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时而鼓励,时而批评 (第2/2页)
br> 皇帝的休息日子很简单,每天等着新式火器出来,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这小子根本没有关心铸造之事。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难道火器真是他变出来的?” 一旁的李孝恭讶异道:“陛下,刚刚说什么?” 李世民又闷不作声,回头看去只见那上吊的绳子还在,“你什么时候能将这绳子取下来。” “啊……”李孝恭笑道:“这绳子可以时刻提醒臣弟。” 说是三两天时间,李世民足足等了五天。 想要就此离开吧,又不想错过新的火器,就怕张阳不认账,那小子不是做不出这种事情。 距离休沐结束还有段时日,李世民干脆去渭水河边钓鱼了。 骊山上,张阳在自己的车间里正在打磨着眼睛的镜片,玻璃有些泛黄,用这种眼镜看书的时候也是淡黄一片。 一次烧制成功的就十五片,每一片都无比珍贵,张阳打磨得很小心。 凹透镜厚度不一,只能一次次来尝试。 至于色差和瞳距也没法考虑了。 将镜片擦干净,放入一个木盒中。 李玥正坐在华清池边看书,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了,涉猎很广,最近正在看兵书。 她抬头道:“嗯?成功了?” 张阳按出镜片,“你试试。” 李玥遮住自己的一只眼,另页,片刻后放下镜片,“更模糊了。” 打量着自己的镜片,张阳找了一片更薄的,“现在试试?” 李玥再一试,点头道:“这次的镜片很干净,好多了。” “咦?”她忽然回过神,惊喜道:“夫君成功了?” “算是吧,不过只能做成如此,想要再好现在的工艺还不行。” 几次尝试,张阳确认了媳妇的眼睛最合适的两个镜片。 又让小武和小慧试了试,上一次测视力,李丽质的视力一直很不错,她倒是不用。 张阳手中的小刀划过木料,刀工娴熟光是看着走刀姿态就赏心悦目。
一幅眼镜架就在手中成型,再将镜片扣入眼镜架中。 弟弟meimei发现了不得了事情。 李玥戴上眼镜,她们也想戴,不过戴了有些晕就放弃了。 小武和小慧戴上眼镜之后,看账目账册也不会太累。 李丽质笑道:“皇姐戴上眼镜更好看了。” 李玥拿下眼镜,揉着鼻梁道:“就是觉得戴久了也会累。” 能够让人的眼睛恢复如初,看书不再眯眼,恍若换了眼睛一般。 当初这个饼,张阳画了三两年,现在真出现这种神物的时候还是令弟弟meimei们好奇了好一阵子。 李玥低声道:“此物乃是琉璃铸造,此物戴着未免太过招摇。” 质朴,还是这么质朴,弟弟meimei再次对这位皇姐投来了敬仰的目光。 本就是骊山的女主人,奢靡一些又如何,外界传闻骊山富可敌国。 眼镜的事终于传到了皇帝的耳朵中。 李世民迈着大步走上骊山,就看到戴着墨镜嗮着太阳的张阳,一旁是他的女儿和他的儿子。 父子三人躺在华清池边的椅子上,面朝太阳。 初春的关中乍暖还寒,嗮太阳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伸手摘去张阳的墨镜,李世民给自己戴上,又皱眉神色不悦,“黑漆漆地什么都看不见。” 张阳起身道:“陛下,近日休养可还好?” 李世民拿下墨镜放在了一旁,坐下来盘问道:“还以为你已忘了朕在骊山修养。” 张阳笑道:“陛下这么大一个活人,我怎么能忘,尤其是输给骊山一百二十年赋税的陛下!” 李世民嘴角一抽,想骂人。 但作为天可汗需要有一定涵养,还是忍了下来。 “朕什么时候可以见到新火器。” “快了。” “快了?”李世民的语调高了几分,又道:“朕明明看你什么都没做,你还口口声声说快了?难不成火器还是你凭空变出来的不成?” 言至此处,又补了一句,“你甚至还在这里嗮太阳。” 小清清带着弟弟走到一旁小声道:“心安,你看皇帝又与爹爹吵架了。” 小心安重重点头。 “心安,以后我们家可不能一直被皇帝欺负。” “嗯嗯!弟弟都听jiejie的。” 小清清这才满意点头。 “jiejie,弟弟也想要背诗。” “你连字都不认识。” “jiejie教我认字。”小心安迈着莲藕般的小短腿。 “没空!” 小清清果断拒绝了弟弟这个要求,转身走出华清池来到自己的小家。 这个小家还未完工,总体框架已完成,迟迟没有再动工是因为还没有想好这个家要怎么装饰。 不喜小慧姨姨房子的模样,都是书籍笔墨与字画,太素了。 也不喜欢丽质姨姨的房间,刀兵都有,像是个男孩子的房间。 小武姨姨?小武姨姨的房间更不好了,除了必要的家具什么都没有。 小清清坐在自己小院的门口,正在发愣,好一会儿之后起身来到主屋的书房,娘亲还在准备骊山下一个三年计划。 她抬头道:“娘,女儿想不好房子要成什么样。” 李玥闻言搁下笔,她扶着腰站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册书,“这是你爹爹当初对新家的构想,你可以挑出一些装饰来用。” 看着书页上一幅幅的图,小清清双眼放光,觉得这也好看,那也好看,“原来爹娘以前盘算过这么多。” 李玥抚着女儿的发髻柔和地笑着,“你爹爹是个常有妙想的人。” 小清清看向屋外的华清池,那里的争吵还在继续,爹爹与皇帝喋喋不休地说着。 吵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的气也撒完了,有些理亏,张阳说了会在休沐结束之前能够拿出新火器,何必着急。 李世民颔首道:“你答应过的事,一定要做到,君无戏言。” “陛下要休养就要养心,凡事要水到渠成,切莫急于求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