是脱离骊山的控制。 尤其是火炮,朝中要用到火炮还需要看骊山的脸色。 要是朝中可以掌握秘方,要多少有多少。 李世民沉声道:“工部能造出来吗?” 阎立德又沉默了,本来明白了螺丝的用途高高兴兴来禀报陛下,此刻顿时苦了脸。 他甚至挠了挠头,这东西骊山是怎么造出来的。 浇铸的?不像。 切割出来的?寻常的刀能够切割吗? 怎么会这么匀称? 有一堆的问题想要问个明白。 如果骊山足够忠心,应该将铸造秘方都交给朝中。 可是…… 阎立德行礼道:“臣可以去问兄长。” 李世民颔首道:“既然你说这是好东西,那么此物该要多少?” “陛下,此物用处对寻常事物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